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之恋|北美爱情故事

“在所有合适的关系中,从来没有人为谁牺牲过。”(在所有适当的关系中,任何人都不能对任何人隐瞒。)-安·兰德

不好意思,在这里,我说的是北美留学生的爱情故事。虽然范围缩小了,但是一篇长篇大论可能要几天才能讲完。

记得在《京华烟云》里,杨幂背叛了前途无量的年轻人李晨,和一个富二代在一起了。然后有一天富二代离开了她,她对着空空的鞋柜发呆。那我也要效仿,让爱从鞋开始。

在《欲望都市》中,女主角的名字叫凯莉。有一天,她付不起房子的钱,所以她打算向朋友借钱。结果她朋友回家检查她的鞋柜,惊讶的发现她有100多双500多块钱的鞋子。所以,这个朋友不打算借钱给她。卡丽为了买鞋破产了。

我有一个女同学也是奢侈品爱好者,家境只是普通。我听说她省吃俭用,攒钱买包包和鞋子。后来恋爱了,她开始把自己的一些生活上传到社交平台。我也通过她自己的更新知道她的动向。她也有一天贴出了自己的鞋柜,网上有二三十双一线品牌的鞋子。一双1000美金,一个鞋柜价值20万人民币。半年前,她也宣布结婚,结婚的对象是一个富二代。婚礼当天,她秀出了一双水水晶鞋,高定,水钻,恨天高。不久后,女孩摘下钻戒自拍,眼里含着泪。

两个圈子的爱情在北美并不突兀。因为,出国的孩子,有无惧的富二代,有为教育打拼的工薪阶层。有时,一个小女孩手里拿着点燃的火柴,在黑暗中慢慢走上天台;她将得到所谓的王子的窗帘,因为她在邓华下与公主分离。这时,她穿上了玻璃鞋。下一刻,当午夜的钟声敲响,她会脱下高跟鞋,拖着血淋淋的双腿回到她的南瓜马车。

我还有一个女朋友,很长一段时间,我为她感到难过。这不是怜悯同情,而是“感同身受”。她家境看似不错,但穿着很朴素。但是,光是穿着简单的衣服保命,就已经和周围的女生格格不入了。就是这样一个女生,有一天找到了男朋友。男朋友是北美医生。不知道什么时候,男朋友的那双耐克运动鞋经常在她家的大厅里过夜。伴随着她的运动鞋的是一双坡跟鞋。从鞋子来看,两个人的关系比较融洽。我从未见过一双罗杰·维沃的纽扣舒服地躺在一双耐克运动鞋旁边。平时两个人一起学习。星期天,两个人会去超市买些零食,然后一起拿回房间吃。我不记得他们邀请过任何人来吃饭。但是,我从来没有和任何人吵过架,只是一对普通的学生情侣。

在国外生活,社交等于消费。不想花钱,只想找个在家的男(女)朋友,* * *打发无聊的孙。但是,他们要慢慢地向唯一的另一方释放健康或不健康的情绪,就像封闭房间里的气体,不管它自己的气息是什么,混合久了,也一样浑浊灰暗。

中国学生在美国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除外)。但也有女生去ABC谈婚论嫁,最后通过婚姻移民留了下来。也有像这样幸福的女生。但在一段感情中,没有爱情,价值观、语言、身份、政治因素都很容易被忽略,这也能证明做出这样选择的女孩是多么的固执和残忍。因为,她面临的道路是,和国内所有的决定。

有一个女生,漂亮又聪明,名校毕业。她的男朋友是ABC,中文说得很好。这一年,女生实在不想留在美国发展,就跟男朋友说要回国了。男朋友一脸无所谓的样子,回答说,如果你回去,这段感情对我们俩来说就是“开放式关系”。这个男生允许我女朋友回国后和别人约会,她可以和别人有火花。一听到女朋友这么说,我就很担心她。女生都是感性的。她明明知道回国后会谈分手,但她需要男朋友给她爱的勇气。爱情有时候需要一些冲动。例如,她最喜欢的是托里·伯奇平底鞋。她热爱优雅和风度。她需要的是手拉手走路,但是男朋友很着急,穿着一双三叶草运动鞋。都在路上的人,谁也等不到。他们走一走,就散了。好在她聪明独立,漂亮傲娇。她有自己的生活。所以,她的幸福并不遥远。

还有一位学长,勇敢热情。她总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就在今年,她的外国男友向她求婚了。记得去年,她的朋友微博写道,她为这个女孩高兴,因为她男朋友觉得她不可替代,很难得。这对于一段感情中的双方来说,都是很高的评价。因为连白人男生都嘴甜。他们在评价女朋友的时候,只会老老实实地说华丽之类的平庸之词,绝不会夸张到用在云端之类不可替代的词。记得学长总是敢于给自己定目标,大胆去追求。在大学毕业晚宴上,她瞄上了一双jimmy choo高跟鞋。我觉得现在,即使她手里拿着鞋子,脚步也很稳健。

