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科汉泰酒店之谜》:晚上一定要一个人看(埃德加瓦·拉波尔)

文/肖冠平

————

这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埃德加瓦·拉波尔写的书。

埃德加瓦·拉波尔、横沟正史和松本清张是日本早期三个著名的推理圈。

现代读者更熟悉东野圭吾和岛田庄司。埃德加瓦·拉波尔和横沟正史,这两个城市有点老,可以说是“有点老”。松本清张很好。毕竟他创立了社会推理,很多电视剧都被改编过。江户川和横沟被贴近当代社会的东野圭吾所取代,因为他们的作品既古老又离奇。

我挺喜欢在推理作品中加入一些恐怖情节的,很适合半夜看。

————

1科汉泰酒店神秘案件

故事的视角比较新鲜。一个“镜头爱好者”正在解释自己独特的爱好,但突然说起来感觉有点恐怖。我一个人在一个只有一盏台灯开着的小房间里看书,总觉得他说的话不会在墙上形成倒影。

故事进行到一半,感觉更恐怖了,像看希区柯克:浴室里发生了一起凶杀案,那个男人透过镜子偷窥。这不是“后窗”加“神经病”吗?

埃德加瓦·拉波尔喜欢雄辩地谈论他的写作风格,这有卫斯理的叙事风格。这么平易近人的风格,相信看多了书会更喜欢他。

自从谋杀案出现后,这本书变得越来越悬疑。一部好的推理文学往往以一场谋杀或悬疑开始,故事变得扑朔迷离,所以很多推理小说在第一章就宣布案件的发生,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很多人看悬疑剧或者推理小说总想说:你什么时候死?

案件发生后,江户川还写了一个更现实的办案程序,交给了刑警,而不是一些推理小说,读者只看到侦探在调查。

除了刑警,推理小说设置一些有天赋的侦探参与办案也是绝无仅有的。但是记住侦探不能完全代替警察的角色,否则故事会变得非常虚假。

侦探可能有一些特殊的思维、脑洞和技巧,但从程序上看,警察的搜捕取证和专业的物证鉴定更符合真实的办案流程。

这部小说有趣的一点是,案中有案。

在偷窥过程中,该男子意外发现了一起疑似命案,案件调查充满悬念。

这个男人的窥淫癖总是一颗定时炸弹(希区柯克)。他在对案件好奇的同时,不断隐藏自己的偷窥心理,形成了一手一案的格局。偷窥是否属于刑事案件,充其量是违法或不道德的。

想破案又怕被发现自己偷窥的微妙心理,就像秤上的砝码,让这部小说层次丰富,更有趣味。

埃德加瓦·拉波尔的书中有许多可怕的形象。比如作者说“我在镜子里看到有东西在慢慢爬。”

还好看这一段的时候不是晚上。有点吓人!你知道,镜像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北漂的时候住地下旅馆,半夜一个人看卫斯理的小说《山点》。酒店的建筑结构比较长,我的床在最里面,厕所在最外面,床和厕所之间有一面大镜子,是我上厕所的必经之路。

当我看到《山点》中关于“我看不到镜中的自己”或者“我在镜中的形象不正常”的内容时,我害怕上厕所。我害怕从镜子旁边经过,看不到镜子里的自己,或者发现自己变成了别人。我一直觉得很恐怖。

这些聪明的作家知道如何利用“镜像异常”来吓唬和吸引读者。

虽然我胆子很大,经常半夜一个人看恐怖片(看《诅咒》的时候楼下猫在叫,看《鬼水恶灵》的时候我在楼上听到水滴声),但我也曾经被鬼吓过。有一次看电视剧《新耳袋奇谈》(清水崇导演),吓得我直接关了电视,从自己家跑到姐姐家,气都喘不过来。

看到用“镜像”来描述案件的侦破过程,我想起了我的小说《胡探案集》中的“报恩鸟”一案,这也是我的亲身经历。当时我去调监控,发现在半夜楼梯口的监控里,可以看到凶手刺杀的过程映射在白墙上,形成了一幅“影杀”的画面。

