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不想让父母知道的事吗?

1.

有什么不想让父母知道的事吗?

青春期偷偷藏起来的日记,隔壁班男生递来的情书,偷偷删掉的暧昧短信。

总是有烟味的t恤,隐藏的不及格成绩,还有我努力控制的习惯性骂人。

离家后,我穷得肚子都饿了,还坚持说:“我有很多钱。”生病发烧的时候发朋友圈安慰然后就看不到父母定的分组了。

我们被父母赋予了生命,直到我们第一次说话,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被送进学校,第一次接受奖励...那么多的第一次都是和父母一起度过的,他们应该是我们人生中最好的伴侣,也是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但是当我们长大了,有了更多的朋友,变得更加独立,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事情是我们不想让父母知道的。

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离父母越来越远。我们开始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不愿意被任何人束缚,想要追求自己向往的自由和生活。我们的隐私空间越来越大。

也许是为了保护自己,也许是为了保护他们,我们会隐藏真实的自己,给他们看他们想看的东西。

2.

齐远说,当时有一个很热的辩论话题:“朋友要不要封杀父母?”

记得很久以前,qq空间流行的时候,还没有分组看和屏蔽的功能。当时谈个恋爱饭,自拍都上po了。我爸妈从来不评论我,所以一直以为他们不看。

回到家,我妈跟我说:“以后在网上发自拍不安全,balabala。”父亲说:“我担心发的东西不那么乱。”

后来我才知道,父母一直在用我知道或不知道的方式默默关心我的生活。

有一次在家里回我妈手机的时候,偶然发现我是她微信的置顶,瞬间很感动。

后来微信再发圈的时候,会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偶尔情绪爆炸的时候,半夜不睡觉发个负能量或者发个圈。我一般是每隔一秒或者睡前就删,因为我怕爸妈看到他们难过会担心。我怕他们知道我熬夜不睡觉。

很多人报喜不报忧,因为很多事情告诉他们,他们帮不了你解决,但是他们担心,所以他们只是在父母面前装作很好。

有人说,把朋友屏蔽在父母面前,是为了保护他们。

深夜加班,凌晨发圈吐槽屏蔽父母,是为了不让父母觉得太辛苦;39度发烧发圈屏蔽父母担心自己;和朋友去酒吧玩到凌晨发个圈屏蔽父母觉得自己生活太颓废。

这个时代发展太快了。很多时候,一夜不刷微博/朋友圈,似乎与世界脱节,更何况是刚接触微信的家长,甚至很多不会玩微信的家长。

当他们看到我们看到帅哥就叫老公,看到土豪就叫爸爸,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是多么的可笑和不可思议,甚至会觉得道德在下降。

他们可能不会接受我们在酒吧迟到到凌晨,不会接受我们愿意花一两个w买一个包,不会接受我们爱上了一个同性,不会接受我们快30岁了还不急着结婚。

当我们的父母被迫与这个时代脱轨,如果我们不能再带他们去看这个新世界,请给他们最好的保护。

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奇怪的亲子关系。也许有的父母可以像朋友一样跟你聊到夫妻性生活的和谐,然后一个一个的对对方大喊大叫,而有的家庭保持着最正统的道德伦理思想,有着强烈的控制孩子的欲望,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象一步一步的过自己的生活。

就像马东老师说的:“屏蔽就是隔离,但是要保持距离。如果这种距离里有爱,就像我们对父母一样,是一种保护。”

实际上,屏幕没有被屏蔽,

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爱和在乎。

3.

齐帕提到的辩手陈明打了一个很好的比方:如果人生是一部电视剧,18之前的每一集,你的父母都在参与,18之后,你的父母出现的频率会越来越低。

想到自己,从初中就开始了寄宿学校的生活。直到现在,我一年回大学两三次,陪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

我们都可以算账。这辈子能见父母几次?

假设父母50岁,能活到90岁,按照大多数年轻人在外打拼,一年回家两次的情况来看,他们的余生只有80次见父母的机会。

听起来很可怕。如果你二十多岁开始离家,你可能大半辈子都不会和父母住在一起。

纪伯伦写了一首关于儿童的诗,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其实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最不平等的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时候我们给爱人的没有父母给的多,父母对我们的爱永远是无理的,无私的,真诚的,无止境的。

两个人一起创造新生活,太神奇了。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关系的力量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强大。也许只有将来当了父母,才能真正理解父母的爱有多伟大。

感谢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陪伴我们看了成长路上那么多风景。而在余生的道路上,无论怎样,我更愿意向你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