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的原型是谁?
1.沈从文先生《边城》里少女翠翠的原形之一是崂山少女。有一次,沈从文先生乘汽车去崂山,在北九水看到了一个清纯明慧的乡村女孩,好给沈先生留下了颇深的印象。此时,沈从文先生正丰酝酿创作小说《边城》,这个崂山少女是一个触机,使沈从文先生脑海中翠翠的形象顿时鲜活了起来。他就对张兆和说:"这 个我可以帮你写个小说" .这个女孩子当时是在做什么呢?据刘一友说,是“起水”。金介甫说是“告庙”。“起水”是湘西风俗,崂山未必有。“告庙”可能性比较大。沈从文在写给张兆和的信中提到的“抱庙”,当即“告庙”,全文是经过翻译的,报和告大概是一回事,沈从文正是由此想起了他的遥远的湘西世界.从而产生了写<边城>的灵感。
2 翠翠的另一个原型是张兆和“一面就用身边新妇做范本,取得性格上的朴素式样"。现实生活中的张兆和是很保守善的.1932年复,沈从文到上海去看张兆和,张兆和不在家。张兆和回到家里,张允和劝她去看看沈从文。在兄弟姐妹面前,张兆和脸上有点挂不住,悻悻然说:“没有的事!去旅馆看他?不去!” 张允和说:“你去就说,我家兄弟姐妹多,很好玩,请你来玩玩!” 张兆和到了沈从文的旅馆的时候就站在门外,仿佛背书似地说:“沈先生,我家兄弟姐妹多,很好玩,请你去玩玩?!” 说完了再也想不起说什么了.到北京以后,张兆和本来还想读书的,但是为了照顾沈从文,她放弃了再读几年书的打算。她的皮肤和性格都和翠翠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3.线铺小女孩。沈从文叙述了一个当年行伍中的同伴。在一座小城里,看上了一个绒线铺里的女孩子,于是借买系草鞋的带子,到绒线铺里去了三次。十七年前后,沈从文故地重游,绒线铺子依旧,那女孩一如当年坐在绒线铺里,到后来才知道她是原先那个女孩子的女儿。而她的父亲就是自己当年的那位同伴,其时,妻子已死,他自己也未老先衰。”时间同鸦片烟已经毁了他“。但他的眉宇之间,却透出“安于现状的神气”。沈从文感到了悲凉:我写《边城》故事时,弄渡船的外孙女,明慧温柔的品性,就从那绒线铺小女孩印象而来.
4.沈从文的初恋。沈从文在芷江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女孩子“马泽淮家里回来,不知怎地,沈从文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那个女孩子的影子。伴随初次见面而来的一点惊讶,几份羞赧,那女孩子白白的面庞上飞起绯红的笑靥、细腰长身,体态轻盈,身体各部分配置得似乎都恰到好处。胸前一对拳头大结实的小乳房,半害羞似地躲在衬衫里,又半挑逗似的仿佛要从衣缝中豁裂而出……。青春期女孩子那份迷人处,啃啮着沈从文的心。眼下,沈从文已到了18岁年龄,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使他不能不陷入一个年龄相当的女孩子的诱惑。过去在军队里见到那些年长士兵思念家中年轻妻子时那种神情发痴,浑身作寒作热的情状,现在被他第一次亲身体验到了。他以为,那个名叫“爱情”的东西,此时正在自己心里发芽生根。”这期间,芷江突然发生了战事。城里人都惶恐不安,关心战事的发展。可是沈从文无暇顾及这些,他正无日无夜地给那个女孩子赶制旧诗。当时的熊捷三亲自和沈从文议婚,但沈从文很干脆的拒绝了“那不成,我不作你的女婿。也不作店老板的女婿。我有计划,我得按照自己的计划作去。” 最后那一千块钱连同自己的“爱情”,全进了乌有之乡。沈从文在给母亲的信中说:……我作了错事,对不起家里,再也无脸见人。我走了,这一去永远也不会回来了。……沈从文胸口酸胀得紧。想到自己的行为不知道连累到母亲有多少气怄,他感到自责的痛苦。同时,他又觉得心里好像有一点委屈。自己并不是不想学好,到芷江以来,自己一心想认真办事,好好作人,却不明白为什么结果偏偏与自己预期的全然相反。这责任似乎不该全由自己负担,可又不知道该怪罪谁。翠翠的爱情的结构和这段经历有相似之处。都是一种自由的独立的意识下支配的爱情,也都在文明中被耍了一把。虽然他将自己在芷江的"女难"视为一种盲目的情感产物,而将后来的婚事成功,看成"是意志和理性作成的".但是,这种感情的挫折的确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如果从恋爱的模式来说.翠翠的爱情而有着他初恋的影子.他和他喜欢的女孩子是很少见面的,甚至比翠翠和大老.二老见面的次数还少.而真正让他们心动的也都是那一刹那的心跳,虽然看起来结局是有所不同的,沈从文是真的失败了,翠翠似乎还有希望可言,但是在很多的读者的心中已经很确定的给了翠翠的爱情的一个最残缺的结局.这个结局沈从文也知道,只是不忍说出来而已.翠翠从一个侧面来说正是当年沈从文的影子.沈从文写<边城>的时候也隐隐有着这种感情的发泄"一来,我的过去痛苦的挣扎,受压抑无可安排的乡下人对于爱情的憧憬,在这个不幸故事上,才得到了排泄与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