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象征主义?

问题1:什么是象征主义象征主义?该名词来源于希腊语Symbolon,原意是“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人和客人各持其一,再相见时放在一起,以示友谊”的信物。几经演变,其含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个概念的习惯性表示”,即引申为表示任何观念或事物,任何能表达某种观念或事物的符号或物体都称为“符号”。它不同于人们通常使用的比喻。它涉及事物的本质,其含义远比隐喻广泛。是19年底出现在英国和几个西方国家的艺术思潮。?

问题2:象征主义和后象征主义的区别。前象征主义主要指:19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的一个诗歌流派。

代表人物有波德莱尔、魏尔伦、兰博和马拉美。

波德莱尔的十四行诗《何英》首次提出了何英著名的象征主义理论。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的符号,形成了一个“符号森林”,人类所有的感官也是相互对应、相互交流的。最重要的是,人的心灵与自然也是相互对应、相互交流的,诗歌就是这种象征与和谐的产物。因此,这首诗被称为“象征* *”。

瓦莱丽以音乐化为核心的象征诗学

保罗。瓦莱丽(1871-1945),法国人,1912年出版《旧诗集》,1912年出版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65438+。

象征主义的现实存在

第一,象征主义追求高于现实世界的丰富的精神世界及其内在的生命力。

象征主义诗人认为现实世界是可鄙的,不真实的。他们试图超越现实,进入超验的精神世界和“内在生命的实体”。他们觉得真正存在的只是“自然和生命的某些特征以及人类的某些作品”所赋予的* * *而已,从中人们可以学到“珍贵的感情,无限丰富的思想,思想、情感和严谨幻想的奇妙组合,以及与神秘相连的* * *等。

第二,象征主义追求一种“创造读者”的自由艺术创新。

象征主义诗歌要选择具有高雅品味的读者作为对话者,同时通过形式上的探索和实验,打破旧的读者审美习俗和惯性,培养和“创造”有创造性的新读者。

第三,虽然在写作风格、技巧、见解、感情、写作风格、审美理想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象征主义诗人具有高度的精神一致性和强大的凝聚力,即反对只写人的普遍性,而高度重视个体性、个体内心的活动和反应、人的独特性,试图重构个体的精神历史。

象征主义的定义:音乐化

首先,音乐化是指读者在欣赏诗歌时,诗歌中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一种和谐的整体感受效果,即词与人的整体感受和情感的和谐关系。

他说:“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有些词的组合能产生其他词的组合所不能产生的感情。”这就是“诗情”,所谓“诗情”就是“一种兴奋和狂喜的感觉。它是由我们内心的一些情绪,生理的和心理的,在某种程度上与一些令人兴奋的环境(物质的或理想的)的巧合造成的。就是用“语言手段”来“唤起相似的感情,人为地促进这种感情”,即达到一种“语言结构”与“诗意”的默契与和谐。诗人就是要通过个人的努力,“用最普通的材料创造一个虚构的理想秩序”。这首诗的语言可以“创造”

问题3:现代主义文学,西方象征主义的代表,是最早、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象征主义文学的特点:

1,强调主观真实,以象征主义为主要创作手法,故名象征主义。

2.运用联想、暗示、对比等手段表达主题,运用大量象征性联想激发创作灵感。

3.强调情感的转移。

4.在诗歌中追求雕塑美和音乐美;追求形式的工整和音韵的和谐。

象征主义文学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法国,20世纪初传播到欧美国家。它是象征主义在文学中的体现,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核心分支,主要涵盖诗歌和戏剧两个领域,其影响延续至今。西方主流学术界认为象征主义文学的诞生是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

法国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艾伦?坡是象征主义的先驱。虽然“象征主义”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886,波德莱尔和艾伦?早在19世纪中期,坡的创作就初步涉及到一些象征性的观念。

摘要

象征主义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法国正式兴起,是对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和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的反拨。在象征主义者眼中,实证主义只是机械地论证实际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自然主义侧重于遗传和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无法揭示艺术的本质,象征主义者主张探索隐藏在自然背后的观念世界,以个人的敏感和想象力创造超自然的艺术。尼采、弗洛伊德和柏格森的思想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

象征主义者注重描写个人幻影和内心感受,很少涉及广泛的社会主题;在艺术方法上,否定模糊的修辞和生硬的说教,强调用有质感的形象和暗示、对比、联想的方法进行创作。此外,象征主义文学作品更注重音乐性和节奏。

象征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学思潮,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特点,其中涉及到民族气质、文化传统和作家个人气质等复杂因素。法国的象征主义更纯粹,而英美的象征主义更复杂。象征主义文学在诗歌领域成就最高,20世纪许多最伟大的诗人都可以归为象征主义诗人。此外,象征主义在戏剧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先锋:波德莱尔和艾伦?倾斜

美国诗人艾伦?坡的理论和创作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诗歌创作原则》中,他提倡反自然、反说教的诗歌观念,强调形式美、暗示性和音乐性,这些都可以看作是象征主义理论的起源。

法国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1857)可以算是第一首具有象征意义的诗歌。在《恶之花》中,波德莱尔以一种感性的风格描述了病态的* * *现象,赞美了“心灵和功能的狂热”,但也表达了对光明和理想的追求。在文学史上,《恶之花》可以看作是一部介于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之间的过渡性作品,它仍然遵循传统的诗歌节奏,依靠修辞。但这是第一首以城市和社会中人性的丑恶为审美对象的诗,表达了现代人在社会丑恶中的焦虑和烦躁。

