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萧军
1932开头,肖军到了哈尔滨。正式开始文学生涯,成为党的地下组织领导的革命文学队伍的一员。1933年秋,他和萧红(萧军的意思是:小红军。)合印短篇小说集《跋涉》。其中萧军的小说有6部,如《孤婴》、《烛心》、《桃线》、《常有的事》、《疯人》、《劣人》。1934年6月中旬离开东北老家,来到山海关。在青岛,肖军和肖红正在编辑《青岛晨报》的副刊。萧军在学校完成了他的成名作《八月的村庄》。
1935年7月,萧军自费非法出版小说《八月的村庄》,立即在文坛引起轰动,奠定了萧军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在艺术上,八月的乡村有着鲜明的特色。首先,它以其浓郁的地方色彩强烈地吸引着读者。其次,在人物塑造上,萧军不仅能准确把握人物牺牲,勾勒轮廓,还擅长工笔,经常将两者结合起来描写。此外,《八月的村庄》风格古朴浑厚,弥漫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可以说是“力量”的艺术。这种艺术风格尤其体现在对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探索上。这期间,肖军的创造力极强。《八月村》之后,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河上的羊》、《散文集》、《十月十五日绿叶的故事》和中篇小说《涓涓细流》。正是在这个基础上,萧军开始写他的代表作《第三代》。
从1936的春天开始,断断续续写了近二十年,才全部写完。这部巨著以极大的气魄,全面真实地再现了旧民主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东北社会现实。
6月第二次去延安1940。萧军到延安后,继续写小说《第三代》,并与其他作家齐心协力,在延安积极开展群众文艺活动:1940年10月19日,成立了“文艺月会”,每月至少举行一次。1941年元旦,《文学月刊》创刊,何、丁玲、、刘轮流主编。5月2日,1942,“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杨嘉玲中央办公厅礼堂举行。除毛主席、朱德、陈云、凯丰、胡乔木、王鹤寿等中央领导同志外,延安文艺界的大部分精英都出席了会议,有100多人。会议由凯丰主持。毛主席致开幕词后,肖军被邀请先发言。他说的是我对当前文艺的看法(发表在解放日报5月15号)。肖军在延安生活工作到1945冬末。曾任鲁迅研究会理事、“文联”分会主任、《文学月刊》主编、鲁迅文学院教师。1988年6月22日,萧军在北京病逝,享年81。根据他的遗愿,他的骨灰分别安葬在北京万安公墓和辽宁省进贤县(今凌海市)凌河公园(2007年7月3日更名为萧军公园)。他在给家人的遗嘱中说:“我是一个穷书生,没有留下财产。将一点微薄的积蓄捐给家乡,我的文物和书籍捐给辽宁进贤县萧军档案馆和有关文化部门。”2007年7月3日,“萧军故居”和“萧军文化广场”在凌海市沈家台镇落成。2008年6月,由肖云、王建忠主编的《肖军全集》(20卷)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同年7月2日,新萧军纪念馆在辽宁省凌海市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