我的本科阶段还是像减负成功后的高中生活。就算大家都在谈恋爱,那也是绿色校园。然而,在北美,十几岁的女孩面对的是成人社交场所,如舞蹈和爬梯。当然,他们需要选择最性感的衣服来武装自己。当然,她们需要训练眼神和手势来挑逗男人。就像我们在考试中排名,申请学校GPA一样,社交是美国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些场合,他们处理与同龄人的比较和竞争。我认为这种成人教育非常重要。每个派对女王都会是未来最成功的公关小姐。想象一下,一个私立大学女生联谊会的资深成员,在举办聚会的时候,好像要和几十个企业继承人打交道。同时,他的调情技巧丰富了,社交能力也不夸了。

在私立大学,留学生中最常见的恋爱,大多是富二代和官二代之间的过往。我还是忘不了。我曾经目睹过一个18的大一女生在电话里接受男友的分手提议。她倒在被子里哭了,眼泪流了一床单。然而,过了一会儿,她走出房间,若无其事地跟我们打招呼,然后一起吃了晚饭。她吃饭的时候,还在微笑。留学生的爱情,不管多大年纪,遇到感情就像小孩子一样。因为留学不涉及工作压力,不需要买房,不需要被琐事和柴米油盐困扰,生活简单恋爱难。因为,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他们身边不再有至亲好友,他们生活的重心只有一个男朋友(女朋友)。十八九岁的少男少女,懂得和陌陌约会陌生人,自学调情。这些,我在大学的时候,就是想象不到。

也许我思想浅薄。在中国人当中,我没见过几个能成功加入女生联谊会和兄弟会的。然而,中国人也爬很多梯子。一瓶芝华士,一瓶伏特加,两箱啤酒,几瓶橙汁,足以支撑一场持续八九个小时的派对。晚上十点开始,早上五点结束。一副扑克牌,一场无聊的王者游戏,就是中国留学生的全部社交。我去过一个圈子里有名的白的聚会。她和姐妹们穿着华伦天奴高跟鞋,拿着麦昆的手袋在家。对面沙发上的高富帅是kenzo或者纪梵希的毛衣。时尚是有的,可惜有些时尚的地方是家。当社交生活退到公寓的客厅,北美学生的爱情生活领域真的是够简单的。

许多来自中国的年轻学生在梯子上相遇,并互相交换了微信。出去约会几次,微信聊了一个月就成了男女朋友。有效率的人一两周就能互称“老公”“老婆”。可惜我好像没见过多少能走到最后的情侣。出国留学是人生的一次冒险。孩子留学带来的高昂学费,冰冷的家庭,无助的孩子,都是生活不幸福的征兆。对于年轻情侣来说,在异国他乡相识,然后“相恋”,也算是互相安慰吧。

写到这里,我怀疑自己跑题了。北美爱情故事,为什么我写不出爱情。从鞋子开始,我说的是爱情的物质条件匹配。说到社交圈和聚会,这是一个写北美爱情故事的领域。我在写爱情吗?再想想,就算是北京爱情故事,又有多少爱呢?不是我不相信爱情,只是我很难去评价爱情。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恋爱中的相处之道。

以前对男医生很有好感。一听说有声望的博士,我的眼睛就亮了。因为我崇拜知识和才华。不过来了美国之后,我对北美的男医生有了一些别的看法。首先,男博士群体多为理工科男博士,几乎都是靠导师发的奖学金和微薄工资生活。有的男生,快30岁了,博士还没毕业,一直给老板打工。这样的男生,活在煎熬中,活在压力下,你怎么让他有心情和别人谈喜好?即使他们中的一些人正在萌芽,他们也不清楚自己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因为国内人比较少,所以同一所学校的博士、硕士、本科生接触比较多。我认识几个男博士,找了八岁以上的本科生谈恋爱,同居。最可笑的是,上个月,听说有个男博士接近30了。因为他很照顾一个刚来美国读大一的18岁女生,两人成了情侣。在一起不到一个月的两个人居然同居了。当时就觉得这个男生性格有问题。如果你看完这个觉得这无可非议,请把我的书扔掉。我们有不同的观点。

