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漠视一个人的野心”之后的下一句话是什么
“不淡泊则无志,不静则远。”来自《十诫》一书。是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写给儿子的《诸葛瞻书》。这幅对联反映了诸葛亮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他认为一个人必须淡泊欲望才能有明确的志向,必须孤独宁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语言浅显深刻,充满道家哲学。
“不淡泊则无志,不静则远。”是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儿子丧期写给诸葛瞻的。这既是诸葛亮人生经历的总结,也是对儿子的要求。
这里诸葛亮用了“双重否定”的句式,用强烈委婉的语气表达了对儿子的教导和无限期望。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不看淡眼前的名利,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心平气和的学习,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
扩展数据:
不冷漠,不清醒,不安静,不遥远。这幅对联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写于元末明初。况且这是小说家的故事,不可信。但在诸葛亮的《诫》中有一句话:“淡泊则不清,静则不远。”这幅对联的出处就是这句话,但应该怀疑当时草堂里有没有这幅对联。
这幅对联反映了诸葛亮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他认为一个人必须淡泊欲望才能有明确的志向,必须孤独宁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这幅对联可以看做是诸葛亮一生在世的写照,语言浅显,寓意深刻,充满了道家哲学。
小说作者用肯定句代替了原来的否定否定形式,并以此作为诸葛曹璐的对联。不过还是并列句而不是对偶句,极其和谐。
百度百科——不冷漠,不明确,不安静,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