在这个江户川的故事中,我总觉得河野这个人很奇怪。可能是凶手,也可能是知情人,不断拿走那个男人已经了解到的信息,他主动留下钱包也很反常。他会不会是藏在中间的大boss?男方什么都告诉他,会让这个案子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扑朔迷离。

随着案情的发展,嫌疑人越来越多。从最初的一两个到后来,大家都很怀疑。很多推理小说都喜欢把读者神秘化,前期越是在迷宫中迷茫,解谜时的爽快感就越强。

主角和读者视角都是各种疑点,增加了猜测凶手的乐趣。不同的嫌疑出现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疑点,情节也要合情合理,让人觉得不是随便加的。这需要作者很强的建筑能力。

在小说中加入一些真实的案例(世界各地的案例),可以加强故事的真实性,开阔读者的视野,使人觉得作者的作品与其他作品和现实世界是一个整体,相互关联。既提高了作品的阅读水平,又从各地的案例中汲取了一些经验,增加了破案的力度。所以多读经典案例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写小说的时候也可以借鉴。

看到他们的嫌疑人死了,感觉这部作品很像TVB的破案剧。当警察怀疑谁是嫌疑犯时,这个人可能会死。随着关键人物的死亡,原本可以破获的案件很快变得扑朔迷离,从而引发了真正的高潮。

这是很多推理小说或侦探剧常用的手法,但总能增加读者和观众的好奇心和期待,一口气读完作品。

相比普通住宅,酒店或民宿里的案例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酒店的商业元素、流动人口和个性化外观、内部混乱,入住酒店的客人流动性大,增加了案件的偶然性和隐蔽性,非常适合凶杀故事。

屋内发生的案件更是惨不忍睹(如《诅咒》)。住宅是大多数人晚上居住的地方,能产生身临其境的代入感,引起读者的共鸣,而酒店则稍微拉开了一些距离,尤其是一些高档酒店,让普通人感到陌生。

发生在酒店里的案件,可以把原本恐怖的故事变成某种文艺,闪灵把案件场景设定在豪华的酒店里,有着独特的审美氛围,拉开了与普通人生活的距离。这也是闪灵的幻影空间1408的成功之处。斯蒂芬·金抓住了读者的心态,使恐怖小说更具吸引力。

作者说,即使住在附近的人也不去更不用说的科汉泰酒店,而是住在里面,这赋予了这家酒店传奇色彩。

最后大家都以为案子破了(侦探调查档案里常有的事),因为河野不小心掉了一根针,让男人开始怀疑自己和案子有关。后来,河野向他透露了自己的“犯罪过程”:

他因为心爱的女人昌吉而设下一局,但昌吉还活着。他只是帮助她逃跑,并制造了她被杀的假象。后来真正死亡的嫌疑人在受到他的鼓励后逃脱,意外坠楼身亡。

这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他为了推卸自己是真凶而编造的故事。

于是到了后期,男主再也没见过河野和女侍昌吉。河野在随后的信中说,昌吉已经去世。

想想吧。其实想想也是极其恐怖的。

这些事情可能是一个故事。科诺可能是凶手。在杀了两个人之后,他再次用谎言欺骗了那个人,并要求那个人成为凶手。

这起命案有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或真或假,或许其中隐藏着许多线索,不同的读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几十年前,对于埃德加瓦·拉波尔来说,用一个巧妙的想法和一个开放的结局来写一个故事真的不容易。

————

2 Ashe出道

开场很有意思。夫妻之间有矛盾,患病的丈夫知道妻子在外面有男人。

妻子不在家时,丈夫带着孩子玩游戏,自己躲在一个角落的大木箱里。可惜他不小心锁了木盒,儿子找不到,一直卡在里面。

他想尽一切办法呼救,但由于身体不好,别人听不到他的声音。埃德加瓦·拉波尔尽力描述他在木箱里窒息而死的状态和他复杂的心理。

他觉得不管怎么死,都比把自己锁在木箱里的荒唐结局好。

所以,他不愿意就这样死去,而必须挣扎求救,不像死亡。这一次,阿什,有罪的女主人,回来了。作者创造了有趣的悬疑和荒诞的死法,短时间内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后面应该会很精彩。

