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筒带来的澎湃火力,出自优秀设计师之子
弹筒带来的澎湃火力,出自优秀设计师之子
自冲锋枪诞生以来,满足了许多作战条件下对于高射速、高爆发力的要求。但高射速的冲锋枪仍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弹容量太小了,常规的30发弹匣,对于使用冲锋枪作战的士兵,全部打出去也就几秒的事,爆发性够了,但是火力持续性却没了。
为了解决冲锋枪火力持续性不足的问题,俄罗斯两位枪械设计师在上世纪90年代,开创性地研发出了采用弹筒供弹的冲锋枪,并将其命名为“野牛”,即PP19“野牛”冲锋枪。
该枪的两位主要设计师都是名家之后,一位是发明了AK47的卡拉什尼科夫的儿子,另外一位是发明了SVD的德拉贡诺夫的儿子。正所谓:“子承父业”,两位枪械设计大师的儿子也继承了其枪械设计的工作,并且在跟随父辈学习枪械设计的时候,积累了不少的设计经验,更重要的是,抄自己“爹”的设计,不需要承担专利责任。
在设计PP19“野牛”冲锋枪时,小卡拉什尼科夫使用了和其父亲在设计AK74时使用的一模一样的枪机结构,甚至其零件都与AK74相差无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换零件。只不过并没有使用传统的AK的导气式原理,而是采用了冲锋枪广泛使用的自由枪机原理。
在尺寸和重量上尽可能地缩小,其空枪总重仅在2.7KG左右,并且长度仅有69厘米,还配备了钢制折叠枪托,缩短后甚至不超过50厘米,相当于一个成年人手臂一半的长度。
PP19“野牛”冲锋枪的特色就在于其采用的64发“弹筒”,该弹筒采用螺旋式供弹结构,其内部子弹像螺旋楼梯一样进行供弹,在使用前需要将内部的弹簧拧紧,才可以进行持续而稳定的供弹。
同时为了准确率和稳定度,PP19的射速又进行了降低,其平均射速仅在700发每分钟,这就意味着PP19“野牛”可以持续射击10秒左右,但射速降低对于冲锋枪来说,不一定意味着好事,过快或者过慢来说都不好,PP19属于冲锋枪中射速最慢的之一。
在PP19“野牛”之前,也有过弹筒式冲锋枪的尝试,但是并不成功。其代表之一便是美国的“卡利科”冲锋枪,弹筒供弹结构位于枪身上方,造成了其重心偏后,并且瞄准基线极高,对于射手来说十分不友好,不利于持枪瞄准。
并且该型冲锋枪主推的是单手版本,导致推出后并未有军队或执法部门采购,只有一些民间枪械爱好者购买。相比之下,PP19“野牛”就显得相对成功一些,因为其推出后被俄罗斯联邦内务部采购过一些,同时越南也作为其唯一一个海外用户国,购买了其生产许可,但PP19的军队购买量却不大,这要从他的缺点说起。
PP19“野牛”的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其成也弹筒,败也弹筒。因为弹筒式供弹结构,其火力持续性要比普通冲锋枪高许多倍,但是却影响了其进一步加装各种配件,仅仅在枪身左侧能够加装光学瞄准镜等,但却无法安装采用“皮轨”的战术配件,和欧洲的各大特种部队手中的“魔改”MP5相比,其战术上的选择就显得相对单一。
并且“弹筒”结构并不可靠,在实际使用中,如果弹筒中存在泥沙,就极易造成卡弹现象,还无法现场排障,对于常年在野外进行作战的常规地面部队,这种情况是难以容忍的。
并且其弹筒结构太过“精致”,上弹前需要将其拆开,并且通过专用的供弹具进行供弹,而士兵作战前,一般都会下发散装子弹,对于装填来说就造成了较大困难,并且根本没有条件让士兵在作战中给弹筒装弹。
因此PP19“野牛”的最终采购量并不大,但是某种意义上,它是弹筒式冲锋枪最成功的一款产品。但大家后来都偏向超小口径子弹,搭配大容量弹匣的设计,如P90的50发弹匣或MP7冲锋枪的40发弹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