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年要吃“宪鸡”?
春节就在眼前,禽流感再次来袭,仅在2009年的第一个月,北京、山西、山东和湖南就已经确诊四名感染者,其中三名死亡。大家又把矛头指向鸡了,一些人是畏鸡如畏虎。
过年了,鸡是不能不吃的,老祖宗把过年吃鸡的习惯一直沿袭下来,以至无鸡不成宴,无鸡不过年。
除夕要拜祭祖宗先人,三荤三素,鸡是首等。我们那地方有个说法:吃鸡汤,长一岁。这多是对孩子们说的。除夕团圆饭,一盆炖肉,一只肥鸡,一条鱼,这是不能够丢,也丢不掉的传统。少了一样,这年就过不出滋味了。大人们给小孩盛碗鸡汤拌饭,语重心长说:吃吧,吃了就长一岁了。
“禽流感”来袭,这鸡还吃吗?吃,肯定吃。我想起前两年某次“禽流感”的当儿,广东一个省领导在电视里吃鸡的情景,他说了句:科学吃鸡。
这话很有道理。我们的年夜饭之鸡汤,那是完全符合科学吃鸡的要求的——文火炖上一个下午,连骨头都化了,何况禽流感!还有客家人的“盐局鸡”,那也是能够把各种病毒赶尽杀绝的土法。不过,像“白切鸡”之类的,此时先叫停为好。那种连骨头带血的吃法,就是没有禽流感,也值得商榷。
过年要吃鸡,科学吃鸡,吃放心鸡。我们不吃,老祖宗们等着吃哪。
转播新闻,看了踏实些:
1月20日,卫生部召开人禽流感防控电视电话会议。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目前正值人禽流感高发季节,人禽流感防控工作形势十分严峻。他要求各地卫生部门,要充分认识到禽流感的风险危害,从源头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
这不是主管部门有意在这个当口制造紧张空气。统计显示,中国人禽流感病例70%以上的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冬春季(11月至3月)。大多数病例在发病前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病死禽接触史,或者是发病前去过活禽市场。春节期间恰是中国人接触家禽较多的时候。大量农民工回到农村,以及节假日畜禽交易频繁,无疑都增大了疫情发生和传播的风险。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经过谨慎调查,主管部门证实,当下的病例之间没有关联性,也未发现禽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重配的迹象。这和以前的发病情况基本一致。因此,无根据的恐慌心理是不必要的。不过,主管负责人强调,积极的防控、监测措施必须继续加强,以防止和应付更为糟糕的局面发生。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警示说,在动物中控制该病是减少人类感染机会并从而减少大流行型病毒出现的首要办法,其次才是预防人类接触该病毒的行为。然而,期待该病毒从禽类中消失的希望未能实现,而且形势已变得日益令人不安。因此,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行为变得越来越重要,尽管这也是极其困难的。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称,民众有必要区分季节性流感和禽流感,从而采取不同的应变措施。季节性流感暴发,是由早已在人类身上流传的流感病毒亚型所引起。健康的人士患上季节性流感后,通常会于二至七日内自行痊愈。而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建议长者及慢性病患者接种疫苗。
禽流感通常出现在雀鸟身上,家禽及候鸟患上此病的几率甚高。居民若没有接触受感染的活家禽或雀鸟及其粪便,就无须过分担心会患上禽流感。纵然有人类患上禽流感的个案存在,但目前并无证据显示病毒能有效传播,大部分人类患病个案,均由于患者接触受感染家禽或受污染对象表面所致。人类患上禽流感后,会出现各种类似流感的症状,或会出现腹泻,并有可能迅速恶化为呼吸功能衰竭、多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专家表示,要预防人类患上禽流感,应避免接触活家禽及其粪便,并于触摸活家禽后彻底洗净双手;家禽及蛋类均须煮熟,方可食用。旅游方面,若须到境外出现家禽暴发禽流感的地区,则应避免接触当地的活家禽及雀鸟。如出现流感症状,应尽快求医,并告知医生是否接触过家禽,或是否到过暴发禽流感的地方。处理雀鸟方面,大众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接触野鸟及其排泄物或羽毛。若曾触摸,应立即以清水及洗手液、湿纸巾(含酒精)或酒精搓手彻底清洁消毒。若发现伤病或死亡的野鸟,应立即告知有关部门,以便安排人员到现场收取作化验。
目前人感染禽流感的临床治疗还很困难,而且其早期症状与普通病毒感染比较类似,因此很多患者在发病早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专家提醒公众,对于人禽流感患者来说,早发现、早治疗是康复的关键。
另据了解,我国自2004年以来已经初步建立人禽流感监测系统。目前,我国拥有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流感监测网络,包括63家网络实验室,每一个实验室具备禽流感病毒检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