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没有方世玉?黄飞鸿武功平平,从不打架?

普通大众通过接触影视作品认识武术大师,但一些深入人心的功夫却是很多虚构的人物。李连杰曾经演过方世玉和黄飞鸿,但是没有方世玉。黄飞鸿主要行医。

普通大众通常通过文学和艺术作品了解中国武术。在一个信息不是特别发达的时代,李小龙的功夫片和金庸的武侠小说从不同的维度解读中国武术,给大众一种中国功夫天下无敌的错觉。长期以来,大众对中国武术的认识和了解,正是刘兴军在迎合大众的《武林风》中以一龙为僧取得成功的基础。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智慧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当年那些著名的武术家并不是真正的格斗家,黄飞鸿和叶问也只是各自门派的匠人,他们的技能主要体现在有前提条件的局部技能上,与真正的战斗相去甚远。

武术技能和实战差距很大。传统武术家所追求和修炼的武术,本身并不是很科学,有些是唯心主义的,有些是违背人体科学的。另外,还有一个误区。他们往往夸大局部能力和技能的作用,却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徒手格斗强调的是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一些传统武术的练习者往往会有一些特殊的技能,比如二指禅、铁砂掌、铁布衫等。,但这些单项技能一般只适合性能,在实际战斗中的作用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2005年,在广州天河体育馆举行的中国功夫-俄罗斯极限空手道大赛之前,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故事颇能说明问题。广州一个很有名的陈式太极拳,有很多传统的技艺,在抖大杆这种传统的训练方法上很有成就。一根又长又重的木杆不可能被别人的手举起来,更不用说摇晃了几十次。广州一些其他拳种的名师,曾经在这里跌跌撞撞,出丑,用尽力气也抬不起连杆。当时为了让俄罗斯空手道选手看到中国的传统功夫,也为了推广比赛,比赛运营方组织俄罗斯拳手与这家著名的陈太吉传拳馆进行交流。这一消息经本报刊登后,当天就有不少武术爱好者从全国各地赶来。俄罗斯空手道教练和拳手对著名的陈太吉传展示的抖大棒技术佩服不已,虚心求教。比赛操盘手顺势而为,决定让太极传高手用他抖大棒的技巧作为中国功夫-俄罗斯极限空手道锦标赛的表演,但比赛主办方负责散打的一名官员坚决不同意,理由是抖大棒只是传统武术的单项技能,主要用于训练,并不能显示实际战斗能力有多强。但如果被安排在擂台上表演,很可能会误导观众,认为他比散打运动员强,所以会抢风头。其实这些传统武术的练习者和专业散打运动员在实战技巧上是不一样的。

最后取消了摇大杆子的表演,不过赛前的一个小插曲还是有意义的。当时大名鼎鼎的陈太吉传也去球场找感觉。当他和裁判张红军聊天时,他也是一名传统武术运动员,他把大棒放在了地上。当时,中国最著名的散打代表、超级散打王刘海龙正在健身房和其他参赛选手一起做热身训练。他走过去捡起了那根大棒。他刚想摇一摇,却发现大棒极重,他根本控制不住。木棍掉到了地上。刘海龙的脸色变了,他用力踢了一脚。刘海龙扛不动这根大杆子,可能是因为他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也不掌握方法。然而,这一经历可能导致刘海龙抵制这些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随后,在广州某中外搏击比赛的赛前推广活动中,刘海龙等人被安排参观顺德李小龙纪念馆。看到咏春拳训练用的木桩,刘海龙突然一脚把它踢飞了,让大家都有点摸不着头脑。

武术实战水平的显著提高,得益于发生在10年前的中国武术散打市场化实验。主要得益于国家武术中心从1999开始进行的武术散打市场化实验,规则逐步放开,向世界范围的搏击比赛规则靠拢。此外,后来更多的由商业利益驱动的国际商业搏击比赛,带来了中国目前的搏击繁荣,但商业领域的搏击水平在世界上是先进的。

很多人认为中国武术落后于实战,是因为建国后禁止格斗。竞技武术只是作为表演的常规比赛。直到1979才开始测试武术对抗性项目,当时称为散手。经过几年的实验,才正式列入计划的锦标赛,开发时间太短。这种说法其实并没有注意到中国武术历史上长期存在的轻搏击、重锻炼的现象。虽然中国传统武术一直被认为是套路和格斗的结合,但是从中国传统武术的实际情况来看,那些注重表演,以花拳绣腿出现的拳法,甚至那些强调只注重实战而不注重套路甚至不注重套路的拳法,都不是很有说服力。换句话说,没有人能令人信服地说明战斗能力到底有多强。当然,这种比较是以专业水平而不是业余水平的高低来衡量的。原因并不太复杂,主要是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一直是重文抑武。长期以来,中国的统治者一直在防范武侠游侠,甚至古代战争中冷兵器的使用也主要依靠战争而不是个人的战斗能力,所以武侠的实战缺乏真实需求。另外,从长远来看,实战能力的练习首先要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没有制度性搏击比赛的检验,中国武术的实战能力很难提高。

挑战圈的缺失不利于实战,却给了门派和拳坛生存的空间。现实情况是,我国传统武术主要是向表演或锻炼方向发展。挑战擂台的缺失导致拳击学校的兴盛,武术走向江湖表演,开设博物馆教授学员,与戏曲、舞蹈等各种项目相结合。人们很难想象,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武林高手,其实并没有很高的战斗能力,甚至一辈子都没有真正和别人打过架。有些人甚至从未尝试过低强度、低速度、有限条件的友谊。以广东为例,远至黄飞鸿,近至当代陈长眠。据广东武术史编纂专家之一、广东武术原官方领导人董德强介绍,他曾与编纂组查阅地方志,并进行实地调查。广东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功夫大师都是虚构的人物,真人真事,事迹多为虚构,实际格斗水平被严重夸大。方世玉没有这个人,但他只是一个小说人物。虽然黄飞鸿有一个真实的人,但他的武功平平,主要是行医,他一生中从未打过仗。

中国文化的早熟也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武术上。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武术重文化轻实战的态度,给中国传统武术留下了巨大的成长空间。所以,挑战环的缺失固然抑制了中国实战水平的提高,但也给武术流派和拳种留下了宝贵的生存空间,而这正是中国武术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作为一个以观众和票房为中心的现代商业拳种,它的* * *永远大于它的个性,而中国武术的诸多流派则呈现出文化多样性。因此,在当今中国武术的发展中,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武术和现代商业拳击既有联系又完全独立,传统武术的价值和竞争力体现在文化上而不是实际战斗力上,这一点已经体现在很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