阿什回来后,所有的读者都被她的行为和心理所吸引。大多数人还是希望阿舍找到自己的丈夫(读者已被代入),所以大家都屏住呼吸,翘首以盼。这个过程就像希区柯克的“悬疑”。不知道定时炸弹会不会爆炸。

这种双方的对立是荒谬的,却可能成为一个案例,让读者哭笑不得,沉浸在男方自述的张力中也是一种难得的阅读体验。

埃德加瓦·拉波尔带着恐惧和恐怖写了《阿什的心理学》。原来阿舍在箱子里找到了丈夫,一准备放他出来,她就想到了一个致命的绝招,就是让丈夫待在木箱里直到窒息,这样她不仅可以继承遗产,还可以顺利和爱人在一起。

知道有人求助不救,和打开箱子的锁再扣回去,有本质区别。如果发现盒子里有人,不求助,很容易,但是你不做。属于自暴自弃或者间接故意杀人。

然而,在她打开箱子的锁之后,还有一个锁的过程。这是一起直接故意杀人案,既有杀人动机,又符合主观故意,客观上存在锁箱(作案工具)的行为。

那么,她的行为是自暴自弃,间接故意杀人还是故意杀人?还是不需要承担任何刑事责任?

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一个蛇蝎美人的复杂心理和一个悲剧的诞生,也让读者有机会根据一个假设的犯罪环境来讨论法律问题。

读完这两篇短篇小说后,我爱上了埃德加瓦·拉波尔的叙事风格。没想到时隔多年,年轻读者看这种古风悬疑小说还能产生很多* * *曲。

他的作品很容易有代入感,这和希区柯克悬疑剧场、世界奇观、以为我快死了之类的反转剧很像。

埃德加瓦·拉波尔的主题创意、语言风格、悬疑氛围与倪匡的《卫斯理系列》非常相似,可以看作是爱伦·坡向倪匡的一个跳板。

他是本格和边格派的大师。他的故事非常贴近生活,语言风格朴实亲切,让人读起来不会觉得累。每章之间的段落也划分得很清楚,似乎有一种递进的感觉。

我以为作者后面会做一些反转,让坏人罪有应得,但是看完之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打开盒子时,作者写道“Ashe”二字是用指甲刻在盒子内侧的,但没有说明Ashe就是凶手,她丈夫也没有时间和力气去写。

案件在悬念中结束,充满了各种可能,但坏人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我喜欢埃德加瓦·拉波尔多次使用的开放式结尾,让读者慢慢欣赏。

相比第一部,Ashe出道更短更精致,但内容更紧凑精彩。主要情节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人读起来很紧张,引发不断思考。

如果晚上一个人看这样的小说,会有一种恐怖感。不仅惊讶于盒子奇怪的结构,也感叹人性的险恶。美丑善恶都在一瞬间。

————

三人椅

虽然风格源于埃德加·爱伦·坡,但江户川作品的情节性和戏剧性更强,而埃德加·爱伦·坡则有点平淡无奇。后世的颂词,埃德加瓦·拉波尔,希区柯克,斯蒂芬·金,蒂姆·伯顿,在叙事上都比这位大师好。

与斯蒂芬·金和埃德加瓦·拉波尔相比,东方国家的写作风格更容易被我们接受,而西方文学一直与我们有一些文化差异。

埃德加瓦·拉波尔擅长营造恐怖悬疑的氛围,所以他的每一部作品开头都非常吸引人,让人觉得必须一口气读完。

当我读江户川的时候,我很难读得慢。我一直想一口气完成它。就像卫斯理一样,我能抓住读者的心,有很强的代入感。

人类的椅子是江户川的杰作。

江户川的短篇小说很糟糕。在主角的信中,他说他设计的可怕的椅子是为了把一个人藏在椅子里面,让外人看不到,这涉及到再次杀人。而这个工匠形象让我想起了希腊神话中的赫菲斯托斯。

这把椅子真吓人:

