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什么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也称为激励—保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的。该理论将影响员工绩效的因素分为两类: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满意因素是指那些能够激励员工并使其感到满足的因素,而不满意因素则是指那些容易引起员工不满和消极行为的因素,后者也被称为保健因素。保健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公司的政策与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和工作条件等。它们是工作以外的因素,如果得到满足,可以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维持原有的工作效率,但不会激励员工表现出更积极的行为。激励因素: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相关的因素,如成就、赞赏、工作本身的意义及挑战性、责任感、晋升和发展等。如果这些因素得到满足,可以极大地激励员工,如果得不到满足,也不会像保健因素那样导致员工产生不满情绪。双因素理论的价值在于区分哪些因素具有激励效应,帮助管理者更有效地激励员工。同时,该理论提醒管理者不要将激励因素转变为保健因素,因为那样可能会失去激励效果并引起不满。此外,赫茨伯格认为,为了提高生产率,应该采用工作丰富化的管理方法来减少员工的不满情绪和降低旷工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