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需要文化才能理解的笑话?
经常能在评论里看到,亭外,古道旁,芳草飘香。后来,我突然意识到这意味着不在连笔。
据研究,汉字的排列顺序并不相同。比如当你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你发现这里的字都乱了。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这个测试很有想法。似乎我们的大脑有超强纠错和强化错误的功能。我只是觉得这段话很有意思。)
想到上面那段,让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些评论。例如
谁要是能打出“勇敢”二字,我就把他当爹。
然后好多回复打了这两个字,但是你再看的时候,人家已经转变观念了,你需要小心了。
1
20世纪80年代的一年,一群所谓的文化名人在胡侃的一个酒桌上,来自北京的文化人聚集在一起。酒柱尽,众人猜谜语取乐。
其间,一位姓黄的大人物出题,以当时著名歌手“张爷”之名,做了一个清末著名的历史人物。这群有学问的学者,苦思冥想,迷惑不解,不得不乞求原谅的答案。黄师父笑着坠入爱河,轻轻张开嘴唇,说了一个名字。大家犹豫了很久,然后鼓掌大笑。
这个笑话涉及到文字学的知识,可以说是一个黄色笑话。文化人才真是流氓。朋友,你猜到了吗?呵呵。
2
在晚清吴的《新小说》第22期里,他写道,他去拜访他的朋友吴,见到了这位当会计的朋友。书桌上放着一本零用账本,封面上的题字是“会计刚好够用”。他笑了很久,觉得太引人注目了。
如果我们看了,当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因为这些书就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冷笑话。“算账刚够”出自《孟子·万章》,原意是孔子感叹“算账一定要准!”用这句话,吴巧妙地把“卒”解释为“卒”,“会计”是现代职业。他嘲笑自己的贫穷和不断典当的需要。
如果没有相当的古典知识储备,不知道“会计就是正义”的含义,就不可能理解吴的幽默,更谈不上开怀大笑。
三
袁枚讲了一个清朝知识点的笑话。说到私塾,老师正在给徒弟上课,讲轮回。
为了调节气氛,老师问:“你下辈子想投胎成什么?”一个学生回答说:“我愿意当婊子。”齐先生问:“你为什么要做‘婊子’?”学生答:“因为‘钱近,婊子得;在困难面前,母狗是自由的。"老师听了这话,生气地说:"曲丽没有婊子!"学生们急中生智,做了一副对联:"春秋三传中有一只公羊。"
出版社,这个笑话都是经典古籍里的。《礼记·曲礼》中有一句话:“富则不得;有难,可以避之。”《春秋》有三部传记:《公羊传》、《谷亮传》、《左传》。
四
唐朝诗人高忠武记录了叶莉和刘长卿之间一个著名的颜色笑话。
据说当年李美美和一群文人骚客在武城县开元寺饮酒作乐,诗人刘长卿也在场。刘公素有个“阴重症”,就是疝气。发病时阴囊会胀痛,需要用一块布托住阴囊缓解疼痛。两人见面时,有一段很搞笑的对话:“叶莉说:山里一天比一天好。常青对他说:“所有的鸟儿都为它们的支持而高兴。笑,解说员两全其美。"
你不明白,是吗?因为这个低俗的笑话也是引用。叶莉说“山上气氛一天比一天好”,是疝气的谐音,就是拿刘长卿开玩笑活跃气氛。而刘师傅却是真的心满满,被女同调侃。他一点也不恼火,只是平静地回答说:“所有的鸟儿都是快乐的,都是受委托的。”这只“鸟”当然不是天上的鸟,而是公刘裤裆里的什么东西。总的来说,公刘的诗是:幸运的是,我们的鸟找到了它的巢。
至于为什么“说者两全其美”?因为两者都出自陶渊明的诗词。看来真的要多学习了,不然被这些人精神上吊死也感觉不到痛苦,被骂也浑然不觉,还会跟着傻笑聊天。
五
《金瓶梅》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本书,但知音却很少。
这本书的作者兰陵小肖生同志把走私货藏在里面,闹了不少笑话。可惜没多少人看,浪费了一点才华。比如,挑出一段肉诗段子,看看这才子,啧啧:
一个东西从来没有六英寸长,有时它是软的,有时它是硬的。
柔如醉倒物,硬如风僧上下。
出门入阴是本事,肚脐下作故乡。
生了第二个儿子,以前和美女打过几次架。
暖的紧,香的干,赛的连,软的软的最可怜。
开心的话会吐舌头笑一笑。困了就坚持陪你睡。
内裤裆县是家族企业,薄草边是家乡。
万一风流轻帅子,就谈不上打架了。
2018,7,17,中午
对于现在的球员来说,这真的很不寻常。大师真的在人民之中。不学习的话,真的跟不上段落节奏,比如下面这些段子。
1.大三暑假,我送舍友去坐高铁。上火车前,我说:“我去买几个句子。就站在这里不要走。”室友愣了一下,说:“你他妈的从来不忘占我便宜。”
PS:还记得初中语文课本上朱自清的《背影》吗?这是父亲在车站为儿子送行时说的话。
2.年轻人问禅师:“师父,我很爱我的女朋友。她也有很多优点,但总有那么几个缺点是我非常讨厌的。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变她?”禅师笑着回答道:“方法很简单,但如果你想让我教你,你需要下山给我找一张只有正面的纸。”年轻人略一思索,掏出一枚莫比乌斯环。然后茫然地问:“师傅,然后呢?”禅师,卒。
PS:莫比乌斯环是一种拓扑结构,只有一个面和一个边界。它是由德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莫比乌斯和约翰·克里斯廷在1858年独立发现的。莫比乌斯环只有一张脸。
听说有一天化学老师在逛街遇到一个恐怖分子,然后和他英勇搏斗,一刀把恐怖分子砍成了恐怖分子的原子。
听说有一天数学老师在逛街遇到一个恐怖分子,然后和他英勇搏斗,把恐怖分子砍成了恐怖的分母。
听说有一天化学老师在逛街遇到一个恐怖分子,然后和他英勇搏斗,一刀把恐怖分子砍成了恐怖组织。
4.《莲花灯》里,白木香敲打着树,喊着“我怎么打败叔叔?”弹幕弹出:“你争取第一个月理发。”
PS:“剪头的第一个月思念旧,谐音是剪头的第一个月。”,怎么打你叔叔,现在心理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