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历史书籍的读后感阿阿
改革开放读后感
对于80后的我们来说,谈论改革开放似乎有些勉强,仿佛是小学生讲人生哲学一般。但我们毕竟生活在这个轰轰烈烈的时代,对于时代的变迁,又岂能置身事外?
1978年一位伟人果断地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于是一个国家在春风中崛起,人们唱着春天的故事,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国终于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成为人们的***识。
30年,极其漫长;30年,又极为短暂,但它终归要成为一段历史。而这段历史,又恰恰是五千年华夏文明最辉煌的那个部分。英雄创造的历史,只是历史的骨架和轮廓;民众创造的历史,才是历史的筋脉和血肉。回望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留在记忆里的,不应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也不应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应该是一个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更应该是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
1997年,这一年国家发生了很多大事,我记忆最深的还是香港回归,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举国上下,全民欢腾。至今我还能感受到那种自豪的热烈的欢腾气氛:到处是欢腾的人群,到处是喧腾的锣鼓,到处是五彩缤纷的礼花......那是我一生难忘的景象。我感受到祖国正在一天天强大,中华民族正在一天天振兴,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而这一切,我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实施大概也不会成为现实。撒切尔夫人不是说么: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将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结果呢?
1999年,20世纪最后一年,祖国也迈开了跨进新千年的步伐。十月一日,伟大的祖国50华诞,世界目光齐聚北京,因为这里正在举行盛大的阅兵。天安门前,各种兵种一一走过,各式兵器一一亮相。威武的士兵,整齐的队形,使人感受到人民之师、正义之师的雄壮和威严;先进的武器,繁多的种类,使人感受到祖国的安全与不可侵犯。时隔不久,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祖国统一大业又进一步,中国完全统一指日可待。
2001年,记忆中,刚跨入新千年的祖国喜事连连,先是申奥成功,继而成功入世。现在入世已七年,奥运会也近在咫尺,回想七年前那一幕,不禁让人感慨万分,与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让人遗憾,08奥运让我们扬眉吐气。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08年是奥运中国年,世界目光将再一次聚向北京,奥运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极好机会。
……
我们一年一年地走着,从20世纪走到了二十一世纪初,我们被中国在此区间内跨世纪的三十年改革开放而感动。谁能想到,曾经的梦想都一一变成了事实。但是我们现在知道,饱含激情的梦想之光是如此具有穿透力,她引领着我们穿越时光长廊,终于将我们带入今天梦幻般的现实。
08年,注定了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中国人来讲,它意味着太多:艰难、荣耀、团结……但不管怎样,有这30年作底子,中国人还怕什么呢?就像《红灯记》中李玉和对母亲说:“有您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我全能对付!”
衷心祝愿改革开放继续积极稳妥的顺利进行,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
---读《抗日战争》读后感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在抗日战争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亲临前线指挥……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是一次国民战。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民国历史读后感