和阿什的盒子很像。

江户川设计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每一个都充满个性,让人深思熟虑。把人藏在椅子里,因为与日常生活的常态相反,读者在阅读时会有一种奇怪的陌生感,这些结构和设计有一种吞噬读者的感觉。

作者很擅长心理描写。从酒店谜案开始,男主就多次陈述自己的窥淫欲。阿什的故事也向读者展示了男女主角之间不断碰撞的心理,从而产生了许多戏剧性的冲突。

而这篇文章只是信中的描述,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奇怪甚至变态的心理。江户川生动地描述了这些人物的心理,这是他小说的特色。

作者通过信中的语气写道,当一个异性女子坐在他的腿上(椅子)时,一种性感芬芳的意味扑面而来,满足了人类的窥淫癖和变态的性心理。

看酒店的文章,发现作者擅长描写封闭场所的窥淫癖和奇思妙想,以及独处的女性如何释放天性。

这个男人坐在椅子上,让一个性感的女人坐在上面。他内心的激动和不为人知的满足都向读者公布了。坐在椅子上的女人所谓的“独处”,其实是在男人的监控和观察下进行的。

透过镜头偷窥或者坐在椅子上认真看都是不道德的。埃德加瓦·拉波尔利用读者的窥视欲让这两个人把世俗的人看得像神一样。

这也满足了我们窥视他人生活的需要,也暗合了隐藏在人类潜意识中的邪恶味道,只是大家都不愿意承认罢了。

人类的椅子是另一个开放的结局。

最后那人又写了一封信,说是自己写的玄幻小说。但有没有可能是躲在椅子上的人故意压倒了读者?

不管是真事还是恶作剧,每个人都可以自己解读,但那把椅子留下的阴影却一直留在读者心中。

读了江户川的三篇短篇小说,我发现他的风格非常统一,总是在故事的结尾反转,并有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这种故事很适合拍成电影,也适合读者讨论。难怪很多豆瓣网友表示,迫不及待想看看这个“人椅”到底是什么样子。

也许已经有人画出来了,甚至设计出了成品,这是一部推理小说的荣誉。

————

4接吻

江户川的小说非常贴近生活。除了爱伦·坡,我们还可以看到星新一和奥亨利的影子。它们结构精巧,意味深长,悬疑和反转自然融入日常生活。

这部作品很短,结尾是一个充满巨大恐惧的开放式结局,总让人觉得冷。

丈夫某天下班回家,发现妻子在亲亲一张照片。他怀疑妻子出轨,于是偷偷追查照片中的男子,发现是他的老板,一气之下辞了职。当他再次面对妻子时,他发现抽屉里有一张自己的照片...

有两个相同的抽屉吗?这是密室案件的改版。在侦探调查档案中的“博思教育中心”一案中,嫌疑人利用人们的盲点混淆了两个相似的房间,从而制造了杀人的不在场证明。

虽然本文不涉及谋杀,但这种密室布置的手法可以用在侦探小说中,给人带来启发和思路。

————

5一张收据

这部小说没有采用奇幻惊悚片,而是采用了推理小说的正统形式:谋杀案被发现后,刑警或侦探开始调查。

虽然是普通的命案推理,但逻辑非常缜密,故事结构有趣。前半段刑警指认某人犯罪的分析相当精彩,但后半段侦探从相反的角度推翻了刑警的推理,指出犯罪内容完全不真实。

最后,侦探说,其实他只是想挑战自己的想象力。如果之前的犯罪结论是另一个案子,他会用相反的推论来反驳。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原来的证据一个个推翻,甚至提出他可能伪造了一些重要的证据,让人想得很仔细。

在办案过程中,我们警方查证的一些“真相”未必是事实,我们只是想当然而已。

虽然这篇文章不是很玄幻,纯属侦探推理,但还是江户川式的脑洞设定,精彩的反转,缜密的思考,开放式的结局。

————

6个带贴纸旅行的人

这篇文章和卫斯理的小说《虚像》很像,只不过虚像中爱上的女人姜来自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而这篇文章的哥哥爱上了海报中的女孩。

