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的人物简介
浣碧,电视剧《甄嬛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由蓝盈莹饰演。
中文名浣碧、甄玉隐(或钮祜禄·玉隐)
称呼浣碧、浣碧姑娘、碧姑娘、浣碧姐姐、碧姐姐、玉福晋
辈分从玉不从女
身份甄嬛侍女、陪嫁丫鬟、甄府二小姐(电视剧中钮祜禄家二小姐)、甄远道义女(实为亲女)、果郡王的玉侧福晋
父亲甄远道
母亲何绵绵,原名碧珠儿,乃摆夷人(罪臣之女),何绵绵名字是自己改的,取义“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长姐甄嬛
妹妹甄玉娆
丈夫果郡王允礼
情敌孟静娴、叶澜依、甄嬛
结局:改名为甄玉隐,并和孟静娴成为果郡王的侧福晋,果郡王允礼心中只认定甄嬛为唯一的妻子,对浣碧(玉隐)并无爱意,雍正赐死允礼,浣碧撞棺材殉情。 初期的背叛与悔悟
浣碧是甄嬛同父异母的妹妹,因其生母是罪臣之女,所以身份不能曝光,只能以丫鬟的身份在甄府长大,并作为甄嬛的陪嫁丫鬟与甄嬛一同入宫。浣碧略有姿色,眉眼处有几分像甄嬛,故曾引起过皇上的关注。
浣碧虽然只是甄嬛的侍女,但她知晓自己的身世,也有着自己的心计与野心,一心希望自己的生母能入甄家的宗室。因此心高气傲,不甘居人之下。在她生母祭日当晚,她在宫中偷偷给母亲烧纸钱,被曹贵人抓住把柄,后被华妃利用多次陷害甄嬛,虽都被甄嬛侥幸破解,但着实使甄嬛多次身涉险境。且后来她以为自己有希望赢得位分,便在行为上也开始目中无人起来,并处处给安陵容脸色看,间接地促成了安陵容日后的倒戈。
借着某次探望落难被禁足的沈眉庄的机会,甄嬛设计揭穿了浣碧背弃小主的所作所为。浣碧迫不得已,坦言了自己对甄嬛的嫉妒,对生母的不平,不料甄嬛心底早已为她的终身幸福和她生母的名位做好了打算。在甄嬛对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之后,浣碧痛悔自己的过错,并从此安分守己,一直对甄嬛尽忠尽责,即使甄嬛荣宠尽失、出宫入寺也无怨无悔地随她一起吃苦,直到后来嫁入果郡王府。 爱情与忠心的抉择
浣碧某次因伤心而暗自落泪时,偶遇入宫请安的果郡王允礼,得到了他的安慰之语,从此便对其有了好感。但因她身份低微,所以一直把这份小小的情愫埋藏在心底。甄嬛出宫修行时,她察觉出允礼对甄嬛的爱慕,于是出言阻挠,半是因为对方的皇族身份,半是出于私心。但在甄嬛亦被允礼的热情打动之后,她便不再劝阻,而是选择默默地陪伴在这一对才子佳人身边。
甄嬛复位回宫后,她和果郡王的这段恋情便成为了绝对的秘密。但在某次圆明园牡丹台赏舞宴席上,果郡王酒醉一时大意,竟将装着甄嬛小像的香囊不慎掉出,被皇上发现。危急关头,浣碧挺身而出谎称小像是自己的,于是皇上当场将浣碧赐婚与果郡王,甄嬛便借机请求将浣碧收为义妹,以“钮祜禄氏二小姐”的身份(当时甄嬛已被御赐钮祜禄大姓),风光出嫁。浣碧母亲的牌位也顺理成章的入了家族的祠堂。
注:小说原著中,浣碧是设计使玄清(剧中为果郡王)香囊中的甄嬛小像被皇上发现,借机成为了玄清的侧王妃。电视剧中并未安排此剧情,只有叶澜依曾质疑“为何小像会无缘无故地掉出”,但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是浣碧所为
赐名时,浣碧问明了名字“从玉不从女”的缘由后,从“玉乔”、“玉隐”、“玉沁”三个名字中,独独挑中了“玉隐”这个名字。也许是自嘲造化弄人,也许只是甘愿做陪衬王爷的绿叶,我们无从知晓。只见出嫁当天,玉隐握住长姐的手,两人泪眼相望,彼此的眼神中不仅有分离的不舍,更有对命运捉弄的深深的无奈…… 婚姻的辛酸与结局
然而,玉隐在嫁入王府后,日子并不美满。
皇上将玉隐赐给果郡王为侧福晋的同时,为了安抚沛国公,将爱慕果郡王多年未果而相思成疾的沛国公之女——孟静娴,一同许配给果郡王做了侧福晋。可无论是玉隐也好,静娴也罢,丝毫无法取代甄嬛在果郡王心中的位置。玉隐虽在王府获得主持家事的地位,但自己所爱之人却未爱过自己,心中抑郁难解。而就在此时,孟静娴借机灌醉王爷并成功怀孕,玉隐在王府的地位受到动摇,更是有苦难言。
然而,异变突起。皇上举行家宴,孟静娴与果郡王一起进宫入宴,夜宴之上剪秋下毒于六阿哥弘曕的汤羹内,孟静娴误食中毒,产子后身亡。(书中是玉隐拾起慕容赤芍掉落的毒指甲,借服侍产后的静娴之机而当场将其毒死)其子此后交由玉隐抚养。数年后,皇上疑心允礼与甄嬛的私情,设计引诱允礼搭救甄嬛,玉隐为保王爷的性命,甚至不惜诋毁姐姐的心意,但仍无力阻止允礼前去营救,也使皇上的疑心最终变为确定。皇上先是将果亲王发配边疆,三年后更是借甄嬛之手毒杀果亲王。葬礼上,玉隐悲愤交加,痛斥皇上行不悌不义之事,最终撞棺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