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的文言文

1. 谪仙人李白 翻译

李白,字太白。……他的祖先于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龙(705—707)初年,他的父辈从西域逃回来,客居于巴西(在今四川江油)。

李白诞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星,于是取其字为太白。十岁时就通读诗书。等到长大成人,隐居在岷山。当时所在州郡以有道科举荐他,他没有应举。苏颋(tǐng)为益州(今四川成都)长史时,见到李白,感到惊异,说:“这个青年天生俊才,聪慧出众,如果再稍微增加点学问,可以同汉代的司马相如相比。”然而李白喜欢纵横家的学说,喜欢击剑,想当个游侠之士,轻视财物,乐善好施。后来,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东济宁),和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于徂来山,成日酣饮沉醉,当时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去拜见贺知章,贺知章见到他的诗文,感叹地说:“你就是个天上贬下人间来的仙人啊。”并报告给玄宗。玄宗在金銮殿召见李白,李白和玄宗谈论当代的大事,献上一篇赋颂。玄宗皇帝赐李白吃饭,并亲自为他调羹,下诏命他为翰林供奉,这时李白还和酒徒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子亭,忽然心中有所触动,想要得到李白写的歌词,召李白入宫,然而李白已经喝醉了。……酒醉稍醒,拿笔给他,他下笔成文,词章婉转华丽,精炼恰切,没有留下尚未写尽的意思。玄宗皇帝喜爱他的才华,多次召见宴请。李白曾经陪侍玄宗皇帝,醉了,让高力士脱鞋。高力士平常就十分显贵,以这件事为耻,于是摘录李白的诗句以激怒杨贵妃。玄宗皇帝想让李白当官,杨贵妃阻止了。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宠信的人所容纳,就更加桀骜不群,不约束自己的言行。……李白恳求引退山中,玄宗皇帝赐给他金帛,让他回去。李白漂泊四方,曾经乘船和崔宗之从采石矶至金陵(今江苏南京),身穿宫中的锦袍坐在船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起兵造反,……李白辗转于宿松(今属安徽)和匡庐(今江西庐山)之间。永王李璘征召他做幕府僚佐,等到李璘起兵造反,李白就逃回彭泽(今属江西);李璘失败,李白论罪当斩。其初,李白游并州(今山西太原)曾见过郭子仪,认为郭子仪很不一般。郭子仪曾经犯法,李白替他免除处罚。这时郭子仪请求解除自己的官职来赎回李白的罪行,朝廷下诏,把他长期流放到夜郎。恰逢大赦,又回浔阳(今江西九江),因犯法下到狱中。当时宋若思率领吴地之兵三千人赴河南(今河南洛阳),取道浔阳,释放了李白并聘请他为参谋,没过多久,李白辞职。李阳冰做当涂(令属安徽)县令,李白投奔他。代宗即帝位后,用左拾遗之职召请李白,而李白已经去世了,终年六十余岁。

2. 求一篇文章,描写神仙,仙道逍遥的文章,要求文言文

抚仙游记

抚仙者,嵌于彩云之南,碧玉清溪之境也。其秀,其丽,其清,其湛,其梦,其幻,引以仙人慕名而致,故得名抚仙也。

余闲行于抚仙,得以视概之盛状。泛舟云于葫湖之中,无以尽言语绘之清静。登临山岚远目极眺,方觉其浩渺烟波之势。游于滇南秀之甲岛,亦称之蓬莱亦无可乎。

如春四季,环之以 *** 林浪,有莺啼鹊喜,隐现于层翠之间。朝暮霞起,笼之以彩云虹幻,有银鱼抗浪,遨游于乾坤之境。

青风抚岸,窈舟荡漾,甲岛之上,可观青鱼群阵,其之势,有如水师行战之危。虽无雷霆霹雳之况,却可与万马千军***披敌。海门临涛,舟舫轻摇,楼阁文轩,倚于仙岛之中。自古文人骚客,多游于此,观其画卷,品其繁盛,临湖吟诗,望楼摹文。每至雨霁初晴,烟弥虹越,以此形之蓬莱又有何过也?

