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一个多么奇怪的国家。
(一)注意秩序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讲究秩序的民族。在德国,从空间、土地、建筑到家庭主妇外出购物,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维持秩序的标志和禁止标志随处可见,一切都有明确规定。例如,商店的营业时间受到严格规定。一般店员早上7点左右上班,清洁门窗,整理商品,早上8点开门,下午6点关门,中午不休息。从周六下午2点开始,商店关门,周日不营业。这个营业时间各店铺都要严格遵守,不允许超时限经营。
德国有严格的交通法规,各种路标清晰醒目。有人说,对于一个外国人来说,只要知道各种交通标志,不用开口说一句德语,就可以走遍德国。这些标志已经成为德国维护交通秩序的重要手段。德国公共交通以准时著称。居民只需在家查看时刻表,准时在车站上车,无需提前在车站候车。即使车早到,也要等到正点发车。
(2)原则性强
德国人兢兢业业,责任心强,对工作不能敷衍了事。如果他们粗心大意,玩忽职守,就不能手下留情。他们总是随身携带一样东西,那就是笔记本。德国人把一切都记在笔记本上。他们的习惯性动作之一就是伸手去拿笔记本。一个成语是:请等一下,让我看看笔记本。从公司经理到中学生、家庭主妇,人人都有记事本。
在德国,必须提前预约,才能成行。德国人一定要先做好计划,即使是家庭主妇去购物也要先列好购物清单。刚认识德国人的时候,他们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显得沉闷沉重。尤其是在公共社交场合,德国人非常拘谨,不善于幽默。他们有条不紊,坐稳,做事认真,按规章制度办事。德国人非常热爱欢乐的场面,利用一切机会举办娱乐活动,但此时仍然给人以沉重的感觉,缺乏真正的放松。德国有句话叫“公事公办,烧酒归烧酒”。私底下不分烟酒的朋友,生意做的明明白白,但是什么暧昧都不谈。德国人做事一丝不苟,大公无私,就像一台机器,严格而冷酷。
(3)勤奋和整洁
德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员工身上,也体现在高级官员和大企业家身上。德国式的严格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也决定了他们与宽松的风格格格不入。一位美国老师在长期观察德国后,在他的调查报告中对美德儿童做了这样的比喻:在一个雨后的晴天,一个美国女孩会被明媚的阳光吸引,在外面玩一会儿再读书;而德国一个小女孩写完作业就会出去玩。先工作,再玩。这就是德国教育。平时路上很少看到闲人,就连平日的娱乐场所也是冷清的。只有在周末,公园、剧院、博物馆、郊区、名胜古迹都挤满了游客。人只有努力工作后才有享受生活的权利。德国人有勤快整洁的生活习惯。大部分人都是黎明扫院,客厅井然有序,一尘不染。德国家庭主妇非常爱干净。早上送走丈夫和孩子后,他们穿上工作服,开始一天中最有意义的工作:打扫房子。他们会跪在地上擦洗每个角落。即使清洁工和园丁被要求帮忙,家庭主妇也经常和她们的班级一起工作,直到窗户干净一尘不染。每个德国家庭主妇最大的愿望就是打造一个温馨、舒适、美丽、干净的家。所以在德国的村镇里,随处可见漂亮的花园别墅。德国人非常重视房子,城堡是世界上最多的。据说还有14000座城堡。
(四)遵纪守法
有个笑话:只有德国人半夜开车12,遇到红灯就停。这一方面说明德国人守法意识很强,同时也说明德国是一个执法严格的国家。在德国,人们把遵守法律作为最高的伦理原则,人们普遍存在求稳怕乱、安于现状、自满自足的心理。这种心理的形成有其一定的历史渊源。在德国,历次改革或革命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从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到独裁者发动两次世界大战,集权和独裁导致了下层民众的“服从精神”或“仆人意识”。他们甚至开玩笑说,因为太守纪律,他们甚至听信了希特勒这样的大魔王的话,是他让希特勒当了国家元首。还有一个笑话说,世界上最讨厌的事情之一就是雇一个德国人当厨师。因为德国厨师可以用电子秤计算出精确到克的食材,做出世界上最难吃的饭菜。这当然是在调侃德国人,表现出他们刻板、不灵活,既没有法国人的浪漫,也没有中国人的胃口。所以,他们是一群活在世上很累的人。在欧洲生活过很久的人都说德国人是欧洲最诚实的人。其实德国人也是充满艺术细胞和浪漫气质的。不同的是,法国人善于夸大自己的一切成就,而德国人喜欢隐瞒,也就是“息事宁人”。
