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的三大核心要素怎么写?【网络写作技巧】

网络小说的三大核心要素——人物、故事、设定。

在传统小说的定义中,也可以比作人物、情节、环境。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只是网络小说在具体意义上略有不同。

第一,人物。

所有的网络小说都是以‘人’为原型,也就是讲人物的故事。

分析人物、塑造人物、铺设人物、代入人物是人物塑造的基本功。当然顺序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安排。

所谓分析人物,有两层意思。一种是观察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收集素材。另一种是对自己笔下的人物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

思考人的所思、所感、所悟、所行,分析人与人的关系、动机、目的、能力。

这是基础的基础,也是创作以人物为主要核心的小说的入门技巧。

然后是人物塑造。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要分清人物的轻重缓急、方向和意义。

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进行合理的整合,使人物和谐、饱满、灵动、立体

创作的关键在于铺设人物。用通俗的话说,在大脑中构思的字符呈现在纸上(文件)。

铺设人物需要根据之前明确的动机和目的融入到具体的剧情中。

不仅如此,你还需要通过实际的剧情来表现你之前塑造的人物的很多特点,比如性格、外貌、背景、能力、风格、人物关系等。

最后是人物的代入,这里的代入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作者自己对人物的代入,二是指通过文字引导读者对人物的代入。

具体方法有两种,类似于戏剧表演艺术中的‘体验派’和‘表现主义’。

这在人物的塑造上也是类似的。体验式学校是指“想人物所想,想人物所想,努力进入人物,然后表现人物。”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小说创作。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作者把自己当成主角,考虑主角应该做什么,他会做什么,他应该怎么想,他会是什么样子,然后以主角的视角去描绘。

表现主义是指:“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包括道具、特定的表情、标记的动作,突出人物的个性。”

转化为网络小说的创作,就是用具体的描述来设计剧情,从而表现人物的特点,代入人物的核心。

当然,戏剧表演艺术中还是有方法派的,其核心还是经验派,区别就在于一个小技巧。

这种手法对于网络小说创作也很有用,“记住相似的情感,然后用情感替换罪来替代人物。”

当你想刻画一个角色的愤怒时,想想是什么让你最愤怒,仔细体会,描述。

这三种方法中,经验派和卫理派只能浅尝辄止,对视角的调整非常有利。真正需要慎重考虑的其实是表现主义,因为你不是只写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而是需要考虑上百个人物的言行。

表现主义中的很多技巧都可以直接作为塑造人物的小技巧。

第二,故事

故事是所有小说的中心。我们常说,想要写好网文,首先需要学会讲故事。

我们经常熟悉的小说手法,大多是出于创作故事的目的。

不分“起步、方位、转弯、并道。”

或者“原因、过程和结果。”

或者说“开始,铺垫,发展,高潮,结束。”

这些都是关于表达一个故事的组成部分和基本顺序。

小说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文学载体,根本原因在于它强调故事,描写故事,讲述故事。

所以,故事的重要性,不用多说,我想大家都很容易明白。

如何写出好看的故事,有五个关键:有趣、突然、合理、完整、通俗。

一个故事要想吸引读者,首先要保证自己有趣。

如何变得有趣,你可以新奇,你可以古怪,你可以制造困难,你可以提问,你可以制造恐惧,你可以异想天开。

方法多种多样,难以描述。这也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的‘灵感’,但同时,衡量一个灵感的好坏,也是因为‘有趣’是唯一的标准。

然后就是突然性。好的故事不可能永远平淡。毕竟我们不是在写事件报告。

《从头到尾的转折》中的“转折”不仅表达了故事中的突然性,也是构建故事整体节奏的重要力量。

即使你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没有任何曲折的叙事也会让作品变得平庸,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意想不到的合理的突然转折。

这个过程就跟做拉面一样。面条没有断的时候,晃动幅度越大,面条越硬挺。

转弯也是如此。在逻辑自洽的前提下,突然性越强,转折的效果越好,读者情绪起伏越大。

转折强调一个切入点,合适的切入点可以创造一个‘酷点’,不合适的切入点只能沦为一个‘毒点’。

切入点的选择大致有两种方式。一个是‘计算’,精确计算读者的情感流量,找出最合适的切入点。

另一种是‘设计’,有意识地设计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控制读者情绪的起伏,判断读者埋坑后的适应期,然后巧妙引爆。

在计算和设计熟练之后,可以演化为作者的直觉,使得转折得心应手,可以归为‘经验’。

一个好的故事需要有一定的合理性,一个是普遍概念的合理性,一个是自身逻辑的自洽性。

普遍概念是合理的,容易理解的,即所有人普遍存在的概念,包括已被证明的科学。

然而,虽然我们试图遵循普遍的概念,但我们不应该被它所束缚。如果有必要,为了剧情,我们可以忽略这种合理性。

逻辑自洽大于普遍概念。

当你和自己的逻辑一致时,你可以为了剧情而忽略宇宙概念的合理性。

简单来说,只要能自圆其说,某种程度上就能揭开牛顿的棺材板。

但另一方面,如果你不能自圆其说,请不要去打扰牛顿。

理性的好处是可以为故事提供真实感,环境层面的真实感是非常有助于读者代入剧情的因素。

即使你说的是一个纯粹架空的世界,也尽量不要让设定与环境发生严重冲突。

优秀的理性可以让你的世界观更加和谐,也是一部优秀网络作品的必备条件。

完整对于故事的意义在于提高其丰满度和阅读体验。

这就是字面意思,在不打开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一个故事可以完整地从头到尾写完。

不要半途而废,不要挖坑不填,不要中途跳车。

你可以并列多行,你可以插话和倒叙,你可以打乱叙事节奏。无论是线性叙事还是非线性叙事,你都要保证故事的完整性,在读者完全忘记之前的情节之前,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这个后面讲到‘情绪’的时候会提到,就不说了。

小说的定位是通俗文学。如果不红,还能谈什么文学?