古有云:东来仙人,西至仙子,驾鹤鹭之滇行,忽现碧波镜湖,繁簇岛旖。甚悦,停鹤鹭游于抚仙之上焉。其之清,清如瑶台盛宴之甘醴。其之湛,湛于九霄重天之碧空。伴青羽之鹤同齐飞,以览其佳景,携欧丝之鹭***与游,以略其妙盛。调松琴,品香茗,醉抚仙之仙乐于楼阁之中。观宇宙,修仙道,吸天地之精华于孤岛之上。

或仙曰:盖蓬莱之同道孰够视此仙境乎?瑶池之诸家或可略此胜景乎?

余游尽以畅朗,九州之内有胜于此者焉?与以竭尽心之力,耗损囊中财,游虚名浪景,不如置身与澄湖之上,何乐而不为?若自足以幸,与仙之人也同游***乐,此不美乎妙哉?

3. 关于蓬莱仙境的优美古文

蓬莱仙境:

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境,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蓬莱仙境的故事:

渤海的东部有一个非常大的深渊,人们将那里叫作归墟,各地江河湖海的水都往归墟流去,但无论流入多少总是保持在一个水平,说明归墟有多大有多深。有五座仙山坐落在归墟,名字分别叫作:岱舆、员峤、方壶、瀛渊、蓬莱。传说这五座仙山都是神仙住的地方,他们每天在这几座山里快乐逍遥的飞来飞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虽然如此,但仙人们因为这几座山是在大海里漂浮着,随波逐流所以很不满意,于是他们请求玉帝想个办法解决一下。玉帝也觉得万一哪天神山漂走了那神仙们就没地方住了,于是他请北海海神禺强来解决这个问题。禺强调来十五只巨鳌,让它们各司其职这才把神山固定住。后来有一个大人国的人路过这里的时侯发现有鳌,于是钓走了六只巨鳌,这样一来岱舆、员峤这两座神山往北极漂流而去,最终在大海里沉没了。住在这两座神山的神仙们忙着赶紧搬家。“蓬莱仙境”这个成语就出自于这五座神山其中的一座。

4. 各路神仙,谁能给我找两篇短的古文呀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叶公好龙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自 相 矛 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翻译

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叶公好龙

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 盖的上面都绣着龙。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 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郑人买履

郑国有个人想去买双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於在座位上。他匆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带那尺码。他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码来了。」又转回家去取。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散,他终於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麽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自相矛盾

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5. 文言文神仙酒译文

李八百,四川人,不知道他的本名是什么。

由于好几代人都见过他,当时的人推算他已经活了八百岁,所以叫他李八百。 此人时而隐居于山林之中,时而又出现在市井之中。

他听说陕南汉中有个叫唐公昉的人有志于修道,但苦于没有高明的老师点化他,就想把修行之术教授给他。李八百打算先试探一下唐公昉,就假装是外地人,到唐公昉家受雇当仆人,公昉当然没有看出来。

李八百对唐公昉总是能领会其用意,比别的仆人服侍得更加体贴周到,唐公昉因此特别喜欢他,对待他和别的仆人也不同。李八百有一次装病,看上去快要不久于人世,唐公昉非常忧虑,对他的担心之情溢于言表。

为他请医生看病买药,花费了几十万钱也不心疼。 李八百又让自己生了恶疮,全身都是,又化脓又流血,散发着恶臭,令人无法接近。

唐公昉哭着说:“你到我家来当仆人,这些年辛苦劳作,现在又得了这样重的病,我想尽办法给你治病,花多少钱我都舍得。 可你的病总也不好,这可怎么办呢?”李八百说:“要有人用舌头舔我的疮,病才能好。”

唐公昉就派三个丫鬟给李八百舔舐恶疮。 李八百又说:“丫鬟舔舐还是不行,如果你给我舔,我的疮即刻就能好了。”

公昉就用嘴给他舔疮。但李八百又说,唐公昉舔还是没用,要让他的夫人舔,公昉就让自己的妻子给八百舔疮。

李八百又说:“我的疮要想完全治好,必须用三十斛酒洗澡才可以。” 于是唐公昉就买了酒装在一个大桶里,李八百起床进入酒桶中洗澡,全身的疮果然立刻好了,皮肤白若凝脂,一点疤痕都看不见了。

这时李八百才告诉公昉说:“我是神仙,听说你有志于修炼神仙方术,所以才故意试探你,看来你确实诚心可教,现在我要传授给你成仙的秘诀。” 说完,就让唐公昉夫妻以及三个舔过疮的丫鬟都用他洗过澡的酒来沐浴,他们立刻都变得十分年轻,而且很漂亮。