战后,德国的民主意识在西方列强的推动下得到加强。人们主动参与政治生活,自由表达个人意见。虽然顺从的仆人意识已经摆脱,但在德国人的性格和意识中,一些历史遗留下来的心理仍然存在。在企业中,下属绝对服从上级,一切按规矩办事,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服从是劳动者的第一天职,领导者把服从命令、服从法律作为衡量劳动者素质的标准。这也是德国人刻板、不灵活的原因之一。德国人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人在性格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北德人就比较开放,尤其是汉堡人,地处港口城市,见多识广,但也有些排外,对外地人或外国人都没那么好客。相反,南德人,尤其是巴伐利亚人,地处内陆山区,思想保守,但淳朴热情,乐于助人。
(5)遵守和准时
西方人一般讲究守时,德国有句话叫守时是帝王之礼。德国人邀请客人时,往往会提前一周给被邀请人发邀请函或打电话。如果是电话,被邀请者可以立即口头回复;如果是书面邀请,也可以电话口头回复。但无论接受与否,都要尽早回复,让主持人做好准备。如果以后不回复,主持人会不知所措。接受邀请后如不能如期前往,应尽早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如果因临时原因迟到超过10分钟,也要提前打电话,因为在德国私人宴请的场合,等待迟到客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赴约吃饭时,如遇高峰时段,一定要早出,以免迟到,但不算早到。如遇正式邀请,德国人往往早早出门。如果他们早到,他们会开车四处转转或在附近散步,然后进入他们的主人的房子。
例如:上流社会的约会
上周,我们应邀去德国最大的航运公司之一的总裁家参加晚宴。邀请函上写着晚餐时间是晚上7点15,不知道为什么不是7点或者7点半?最后得出结论,主持人要看7点的新闻节目,其次,请准时。
当晚7点,10,我们提前到达了主人的郊外别墅,只见大门外停着几辆漂亮的车,里面坐着人,车也陆陆续续来了。你为什么不下车?哦!客人不敢提前进入。7: 00+05,所有的门都打开了,男男女女都穿着时髦的衣服,却没有一件珠光宝气的,可见主人交的朋友都是有品味的。我们是第一对进去的夫妇,主人和他的妻子还在花园里。他们听到铃声就来到大门口迎接他们,客人们鱼贯而入。五分钟,嘉宾都到了,比开国大典还准时。让我惊讶的是,除了我们两个,大部分都是主人几十年的老朋友了。这样的老朋友需要提前两个月的邀请,太过分了。不要!这是德国上流社会的生活礼仪,虽然冷。
(六)不是空话。
德国人很踏实,什么都老实可靠。以他们的建筑为例。虽然款式不算漂亮,但朴实无华,整洁大方。每一种材料,如玻璃、锁、铰链、开关、灯罩、窗帘、衣架等。,即使是极其微小的,也是坚定而不马虎的。他们宁愿笨重也不愿邋遢。在德国,每一栋建筑、每一件家具、每一件设备,似乎都在做一个世纪的规划,注重内在品质。被战争破坏的一切在修复时都应该恢复原状。这不是要老套,而是要说明德国的东西坚固可靠,不易损坏。就像德国人做事一样,讲究脚踏实地,从不说大话。
在待人接物上,他们严肃拘谨,但又诚实可靠。如果你在路上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德国人,似乎不可能和他有说有笑,但如果你向他问路,他会不厌其烦地帮助你。他不知道,他会替你问别人,或者陪你远行,所以你一定要明白。一个德国汽车司机,因为把雇主送错了地方,马上开车回去,向雇主道歉,又把他送到了他想去的地方,并免除了后一段路程的车费。
国外流行的自助餐也是德国人发明的。在德国,有很多自助餐店,顾客自己拿盘子和叉子;有些商店根本没有刀、叉和盘子。如果给你一张纸,你可以用纸包着吃,也可以用竹签串着吃。没人会伺候你,收费也很便宜。
德国人的旅行方式也与其他国家的游客不同。比如美国人,每次开车环游大城市,都会向酒店要一张“贴纸”贴在行李箱外面,第二天再去另一个城市。就这样,我奔波了十几个城市,回到家,指着行李箱上的标签吹嘘道:“我已经环游世界了。”但是德国人不一样。德国人选择一个目的地,要么在山里,要么在海边,然后带着帐篷和干粮去那里,在那里呆上几天,静静地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或者在当地的博物馆里“泡”几天,学习考察。他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旅行。
例如:一张张德国餐馆的门票。
2006年,我们有机会访问了德国。到了港口城市汉堡,我们习惯先去餐厅,公学的驻校同事难免会欢迎我们。进了餐厅,我们穿过一家中餐馆的大厅,餐桌上没几个人,心里在想:餐厅在这样冷清的场景下还能走下去吗?更可笑的是,一对用餐情侣的桌子上只有一个盘子,里面只有两种菜和两罐啤酒。这么简单,对他们的甜蜜派对有影响吗?如果是男人买单,是不是太小气了?他不怕女朋友跑了吗?另一桌,几个白人老太太正在悠闲地吃饭。每道菜上来后,服务员很快给他们分好,然后他们就吃光了。
我们不再过多关注他们,而是期待自己的大餐早日到来。驻场同事见大家都饿了,就多点了几个菜,大家都不肯让路,这就等于“杀”了驻场同事。餐厅客人不多,菜上得也快。我们的桌子很快就摆满了盘子和碗。似乎今天我们是这里最富有的人。狼吞虎咽之后,想到后面还有活动,就不再迷恋桌子和饮料,饭很快就结束了。结果三分之一留在了桌子上。付完账,大家剔牙走出餐厅大门。
