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独白的复调音乐。
《罪与罚》是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一部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
小说描述了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被无政府主义毒害,认为自己是超人,可以为所欲为。迫于生计,他杀死了老高利贷者阿列娜和她无辜的妹妹丽莎维塔,制造了震惊全俄罗斯的杀人案。经过痛苦的忏悔,他终于投案自首,并在基督教索尼娅姑娘的劝说下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描写了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了俄罗斯下层社会的悲惨生活。
小说的结构(因果-历史叙事模式的退出,以对话和独白为中心的新结构的建立);心理现实主义的提升:尽量不脱离人物的自我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物潜意识的心理描写;用“复调”超越“独白”。
小说以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罪行以及犯罪后受到的良心和道德惩罚为主线,广泛描写了俄罗斯城市贫民绝望的悲惨境遇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作者笔下的首都彼得堡是一幅黑暗的景象:草市上聚集着黑眼睛的妓女,肮脏的河里挣扎着投河的女工,可怜的年轻公务员在街上被马车撞倒,疯女人带着孩子沿街乞讨...与此同时,高利贷老太婆瞪着凶狠的眼睛榨干穷人的最后一滴血和汗水,浑身铜臭味的市侩们不惜使用欺骗和诬陷。为了达到利己的目的,而放荡的贵族地主则不断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情来满足自己的兽欲...作者怀着真挚的同情和满腔的愤怒,无情地向读者展示了65438+60年代俄罗斯首都的黑暗、赤贫、绝望和污秽。
《罪与罚》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小说全面展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描绘人类心灵深处的奥秘”的特点。作者总是将人物置于不可避免的矛盾之中,通过人物悲剧性的内心冲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同时,作者对幻觉、噩梦、变态心理的刻画也非常出色。在小说中,由于作者试图拓宽人物的心理结构,情节结构相对处于从属地位。虽然作品中马尔美拉多夫一家的经历令人同情,谋杀令人兴奋,但他们只是“一份犯罪心理报告”的一部分。正因为如此,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呈现在读者面前。此外,这部小说场景转换快,情景推移快,主要情节过程仅用几天时间,在浓缩的时空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小说的时代色彩和政治色彩十分鲜明。
鲁迅:“马克思的《资本论》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不是在闲暇之余加了咖啡,抽了埃及烟之后写出来的。”“要拿中国人的东西和外国比,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真的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