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开国名将李孝恭,为何在后院养着一百多歌姬舞女?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中,文臣第一长孙无忌,武将第一便是李孝恭。但小时候喜欢看《隋唐演义》,看《兴唐传》,都对李孝恭这个人物不甚了解,在诸多的隋唐交替的历史之中,主角都是瓦岗寨群雄,然后便是李世民,怎么看,大唐的江山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这样是后来看玄武门之变,总觉得李世民理所应当。

但是其实仔细的看看《隋唐演义》类的书籍,里面就有个很大的问题啊,李世民的对手,西凉薛举,薛仁杲父子,并州宋金刚,刘武周,河南王世充,河北窦建德,加上晋阳起兵后占据的关中地区,李世民攻下的地盘,基本就是中国北方,那么中国南方呢?以中国人比较熟悉的三国时代的区域划分便是,南方的荆州呢?江东扬州呢?云贵交州呢?甚至是四川益州呢?这些位置,后来都在唐朝的统治之下,但是这些地盘是哪里来的呢,《隋唐演义》等书中没有交代。

带着这个疑问去查询历史,便会发现,隋唐交替的时代,南方的诸路军阀势力,都是李孝恭平定的,或者说是李孝恭和李靖一起平定的,但是李孝恭和李靖谁主谁次,不用想,军权多半都在李孝恭手中。

李孝恭,唐王室宗亲,唐国公李虎之曾孙,祖父李蔚是李渊的七叔,父亲是李渊的堂兄弟,自己和李世民,李建成也是堂兄弟,这样的旁系亲王身份,是他得到李渊信任的前提。而后,在李家诸多亲族子弟中,他文武双全,在李渊晋阳起兵之后,便是他率领一支偏师,挺近巴蜀,连克三十余城,消灭了巴蜀当地的割据势力朱粲的势力,收获其兵马辎重,为唐朝所用,而后还安定巴蜀人心,治理地方,让巴蜀之地,成为了唐朝争霸重要粮仓和后勤基地。

而后,割据荆州地区的粱朝后裔萧铣,割据扬州地区的辅公祏,都先后被他击败,整个长江以南地区的大小诸侯,都被他消灭,形成了定北李世民,安南李孝恭的局面,若是从疆域大小来看,唐朝建国初期,国土面积之中,几乎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土地,都是他李孝恭打下来的,李世民修凌烟阁,画功臣图,李孝恭当然得名列前茅,只不过李世民按刘邦奖赏萧何后勤做得好的前例,把和自己最铁的长孙无忌放到了第一位。

不过,人无完人,李孝恭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在平定江南的战役之中,他冤杀了投降唐朝的猛将阚棱。扬州之主本来是杜伏威,但杜伏威看唐朝势大,没有打就直接投降了,但是杜伏威的手下没有投降,辅公祏不顾杜伏威就在长安,起兵叛唐,当年杜伏威手下有两大猛将,一个是王雄诞,另外一个便是阚棱。

辅公祏造反之初,便趁王雄诞没有准备杀了他,但阚棱却逃过一劫,随后跟着李孝恭,投入到平定叛乱的战争之中,身先士卒,奋不顾身,立下了诸多功劳。但是辅公祏被俘后,故意污蔑说杜伏威和阚棱也和他一起计划了叛变。而李孝恭在平定南方的时候,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没收了阚棱一处私产,两人之间还大吵了一架,于是李孝恭有些公报私仇的味道在里面,根本就不审问,自己拿着辅公祏的证词,就杀了阚棱。

但仔细想想,李孝恭的这次“公报私仇”很值得玩味,扬州地区的江淮军体系之中,以杜伏威为头领,辅公祏为智囊,王雄诞和阚棱为大将,这四人是江淮军的领袖人物,但这一次叛乱之后,留在长安杜伏威暴病身亡,辅公祏叛乱处死,王雄诞死于内讧,只有阚棱,跟着唐朝平叛军队,立下大功,声望日浓,江淮军旧部都以他为首,但他就这么被李孝恭杀了,不论是真的有反叛的心也好,被冤枉的也好,他一死,江淮军群龙无首,即便是心有不满,也没有了领头之人,全部都乖乖的接收了唐朝中央的整编,而后,世上再无江淮军。

李孝恭为人处事,宽仁谦和,有长者之风,和朝廷上下关系融洽,又是宗室亲王,军事政治能力不凡,即便是李世民,也不会丝毫不提防这人吧,但是李孝恭给自己找了个弱点,奢华好色!后房歌姬舞女达一百余人,每天一掷千金的享受歌舞美人,而且是人尽皆知,对比内圣外王形象的李世民,李孝恭就显得很庸俗,很不堪了。但在我看来,李孝恭晚年和歌姬舞女的厮混,多半是他的明哲保身之法。李世民连亲兄弟都下得了手,何况他这个堂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