我们没走出几步,就有人在餐厅叫我们。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人落下了什么东西吗?我们都很好奇。我们回去看看吧。原来那些白人老太太在和餐馆老板叽叽喳喳,好像是针对我们的。看到我们都在身边,老太太改说英语,我们都能听懂。她说我们剩下的食物太多了,这是一种浪费。我们觉得老太太多管闲事很好笑!“我们花钱吃饭,买单。还剩多少?关你老娘什么事?”一个同事站起来想和老太太练口语。听到同事这么一说,老太太更加生气了。以她为首的老太太马上拿出手机拨了个什么。过了一会儿,一个穿制服的男子开车过来,说自己是社保所的工作人员。询问情况后,该工作人员竟然拿出一张罚单,开出了50马克的罚单。现在我们都不说话了,同事们脸都扭曲了,不敢再练口语了。常驻同事只好掏出50马克,反复说:“对不起!”工作人员接受了马克,并严肃地对我们说:“你们需要多少就订购多少吧!”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许多人仍然缺乏资源。你不能也没有理由浪费它们!“我们都变红了。但我们心里都认同这句话。在一个富裕的国家,人们仍然有这种意识。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通常我们请客人吃饭,总会有很多剩菜。主人怕客人丢面子,被认为是小气鬼,所以点了很多菜。反正有剩菜。你不会怪我出手大方。其实我们确实需要改变一些习惯,也要树立“大社会”的意识,不能再“穷大方”了。那一天,驻场同事复印了车票,送给每一个人作为纪念。我们都愿意接受它,并决心保持它。还有的想回去后送一些复印件给别人,家里墙上贴一张自己的,时不时提醒自己。
(七)绝对遵守规章制度。
德国的法律和官方规定像麻一样模糊,有些还是19世纪遗留下来的。有个笑话说德国人靠法律生活。如果没有法律,他们不知道如何生活。在中国,每个人都有一种自律。现在国家有了法律,人们却不知道如何工作。中国的人会自圆其说,最后都走到一起了。交通再乱,他们也能想出个逻辑来。在德国的道路上,如果交通灯失灵,行人可以在道路前方等待,直到修好后再过马路。
例子: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调查。
姐夫的母亲刚满100岁,姐夫组织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晚会。晚上,他还宣读了德国总统和汉堡市长的贺信。这并不是说她有什么功绩或者私人交情,而是因为在德国,百岁老人已经很受尊重了,政府掌握了德国百岁老人的名单,会有专人看管,会给他们发贺信。这虽然是小事一桩,但却体现了一种对人的重视和尊重,参与者都很感慨。
然而,可笑的事情发生了。我姐夫的妈妈住在一个豪华的养老院里。一天晚上,她不小心从床上滚了下来。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姐夫在床边加了一条窄木条。一百岁生日过后,负责社会福利的国家官员下来关心人民的福利。突然,他发现了这块狭窄的木头,认为这是对人权和人身自由的侵犯,于是和百岁老人进行了3个小时的长谈。
众所周知,她年纪大了,有时连自己的儿子都不认识,但官方回去写了几页侵犯人权的报告,准备起诉姐夫,还派福利医生去检查这块窄木板给百岁老人造成的“精神和肉体折磨”,最后写了七页。姐姐的姐夫哭笑不得。
有朋友解释说,这可以理解。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三个小时的谈话,七页的报告,两页的呼吁,都是劳务。都是吃国菜的,总得做点什么。这样一来,东德就比西德有更多的人吃国家的饭,到处找事情做。难怪国家的行政开支减不下来。
(八)顽固(严重)
德国人以固执著称于世。德国经常发生车祸。这绝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迎面驶来的车,而是因为双方司机都认为自己行驶正确,互不相让。他们简直固执到了要命的地步。但是,德国人工作的毅力也是惊人的。比如在光学仪器厂工作的员工,为了打磨镜片,可以无怨无悔的工作到死。另外,厂长可以根据员工的技能支付高额工资。这就是德国能够培养出优秀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的原因。德国产品也能体现这种德国气质。他们生产的时候绝对没有这种马虎的做法,一定要让产品达到性能的极限。最杰出的德国产品是汽车、精密仪器、照相机、切割工具和钢笔。这些产品世界闻名。德国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曾说:“即使我知道明天整个世界都将毁灭,我今天仍要种下我的葡萄树。”。这句话充分显示了德国人努力工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