#
春末夏初,一次发烧引出了目前为止最严重的一场感冒,鼻塞口哑俱全。一时间,鼻不能闻,口不能言。无事可作之下,在书堆中翻出了一本《民国那些人》,是本人物简述,原本只做消遣,却不想更引来一场泪眼婆娑。如果说萨苏的《国破山河在》记述的是国难之时普通中国百姓在战场上的奋勇,是武力的抗战的话。那么这本徐百柯的《民国那些人》则讲述了国破之际,中国的文人们如何以一介书生之精神意志抵抗外辱,在战乱年代承续起中华文明之根基。9 g, C G, }! W! d/ y
( c& ^+ @* ?- M- q
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人物介绍,不如说是一本中国文人风骨的记载。他们中有名贯中外的蒋百里、冯友兰、马相伯、陈望道等,也有许多曾经或至今仍被历史封沉的名字。但不论是面对暴虐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还是面对腐败混乱的国民党政权,无论是在风雨飘渺的抗战时期还是在风声鹤起的文革年代,他们都同样努力地以一己之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复兴而奔走,用自己的声音呐喊,甚至是以性命去捍卫尊严与正义。他们中有有被日本人砍去双耳、挖去双目,削去鼻子仍痛骂敌人直至被剜去舌头的蔡公时烈士;东京审判中据理力争、慷慨激昂的梅汝璈法官;更有“宁跳珠江,不批孔子”的容庚先生。古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然而翻阅了这本书后,你会发现书生们非但有用,且是中华文人不倒,中华精神易不倒,中华民族故可永留于世。正是有这些中华文明的传承者的努力,遥遥千年的中华文化才不至于在空前的民族浩劫之后被覆灭。柏扬先生即便入骨入魂地批评中国人丑陋的民族劣根性却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印度已不是原来的古印度,现在的埃及也早已不是千年前的古埃及,而现在的希腊也以不是曾经的古希腊文明的传承,四大古文明只有现在的中国仍然是原本五千中华文明的继续。而正是由于这样一批又一批不畏强权暴力,不怕得罪人的固执的可爱的文人,才使得中华民族这个词始终矗立在过去、现在及将来的世界之中。(关于柏杨先生的《丑陋的中国人》最近终于拜读,有同感也有异议,如有闲暇必整理记述下来)
岁月已然默默的游走,将人们的记忆洗刷了一边又一边,这些曾经站立着的傲骨都早已逝去多时。他们中的一些人仍时有被提起,但大多数则是被遗忘。就像书中作者最终点评和忧虑的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
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
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
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于我们相去甚远”。
那些曾经我们以为与现代不合时宜的精神,那些曾经被我们丢弃的传统,那些曾经被轻浮狂妄的我们嘲笑为迂腐的风骨。虽然这些古老的文化精髓正逐渐重新回到我们的视线中,但面对来势汹汹的速食享乐派文化和文化商业化,我们的文明将何去何从?又有多少人能够如前辈们那样心无旁鹜地认真“做学问”?
后记一:
生平第一次如此的后悔,后悔当年在高中时没有将北大、清华作为目标,为之奋勇努力。不为那一纸学历的价值,不为众人的羡慕眼神,更不为可能飞黄腾达的前程。只为了能够听一听那些仍然健在的老教授们讲古,只为了领受那不可言表的精神传承,更为了能够在图书馆中、池塘边、建筑前与已逝的文人前辈神交。其实学习原本就是件再单纯不过的事情,却被赋予了太多的功利,以至于整日忙于完成目标成绩的我们,渐渐忘却了本意,却执拗于虚无。
后记二:) i. Z; X# ]' b: p" d- w; m: c
迷恋《士兵突击》时,记得在一次采访中关于剧中人物许三多的现实意义,康师傅(导演康红雷)曾经说过,成功的人有千万种,但他所认识的,在自己的领域里真正成功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许三多的傻劲儿的。当时听完,虽对此话不曾怀疑,却也无从论证。但这样的人在《民国那些人》书中却比比皆是,有些甚至是有过之而不及的。就如书中某位前辈所言:“居心不良的人,是做不出好学问的
/ 后记三:
这本书,无法规避的令人想起“文革”那个疯狂的年代。书中一大批在抗战中热血奋斗的青年书生们,却在满怀激情憧憬的投身于新中国之际,被迎面而来的政治风潮所击倒,即便是咬牙熬过那非人的时代,却早已没有健康的身体来完成满腔的抱负,最终抱憾离世。看着此情此景,除了无奈的叹息,真的已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有人评,文革十年让中国的发展整整迟了世界二十年。在我看来对当时那批高级知识分子的迫害,何止是使发展迟了二十年,恐怕在文化教育方面更可能倒退了十年。
虽然书中的许多人已被封沉多年,但历史的真相总会有人揭开,无论在世时的评价是好是坏,后人却能够从旁观的角度,更为客观的审视他们。虽然斯人已逝,但他们所坚守的那份执着在经历了政治的磨难后终再次回到众人的记忆中,回到他们所应在的历史位置上,留给后世承续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