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赋能,双向优化,荣耀+高通的“融合”创新

文怡观察苏仪。

这是荣耀、高通和中国智能手机行业一个重要的标志性“节点”。这一期赵明透露了几个重要信息:

1)双方的合作不是简单的购买和硬件加载,而是“荣耀将很多原本在麒麟芯片上的独特功能和设计移植到高通芯片上”,这是一种“相互赋能、双向优化”的模式,也就是赵明强调的“同样的芯片,更好的性能和体验”;

2)6月即将发布的荣耀50系列将“推出高通骁龙778G 5G移动平台”,这将是双方“双向优化”新合作模式的首次验证。赵明透露,大会将“揭示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3)定义为“全能科技旗舰”的荣耀系列新品Magic3,将与高通最先进的旗舰芯片合作。通过手机厂商和芯片公司合作带来的融合创新效应,荣耀正在冲刺回到舞台中央,这可能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和判断。

在与One Watch的对话中,赵明用“超级基数与超级优化双向加法,荣耀与高通激发芯片潜能”诠释了荣耀与高通全新的合作模式。

综上所述,在与高通的深度合作中,荣耀将通过三个层面“反哺”高通:

对消费者需求和偏好的长期洞察力和准确理解。大多数芯片公司缺乏直接与消费者的广泛接触,消费者只能说出实际需求,而很难直接告诉芯片公司如何改进技术方向和解决方案。荣耀可以通过大量用户的长期接触,与芯片公司进行及时高效的沟通,通过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快速实施需求解构和联合创新。

理顺芯片开发-优化-产品落地的流程,充分释放芯片性能。赵明透露,在荣耀供应链快速恢复的过程中,荣耀工程师发现很多SoC芯片平台解决方案原来定义的能力和指标没有完全释放出来。在提出了针对性的需求和建议后,芯片合作伙伴的R&D工程师非常兴奋,因为与荣耀工程师的讨论不仅仅是“如何加载和落地”,更是* * *与调试和* * *一起推动平台成熟的过程。这也是合作伙伴愿意从定义阶段就向荣耀展示芯片能力,欢迎荣耀参与优化,将重要芯片平台交给荣耀“首发”的重要原因。

以6月发布的骁龙778G移动平台为例,荣耀投入了大量的工程师,仅用了5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与高通工程师的调试调优过程,“甚至包括芯片协议底层”。应该说是“双方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行业记录。”赵明强调:“这相当于荣耀利用自己的平台能力,把SoC芯片方案拉得稳定可靠,性能更好”。

荣耀把麒麟芯片很多独特的功能和设计移植到了高通芯片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将以前麒麟芯片专用的GPU Turbo移植到高通芯片上,形成“GPU Turbo”解决方案,实现了CPU和GPU的最优动态资源调度,可以明显提升用户在游戏等重度应用场景下的持续上手体验。

荣耀产品线总裁方菲曾透露过一个关于荣耀给芯片企业带来的“红利”效应的具体数据:“虽然是同样的芯片,但荣耀可以比其他厂商高出10%到15%”。

那么,荣耀是如何大大激发“芯片潜力”的呢?结合赵明和方菲最近的两次公开采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下三点:

第一,芯片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优化实力。目前,荣耀的8000名员工中有4000多名是R&D人员。影像、芯片、软件R&D、架构设计四大R&D基地的人员已经整体进入荣耀。方菲表示,负责目前荣耀50系列和Magic3系列的R&D团队来自原华为终端第一任R&D团队的主体。他们对芯片的理解和积累深厚,优化能力明显领先业界。

第二,思维方式、理念、模式显著不同。基于芯片能力积累的不同,手机企业在产品打造过程中的“预”R&D选择会有明显差异。赵明表示,荣耀在考虑产品规划和方向演进时,会习惯性地从芯片底层逻辑去规划面向未来趋势的产品竞争力,考虑如何从根本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果发现一个芯片方案无法支撑荣耀的产品战略,我们会和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厂商合作,进入芯片规划最细致的部分。这是芯片公司以前很少遇到的全新的合作模式。

第三,软件集成的深度优化和底层创新驱动。移动处理器是手机的核心部件之一,而智能手机综合体验的背后是手机企业综合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聚合体现,其核心是软硬件的集成创新能力。方菲表示:目前荣耀拥有一大批核心专家,他们对芯片、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非常熟悉。他们中的许多人参与了华为芯片项目的孵化,在长期的产品定义和旗舰打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方菲强调:荣耀希望联合芯片公司,打造真正引领消费者的创新体验,把握用户的核心需求和技术趋势,而不是退而求其次,采用炫技但体验差的技术。所以荣耀会非常注重通过底层技术的深厚积累来驱动产品的严谨创新,以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和对产品最底层的创新理解来绘制芯片厂商的规划和节奏。这条路注定是艰辛和孤独的,但一定会坚持下去,因为这也是走向辉煌和成功的关键之一。

据一观察,中国手机品牌在底层和系统层面的芯片核心技术能力存在巨大差异。你是否掌握了这个核心,技术理念和思维是否被市场成功验证,就会有“差距”的落差。所谓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致知道”和“真正上手”完全是两码事。作为手机行业的“超级基地”,高通旗舰芯片从芯片定义到产品落地,都能实现100%的性能和指标发布,为用户打造“意想不到的惊喜体验”。可以说,荣耀这个擅长“激发芯片潜能”的品牌,意义非常重大。

