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御伽草子"相当于我国的哪一种文学样式?
草子”相当于“物语”。「草纸」,又名草子。草纸文学的含义有两种说法 ,一说指用平假名(日本字母)写成的物语、日记、随笔等散文,以区别于用汉字写的文学作品。另一说是指日本中世和近世文学中的一种群众读物,一种带插图的小说,多为短篇。前说物语、日记和随笔与民间口语相结合,发展成为新鲜的更具有日本民族特点和具有文学意味的散文。最早的作品有纪贯之的《土佐日记》(935) ,后有清少纳言的《枕草子》(约996或1004)、紫式部的《源氏物语》(约1004~1009)等。室町时代(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出现的大众小说统称御伽草子。它的出现标志着平民阶级的物语体裁登上文坛和长期占领文坛的贵族文学进一步衰落,“草子”的作者不再是那些宫廷贵族,而是市井人物,题材也多为民间故事和鬼神传奇等。在日语里,「御伽ばなし」是哄孩子睡觉的故事,「御伽芝居」是一部儿童剧,「御伽の国」是童话中常常出现的美丽的梦幻世界。所以“御伽草子”的意思就是休闲故事、消遣读物。而「御伽话」有时候也会指「神」。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御伽草子》,亦是草子的代表,书中常常出现「鬼神说话」「妖怪退治」的场景。书中故事的背景是日本平安时代(约西元794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後400年间),那时世界仍明暗未分,人、鬼、妖怪魔物等等杂相***处,形成一个混乱又风雅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