任何一个逻辑正常的人都会对一个18岁女孩第一次来美国的情况有所警觉。来美国的时候大学毕业,英语不错。当然,我能应付所有的问题。但我会感激那些偶尔在我经历租房、买家具、组装家具、徒步购物、在家做饭等琐事的烦恼,以及学习上的不适应时帮助我的男生。因为,在美国,每个人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你会珍惜那些有精力帮助你的人。但是,能帮到你的男生也有自己的动机。你刚来这里,所以你的英语不好。他带你办理各种手续。你刚到这里,你没有车吗?他每天开车接送。你刚到。你想家吗?他免费倾听你的烦恼。一个单纯的18岁女孩和一个30岁的男医生住在一起。那个女生,高中刚毕业,什么都不懂。任何一个生活经验丰富的30岁男人,都足以成为她的人生导师。

说完单纯的女同学,再来说说脑子单纯的男博士。我认识一个男医生,人不错,但是家庭条件不好。他想追求一个本科白付梅,但他被拒绝后,尝试一次。女生拒绝的理由是“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生活有落差。”个人觉得这个女生想的很清楚。男生很可爱,但是不够现实。他喜欢的女生热爱名品,追求品质生活,对自己的专业一无所知。两人的精神交流几乎为零,男生也不够帅。女生如何用自己的眼光给他添堵?

我还和一个男医生约会过。我先吃了晚餐和日本料理。我点了一份沙拉,他点了几盘海鲜。一顿饭后,我和他分摊了账单,他没有反对。而且,他让服务员把没吃的寿司打包带走。于是,第一次和他约会,我只吃了10美元的沙拉,还得为他付50美元的餐费。我不是心疼我那五十块钱,而是担心他。

这个男博士,今年正好三十岁,在恋爱中情商这么低。因为我是“坏人”,所以只敢在背后吐槽。晚饭后我和他去看了电影。他先去买了票,等他过来的时候,我发现他只买了一张电影票。那一刻,我真的很尴尬。在我买票的时候,卖票的黑大妈对我不值钱,小声跟我说:“我刚跟那个小伙子确认了,我只想买一张电影票。”他有勇气说好。”我竟然笑出声来。那部电影也是他想看的科幻电影。真的很无聊,但是一反常态的困,坐立不安。我迫不及待地起身马上离开。或者说,这个30岁的男博士也是生活中可以相处的朋友。但是,作为男朋友,他是金城武,我不会同意。

从我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几个事实:

1)家庭背景不同。做情侣,要从朋友开始,要做真爱。

2)消费观念不同,做情侣需要谨慎;

3)一个男生无论智商多高,情商多低,都是笨的。

你可以问我,如果那个男生是高富帅,他不会心疼钱,那我请你吃一顿饭。但是,在和他一起吃饭之前,我就知道了他家境贫寒的现状。我还是答应和他一起吃饭。然后,这顿饭,对我来说,就是给他一个展示自己其他特质的机会。说白了,只要他扮演一个正常的角色,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讲我喜欢的数学或者物理知识,把我搞糊涂,我一定会对他另眼相待。

最后,说一个我听过的最温暖的故事。刚来美国的时候,遇到一对热心助人的夫妇。男生是博士,来美国三年了,读完研究生,现在是博士二年级。他女朋友是他大学同学,研究生在国内读书。两人相恋三年多。就在今年,女孩拿到了同州一所大学的博士offer。他们将于年底在美国结婚。看到老王、老张等那么多男医生的故事,这对医生夫妇的故事可以说是很温暖了。我曾经在校园里见过他们。两个人都穿着T恤衫、牛仔裤和运动鞋,手牵手去了图书馆。我看着他们的背影,差点流下眼泪。

我想,在北美,爱情是很难坚定的。因为,回国后,尘埃落定。尘埃落定之后,可能就是事情不一样了。但是,如果你这样做了,请不要辜负你的爱。人生没有一个阶段会因为接下来的波折而失去意义。不管是一年还是一个学期,你爱什么样的人,你为他们付出什么努力,都会改变你自己的生活方式,改变你的内在。

也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准备出国留学的同学,对你和北美的生活有一些现实的期待。不是每个人都能穿着玻璃鞋走红毯。有时候,你花1000块钱买的,不过是一双挤脚的玻璃鞋。几步之后,它们会折断并刺穿你的脚。请不要后悔浪费的青春,也请不要后悔过去的愚蠢。同时,我也想告诉你,空间和时间一样宝贵。这就是留学的好处。你可以住在不同的国家,建立自己的新空间。这个新的空间会给你不同的生活广度。

所以,爱。更好的爱,努力的爱,前提是——爱上一个你觉得值得的人。当然,爱他的时候请不要太妥协。因为,一个没有步入社会的人,永远不会是一个合格的成年人。一个人,不了解自己的社会价值,没有社会定位,怎么能在规划中正确定位你的存在?个体就是个体。

生活在北美,个人的价值在孤独中不断被放大。请珍惜自己,认真思考爱情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