赵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芯片行业的采购周期大概是4-6个月。2020年10月,荣耀从117独立后,高通是第一家快速完成荣耀供应链体系认证并签订供货协议的芯片厂商,“最快时间恢复了对荣耀的供货”。在荣耀强大的R&D和高通全力以赴的战略合作支持下,“荣耀的整个芯片供应在今年6月以后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改变。”

同时,赵明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荣耀出货量的快速上升,很多之前高估自己或者误判市场的朋友被迫释放了大量筹码。“他们不把那么多商品放入库存吗?”在这个市场20多年,没有饿死,只有死亡。“现在市场再次验证了这个判断:工信部下属的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4月国内上市机型同比增长15.8%,但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4.1%。去年虽受疫情影响,但仍明显低于此前行业增长预期。行业数据显示,5月前三周,国内手机行业下行趋势依然非常明显。其中,两个手机品牌的库存已经超过10万台,库存比例最好的是2000元以下的入门级旗舰产品和5000元以上的高端旗舰产品。

销量没有达到行业增长预期的核心原因是产品未能真正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这也是供应链、渠道、用户都在期待荣耀加速回到“舞台中央”的重要原因。早在5438年6月+2020年2月,骁龙科技峰会上,高通总裁安萌就首次向媒体明确表示“期待与荣耀的合作”。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朴也在2021高通技术与合作峰会上强调“高通与荣耀是老相识”。对于荣耀50系列首次推出高通骁龙778G芯片的进度,孟朴评价“双方技术人员配合非常好,产品开发顺利”。

赵明还向One Watch透露了三个重要信息:第一,荣耀未来的产品线规划已经明确。作为全能科技旗舰的Magic系列,作为美学设计标杆的荣耀数码系列,以及X系列和入门级play系列将构成荣耀的核心产品体系。随着荣耀“全渠道能力+全渠道品牌”的不断巩固,Play系列将逐渐成为“辉煌的线上互联网品牌”。至于荣耀之前的V系列,赵明表示“还在内部讨论和推演中”,现阶段还没有最终确定。

第二个信息是荣耀在系统、软件应用、全场景生态的开放策略。荣耀MagicUI 5.0将与荣耀Magic3同步发布,这也是荣耀系统能力自主开发演进的重要开端。它将基于Android内核开发,在海外市场支持GMS服务,在国内市场选择开放策略,比如鸿蒙系统系统的开源情况。对于荣耀的老用户,荣耀和华为将联合提供相应的升级维护服务。荣耀也会打造自己的云能力和账号体系,同样坚持开放策略。华为终端部分特色服务用户也已开始下载使用,保证了荣耀用户数据、服务、体验的一致衔接。在物联网层面,荣耀将尝试兼容包括华为HiLink在内的各种平台的开放协议,这意味着荣耀全场景终端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工业互联。

第三个信息是荣耀渠道能力的快速增长。荣耀独立后,全国30多家优质渠道商成为荣耀新股东。他们与荣耀深度绑定,利益息息相关,极大提升了荣耀的线下渠道能力。赵明告诉One Watch,荣耀独立官方公布后,几乎所有的国内TOP1000零售商都主动找荣耀,但荣耀现在的标准比以前严格很多。一是必须支撑荣耀相关高端市场的冲击,二是必须给用户更好的购买和服务体验。对外,最引人注目的是今年五一期间的“荣耀千店开业”,在选址布局、全场景能力和服务支持,以及品牌方面都有了显著升级。在线上市场,赵明表示,荣耀在线一直是优势,长期保持国内互联网手机第一。即使在2020年,线上份额仍将达到25.9%。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快速、切实地恢复核心能力。虽然目前产品还比较少,但是现在已经恢复了一大半,对未来肯定是充满信心的。

作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的CEO,赵明在高通的重要技术与合作峰会上首次亮相,这对双方和手机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节点。

随着供应链的全面恢复,高通芯片的推出和供货的保障,以及荣耀自身产品线体系梳理的完成,荣耀真正进入了“全方位冲刺”的状态,以自己最擅长的运行模式:技术和产品创新,实现了供应链、渠道、服务、品牌等完整能力的高效联动。

《一个观察》认为,从荣耀目前的“神奇超越”、更加开放的供应链、体系、云服务和物联网布局、更强的全渠道支持能力来看,显示出了非常明确的华为原有终端市场和用户的“承接”策略。事实上,这也是当今中国市场所有品牌的愿望。但荣耀表现出了更强的创新意愿,更快的节奏,对原有能力更好的“重用”和“升级”。这也让荣耀在“全方位冲刺”重回舞台中央的道路上有了更强的潜在加速度,更容易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从而更好地完成“事业”的目标。

但对于荣耀来说,这只是阶段性目标的最佳选择,荣耀的长期目标是“全球标志性科技品牌”。供应链的全面恢复,尤其是芯片和系统能力的全面开放,品牌独立性的全面释放,让荣耀的全球市场布局没有了任何约束。在中国市场,赵明透露了一个数据:今年4月是荣耀“最黑暗的时刻”,市场份额一度跌至3%。但随着新产品的陆续发布,在今年5月的第二周迅速恢复至8%。虽然与过去的“国内份额第二”仍有差距,但随着荣耀50系列、Magic3等更重要新品的发布,“荣耀重回舞台中央的增速将远超预期”。

关于媒体提问“荣耀目标是中国手机市场第一吗?”赵明笑着问:“除此之外,荣耀还应该有什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