故事中的望远镜是另一个偷窥装置。

埃德加瓦·拉波尔在他的作品中反复使用相同的意象。第一篇文章中的镜头,第二篇文章中的盒子,第三篇文章中的椅子,第四篇文章中的抽屉,第六篇文章中的望远镜,都涉及到窥淫癖和黑暗中的封闭空间。

作者描述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很有趣。按照当代人的思维,这两样东西并不可怕,因为我们早就失去了好奇心,把它们当成了司空见惯的物品。但如果你从书中人物和他们所处时代的角度来看望远镜,就会发现其中的恐怖。

伊藤润二也喜欢用日常事物来描述不可预测的恐怖,这是叙事艺术家的强项。不用写什么鬼鬼怪怪的,日常生活也会吓到你。

最后,哥哥真的进入了贴纸的世界,和他最喜欢的画里的女人一起,成为了贴纸的一部分,非常奇幻,有点像《聊斋志异》或者《格列佛游记》。如果是倪匡写的,肯定会加入科幻元素来自圆其说。江户川没有。他只是描述了一种梦幻般的状态。

结局就像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哥哥入画后变得越来越老,而画中的女子却依然年轻。这两幅图像有鲜明的对比。

故事的讲述者带着哥哥和嫂子(这个贴纸)四处旅行,来到镰仓(灌篮高手、海杰日记、镰仓故事发生的地方),把火车上的贴纸贴到窗户上,让他们看外面的风景。这里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

整件作品看起来棒极了。作者借鉴了《聊斋志异》中的一些思想,但又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如《道连·格雷的画像》和《虚像》。

我对结局最感兴趣。江户川喜欢在一个模糊的悬念中写结局。看完之后我开始想,这个主角不会是我哥本人吧?

————

7一寸法师

这篇文章的主角和我最近看的《圣母院》很像。小不点法师阿卢是卡西莫多,七彩美人阿华是吉普赛女人爱斯梅拉达。

故事的开头没有太多悬念,只是有点诡异。直到小不点法师和阿花开始表演惊心动魄的斩杀活人的魔法,剧情才开始有了些惊悚。据法师说,他把美女放进箱子后,会用十几把日本刀贯穿她的身体,还会把切好的美女的头放在桌子上。这不是魔法,而是杀死她。

埃德加瓦·拉波尔擅长描述细节和气氛,把魔术变得非常恐怖。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了表演,甚至能感受到观众的反应。

感觉小不点法师做假,借助魔术表演复仇,真的杀了阿花。看到“啊啊啊,救命”这几个字,总觉得阿花是真的在喊救命(见刑侦档案2“死亡通知书”案例)。

就是把人装在箱子里,在狭小的空间里杀死。

这本短篇小说集的设定其实是同一个系列:

1,在酒店用镜头偷窥他人;

2、躲在封闭的箱子里捉迷藏,却在里面窒息;

3.让自己坐在特制的椅子上窥探他人;

4.打开角落的抽屉,找到爱人的照片;

6.给一个女人贴上贴纸;

7.在盒子里用魔法杀死对方。

作为这个故事的讲述者,他说:“既然我知道魔法的门道和里面的猫腻,为什么我还是觉得那么恐怖?”

作者这样描述观众的反应:“由男女组成的观众依然沉默,仿佛目睹了一场可怕的杀人悲剧。”悬疑恐怖的气氛渲染的太好了。

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为了报仇,小不点法师格林在施展魔法的过程中利用人们的幻觉和反应杀死了阿花,然后逃离了现场。

————

目前已经购买了埃德加瓦·拉波尔的书籍,包括《魔鬼的武器》、《坂本D中的杀戮》、《孤岛幽灵》、《女妖》、《黑蜥蜴》、《诅咒指纹》、《两枚硬币》、《恐怖三角厅》、《魔术师》、《死亡十字架》和《绿衣人》。

出于对江户川故事风格的喜爱,我会为他的每本书写一篇书评。为了获得同样的阅读体验,我会选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看书。

2020/4/13初稿于2020/10/1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