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与黄飞鸿高度相似的精神内核。

最近几天终于看了叶问4。看到这样的结果,恐怕甄子丹再也拍不下去了,大概也就结束了。很难再打开新局面了。

叶问跨度大,日本人,英国人,美国人,当然还有心胸狭隘的中国人都被打了。这和黄飞鸿(尤其是徐克版的李连杰《黄飞鸿》)一样,把人打成衣服,不停地打,就是为了突出“仁”的思想,顺便增加一些道理。两者有着高度相似的精神内涵。

沙河帮、颜振东、九宫真人、赵天恶霸、美国强盗等黄飞鸿的几个反派,坏的时候都是痒痒的,而黄飞鸿却是以武力抗争,凸显了“仁者无敌”的精神。

《叶问》里,中国的几个反派,还有几个狂妄高喊“优秀民族”的民粹,也让叶问教训了一顿,很少造成人命,就像黄飞鸿的“仁”,顺便证明了我们民族的优秀。

同时,叶问和黄飞鸿一样,胸怀大志,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不能固步自封,要出去看看,不能一直在自己的圈子里打转。

黄飞鸿有一个精神导师,十三姨,正在引导他一步步思考和接受新事物,比如“消防车”、“拍照”、“吃西餐”。他不骄不躁,勇于接受新事物。等到《狮子王争霸》的最后一段,可以说是催人奋进,形象特别闪耀,发人深省。

然后到了叶问,他没有黄飞鸿一样的13个阿姨当导师。也许就是那个时候,他在思考,在面对问题。黄莉可·洪飞,面对满目疮痍的山河,他也像黄飞鸿一样加入了救国救民的道路。

和西域雄狮一样,叶问4发生在美国。被视为低等民族,中国人处处受气,有一群中国人总是在自己的窝里打拼。两个人都做了自己的发言。不用说,演讲基本没用,只有我们用自己的力量证明了自己,才发现同胞和“洋鬼子”是互相尊重的。

我们的民族多灾多难,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风浪,我们始终相信“自强不息”、“去旧迎新”的精神支柱从未断过,也必将传承于时代。

另一方面,好莱坞的英雄片可能是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思维方式不同。美国电影倾向于彻底毁灭或消灭英雄来衬托英雄的伟大,因为海洋文明是冒险的,不给反派以可乘之机,否则就会被吞噬。

#视频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