前象征主义:威尔兰、兰博、马拉美

继波德莱尔之后,19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诗坛赫赫有名的保罗?魏尔兰(1844-1896)发扬了象征主义者对诗歌音乐性的重视。魏尔兰在《诗歌的艺术》(1884)中主张诗歌首先应该具有音乐性,音乐性是流动的、朦胧的、精神的;词语的选择要求模糊性和准确性相结合;色晕,不是色;不要使用格言和插科打诨。总之,诗歌要追求一种无孔不入的氛围。

魏尔兰的诗亲切自然,节奏之美在象征主义诗人中独树一帜。代表作品有《三年后》(1866)、《白月》、《监狱》等。

20世纪70年代初,曾与魏尔伦有同性恋关系的诗歌天才阿尔蒂尔?兰博(1854-1891)是法兰西的象征。& gt

问题四:汉语言文学,外国文学专题,征文题,什么是象征主义象征主义文学?

A.历史:查尔斯?波德莱尔(1821-1867),19世纪中期文坛上的特立独行者,以其震撼人心的诗集《恶之花》(1857)和数十篇独具特色的文学评论赢得了巨大的声誉。(1)他把丑和恶升华为艺术美,为后人表达社会的病态美开辟了道路。(2)他把大自然中的诗歌引入大都市,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描写巴黎的变态生活,为诗歌创作开辟了新的领域。(3)它的通感理论为象征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归纳法》这首诗中,世界被视为一个象征性的森林,主观和客观之间,以及人的感官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20世纪70年代,象征主义在法国兴起。一群情绪细腻、思维敏捷的抑郁、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的年轻人组成了许多文学团体,出版了许多文学刊物。他们转向内心世界寻求真理。1886年,Moreas发表了《象征主义宣言》,使这个新学派得以命名。

b理论:反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试图重新把握文学的特性,试图探索主客观的契合点,因此,“通感”成为象征主义的理论基石。他们认为,在感性的客观世界深处,隐藏着一个更加真实、真正永恒的世界,人只能凭本能去理解。把这个秘密艺术地传达出来,是诗人的最高任务。一个真正的诗人,有着异于常人的感悟,能够深刻地把握光怪陆离的自然和人生,达到物我相通的境界,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

C.风格特点:朦胧美,神秘色。象征、暗示、隐喻多,诗词飘忽不定,半明半暗,更留有品味空间。此外,对音乐的追求使诗歌充满了音乐感,富有内在韵律,为诗歌增添了梦幻的诗意和多义的魅力。

d、代表作家:(1)保罗?魏尔伦(1844-1896)是法国著名象征主义诗人。他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写诗,深受帕纳斯派的影响。他的第一部诗集《感伤》(1866)显示了他用暗示的手段表达复杂感情的才能。1871年,他认识了诗人韩波,次年一起去了伦敦、布鲁赛尔等地。这一时期,他最成熟的作品《沉默的罗马人》(1874),在音乐性和暗示性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诗也有很多种。他的诗,以忧郁的心情,细腻的节奏,用简单流畅的诗句,暗示着人生的痛苦和悲伤。

(2)奥尔多?韩波(1854-1891)是最具反叛精神的象征主义诗人。他的写作时期只有五年(从16到20岁),只留下140首电诗和两篇散文诗,但地位不可动摇。他认为诗人应该是“灵媒”,他们的任务是通过感情的“错位”去探索神秘的“未知”。他的诗歌《元音》和《文学的炼金术》生动地发展了波德莱尔的通感理论,而他的代表作《醉舟》和《黎明》则以其宏伟的想象力和巧妙的通感著称。

(3)斯蒂芬?夏羽·玛拉露梅(1842-1898)是象征主义大师。他致力于诗学研究,并撰写了音乐和文学等作品。他是“纯诗”理论家,诗歌形式极其严谨,强调音乐性。他认为诗人的任务是用一种奇怪的方式揭示普通事物背后的“绝对世界”。他的诗不多,但构思精巧,深刻隐晦,梦幻。著名的有《牧神的下午》(1876)和《掷骰子永远不会毁掉机会》(1897)。马拉梅是公认的象征性领袖,因为他在巴黎罗马街5号的公寓里举办了长达十年的“星期二派对”。客人有纪德、瓦列里和克劳戴尔,还有英国的王尔德、比利时的维哈伦和德国的奥格。20世纪90年代,这个集会的解体标志着象征主义运动的衰落。

附:晚期象征主义

首先,什么是象征:

Symbol在古希腊的意思是“拼凑”和“类比”。最早...> & gt

问题5:为什么象征主义认为艺术是综合的?将这类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它是与中国诗歌风格最接近的一种,它既强调情感,又强调修辞,而不是一个大型的叙事故事。西方诗歌和他们的小说一样,有现实主义的传统。从荷马的《伊利亚特》到《神曲》,从《浮士德》到莎士比亚,无论是虚构还是事实,西方诗歌都离不开长篇故事,但很少是纯粹的抒情和写情。就像我们的叙事小说不发达一样,他们的主体情感诗也不发达。但东西方文学的美神会逐渐光顾那些贫瘠的地区。也是后期西方诗歌脱离现实主义诗歌格局的一种必然,象征主义是纯粹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