然后李八百又传授给公昉一本炼丹的经书。唐公昉就进入云台山中炼制丹药,服用之后就成仙升天了。

原文: 李八百,蜀人也,莫知其名。历世见之,时人计其年八百岁,因以为号。

或隐山林,或出市廛。知汉中唐公昉有志,不遇明师,欲教授之。

乃先往试之,为作客佣赁者,公昉不知也。 八百驱使用意,异于他客,公昉爱异之。

八百乃伪病困,当欲死,公昉即为迎医合药,费数十万钱,不以为损,忧念之意,形于颜色。 八百又转作恶疮,周遍身体,脓血臭恶,不可忍近。

公昉为之流涕曰:“卿为吾家使者,勤苦历年,常得笃疾,吾取医欲令卿愈,无所吝惜。而犹不愈,当如卿何?” 八百曰:“吾疮不愈,须人舐之当可。”

公昉乃使三婢,三婢为舐之。八百又曰:“婢舐不愈,若得君为舐之,即当愈耳。”

公昉即舐。复言无益,欲公昉妇舐之最佳。

又复令妇舐之。八百又告曰:“吾疮乃欲差,当得三十斛美酒,浴身当愈。”

公昉即为具酒,着大器中。八百即起,入酒中浴,疮即愈,体如凝脂,亦无余痕。

乃告公昉曰:“吾是仙人也,子有志,故此相试。子真可教也,今当授子度世之诀。”

乃使公昉夫妻,并舐疮三婢,以其浴酒自浴,即皆更少,颜色美悦。 以丹经一卷授公昉。

公昉入云台山中作药,药成,服之仙去。 此文出自北宋李昉所著的《太平广记》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是古代文言纪实小说的第一部总集。

为宋代人撰写的一部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纪实故事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

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

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 按主题分九十二大类,下面又分一百五十多小类,例如畜兽部下又分牛、马、骆驼、驴、犬、羊、豕等细目,查起来比较方便。

从内容上看,收得最多的是故事,实际上可以说是一部宋代之前的故事的总集。其中有不少书已经失传了,只能在本书里看到它的遗文。

许多唐代和唐代以前的故事,就靠《太平广记》而保存了下来。 唐代除了《法苑珠林》等所载的佛教界验证的一些纪实故事,道教也产生了不少优美动人的故事。

例如写方士上天入地寻找杨贵妃的《长恨歌传》就是一篇代表作。 唐代故事中的名篇如《柳毅传》、《无双传》、《虬髯客传》以及《杜子春》、《张老》、《裴航》等,也都和道教有关。

晚唐五代神仙家的思想更是弥漫一时,杜光庭就是一个神仙传记的大作家,《太平广记》里收了不少他的著作。 宋初的故事还保留着这种风气。

但是《太平广记》的分类标准并不统一,如讲精怪的《东阳夜怪录》、讲龙女的《灵应传》,都收在杂传记类,按类别在短时间内就不容易找到。 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宋初人把一部分唐代传奇称作“杂传记”,还没有用“传奇”这一名称。

后汉乾佑(948年-950年)年间,李昉登进士第,授职秘书郎。经宰相冯道引荐,与吕端一同任直弘文馆,后改任右拾遗、集贤修撰。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李昉随宰相李谷出征淮南,担任记室。李昉掌管军中章奏,周世宗柴荣览奏后,喜爱其文才,等到看了他写的《相国寺文英院集》,更加喜欢李昉的诗,称赞他说:“朕知道这个人已经很久了。”

李昉因病请求先回朝。

6. 崂山道士古文的翻译

原文 邑[1]有王生,行[2]七,故家[3]子。

少慕道[4],闻劳山多仙人,负笈[5]往游。登一顶,有观[6]宇,甚幽。

一道士坐蒲团[7]上,素发垂领,而神观爽迈[8],叩[9]而与语,理甚玄妙[10],请师之[11],道士曰:“恐娇惰不能作苦[12]。”答言“能之。”

其门人甚众[13],薄暮[14]毕集。王俱与稽[15]首,遂[16]留观中。

凌晨[17],道士呼王去,授以斧[18],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19]。

过月余,手足重茧[20],不堪[21]其苦,阴有归志[22]。一夕[23]归,见二人与师***酌[24]。

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25],黏壁间。

俄顷,月明辉[26]室,光鉴毫芒[27]。诸[28]门人环听奔走[29]。

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不同[30]。”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31]诸徒,且嘱尽醉。