好的故事需要通俗易懂,尤其是网文。你要考虑到你的读者并不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所以不要卖弄修辞,制造阅读障碍。

即使是你所熟悉的世界名著,也强调用通俗易懂的预言来写故事。

不谈东西方的文化隔阂和语言差异,只看中国的四大经典小说,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

每本书的语言都非常简洁通俗,语言流畅。

这是它们得以流传千年的基础,也是一个好故事得以广为流传的基础。

如果你对文字的要求很高,这是好事,但前提是你需要考虑这是真的审美还是你的想象。

即使《篝火》和《普西》这两位作家都叫文清,他们对小说中故事的描述也一点都不难。这时候,文字的美感就是加分项。

不要舍本逐末,卖弄辞藻,复杂叙述。没有一个读者,包括热爱诗词散文的纯文学读者,会觉得无病呻吟这几个字里有所谓的美感。

第三,设置

优秀的设定能支撑一本书吗?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网有定流。详细来说,现在流行的《三体》其实是一部套流作品。

同样,设定也是网文非常鲜明的标志。往往新品类的产生源于一部优秀小说的设定,比如空灵之旅中的修真境界,无限恐怖中的主神空间,佛家作为道的广阔天地。我妻子叫杨玉环。

世界名著中有没有设定小说?其实是有的。《海底两万里》、《格列佛游记》都是以设定为核心来驱动故事的。

从这些书中我们可以知道,设定大致可以分为‘世界观设定’和‘制度设定’。

世界观设定涵盖的范围很广,从一本书对宇宙的认识,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

无论是权力,格局,还是作品的特点,都可以看作是世界观设定。

系统设置,大概是网文独有的特点,常被称为动力系统设置。

标志性的是大家熟知的修真小说中的境界划分。“练气,筑基,然后,元婴,,化身,腾飞”等设定都可以算作成长系设定。

当然,该系统不仅仅是一个权力系统,还包括传统的权力系统,人物系统和其他方面。

设置这个支柱是网络小说展现自身特色和卖点的主阵地,也是想象力的加工厂。

但是设定本身其实分为三类:脑洞设定、真实设定、创意设定。

大脑设定是只存在于作者头脑中,读者不知道,或者读者暂时不知道的设定。

如何向读者传达一个思想是关键。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分辨什么是大脑设定,不要把我们没有解释过的设定当成读者已经知道的设定。

比如《三体》中的罗辑,如果还没有达到黑暗森林理论,就会威胁到三体人。如果你敢来,我们就一起死。读者会有什么反应?那绝对是典型的‘爽点’写成‘毒点’。

网文中很多爆笑的情节都是因为作者没有仔细区分脑洞设定和创意设定的区别。

真实设定不仅仅是作者和读者的默认规则,比如‘人死了就死了’和‘万有引力’。

这种设定是小说不需要写的默认设定,但是一直存在。如果因为剧情的原因在某个点上做了改动,要特别说明,就是转换成创意设定。

创作设定是在剧情中交代清楚,并得到读者认可的设定。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如何把设定从大脑设定改成文字,如何打好设定,解释设定。

这就像一盘棋。你必须先把规则搞清楚,才能赢得或输掉一场比赛。比如你要和某人玩21点,你首先要告诉他怎么抽牌,怎么下注,怎么决定输赢,从而产生一局牌。

如果是象棋,你得分别告诉他怎么走,怎么用车马炮。将军和指挥官只能在田字格里行动,他们不能越过边境。只有明确了这些规则,他们才能开始下棋。

小说也是如此。设置相当于规则。当你想描述一个故事的时候,首先要告诉对方故事发生的地方,也就是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

你得把书中的规则告诉读者,让读者体会到其中的情节,这需要精心铺垫。

一般来说,有四种铺设方式,分别是讲解、对话、推测、情节。

说明式是最简单直白的旁白,用旁白直接说明设定。优点是简单易懂,缺点是缺乏代入感。

应用程序类型:环境设置的描述,例如位置、人的外貌和地图框。

对话式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引出设定。好处是专注,坏处是更害怕大规模的设定指令,也会缺乏代入感,影响对话本身的趣味性。

申请类型:人物设定描述,如性格、动机、目的、背景等。

猜测是有偏见的心理描写的设定,大部分来自于主角对某件事的猜测。优点是代入感强,缺点是难以掌握。需要深度代入主角,考虑思维逻辑。

适用类型:剧情设定描述,如权力、人物关系、目的、动机、背景、世界规则等。

剧情风格是直接通过事件来描述侧面。优点是无声胜有声,缺点是表达比较隐晦,最好用推测来解释。

应用类型:对客观设置的描述,如电力系统、电力构成、地形图等。

设定需要明暗、逻辑一致,但不管用哪种方法,最好不要长篇大论,从而打断故事的叙事节奏。

而且一些关键设置需要反复提及,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比如主角的性格,小说中的权力体系,最重要的世界观,都不是上次被搁置的设定。

在设置店铺的时候,最好在各种方式之间切换。重点是融入字里行间,沿着情节不引人注目地画进读者的印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