王自思:七八人,壶酒何能遍给[32]?遂各觅盎盂[33],竞饮先釂[34],惟恐樽[35]尽;而往复挹注[36],竟不少减。心奇之[37]。

俄一客曰:“蒙[38]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39]。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40]掷月中。

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41]”,已而[42]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43]!”其声清越,烈如箫管。

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

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胜酒力矣。其饯我于月宫可乎[44]?”三人移席,渐入月中。

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45],如影之在镜中。移时[46],月渐暗;门人然烛[47]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

几上肴核尚存。壁上月,纸圆如镜而已。

道士问众:“饮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寝,勿误樵苏[48]。”

众诺[49]而退。王窃欣慕[50],归念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心不能待,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51],纵不能得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

弟子在家,未谙[52]此苦。”道士笑曰:“吾固谓[53]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

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道士问:“何术之求[54]?”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55]得此法足矣。”

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以诀[56],令自咒毕,呼曰:“入之。”

王面墙[57],不敢入。又曰:“试入之。”

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首骤入[58],勿逡巡[59]。”

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60];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

道士曰:“归宜洁持[61],否则不验。”遂助资斧[62],遣之归。

抵家,自诩[63]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

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64]。妻扶视之,额上坟起[65],如巨卵焉。

妻揶揄[66]之。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67]而已。

异史氏曰:“闻此事,未有不大笑者;而不知世之为王生者,正复不少。今有伧父,喜疢毒而畏药石,遂有舐痈吮痔者,进宣威逞暴之术,以迎其旨,诒之曰:‘执此术也以往,可以横行而无碍。

’初试未尝不少效,遂谓天下之大,举可以如是行矣,势不至触硬壁而颠蹶不止也。” 译文 县里有个王生,排行第七,是没落的贵族家庭子弟。

少年羡慕道法,听说崂山有许多仙人,就背着竹箱上路了。登上一座山顶,看见一座道观,非常清幽。

一个道士坐在蒲团上面,白发已经垂到了衣领,但是神情清爽高远,他搭讪后和他交谈,道士讲的理法很是深远妙致,于是请求拜他为师。道士说:“恐怕你娇嫩懒惰吃不了苦。”

他回答说:“我能的。”他门下的弟子有很多,快晚的时候都来了。

王生一一向他们行礼,于是就留在道观里面。侵晨,道士叫他过去,交给他斧头,让跟着大家一起砍柴。

王生恭敬的从命了。过了一个多月,手脚都长了厚厚的茧,他不能忍受这个苦楚,暗地里有想要回去的念头。

一天晚上回来,看见两个人跟师傅一起喝酒,天色已经晚了,还没有点上灯烛。师傅于是剪了一张圆镜子形状的纸,贴在墙壁上。

一会儿,纸做的月亮照耀墙壁,发出的光芒可以照见发丝。门下弟子都围在那里听后呼唤。

一位客人说:“这样好的晚上和欢乐,不可不同大家一起分享。”于是从桌上取了一壶酒,分别倒给这些弟子,并且嘱咐说要尽兴。

王生想道:七八个人,一壶酒怎么能全部都够?于是每人寻找器皿,争相倒酒喝,唯恐酒壶空了;但是多次倒酒,竟然一点都没减少。他心里感到奇异。

一会一位客人说:“承蒙你给了月光的照耀,但是这样喝酒很寂寞。何不呼唤嫦娥过来?”于是把筷子抛向墙壁上的月亮里面。

只见一个美人,从月光里面出来。开始还没满一尺,到了地上,就跟人一样了。

长着纤细的腰肢和秀美的脖颈,翩翩跳起“霓裳舞”来,完后又唱道:“仙人仙人,你回来吗,你为什么把我留在广寒宫里!”她的声音清丽飞越,激烈的像是洞箫发出。唱完,盘旋着起身,跳上几子上,大家惊讶的看着的时候,已经又变回筷子了。

三个人大笑起来。又一个客人说:“今天晚上很快乐,只是不能再喝了。

你可以在月宫里面为我们践行吗?”三个人搬着桌椅,慢慢进入月亮里面。大家看着这三个人,坐在月亮里面喝酒,胡子眉毛都能看见,就像影子在镜子里一样。

过了些时,月亮慢慢变暗;弟子点起蜡烛来,只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