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谁设下枷锁?

最近看了张阿姨的小说集。看了《倾城之恋》和《金锁记》,印象不是很深,但对《连环套》这篇文章印象深刻。

漫画讲的是一个被抛弃一生的女人的前半生。尼希,一个农村女佣,被丝绸绸缎店老板、印度人叶海亚买去做妻子,但由于其风流作风和聪明坚韧的性格,最终被叶海亚逐出家门,后被老药铺老板窦接进家门,但在窦死后又被再次抛弃。最后,她遇到了英国工程师汤姆森,最终被抛弃。倪一生都在追求婚姻,但直到文章结尾,她都没能如愿以偿。

张阿姨把这篇文章命名为《连环套》,真有深意。链盖,谁给谁套的?是男人给美女设下的关于婚姻、爱情、金钱、奢华生活的陷阱,还是倪这样的美女给男人设下的温柔体贴的陷阱?

最近看到一个观点,一个好的故事离不开强有力的开头,中间的冲突,强有力的结尾。漫画也是如此。

一个强有力的开头必须包括角色的名字和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漫画是这样开始的:

这个开头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为什么结了很多次婚却一直没结婚?带着这个问题,读者迫不及待地往下读。

在冲突中间,主角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像是在玩一个核桃,把它翻过来挤过去,让读者紧张又开心地看着。但读者如果一味的紧张和快乐,会觉得很累,所以节奏的把握很重要。在漫画里,张阿姨反复揉捏倪,让她在三个男人中间走来走去。三个故事逐一设定:相遇(平淡)、同居(平淡)、变故(高潮)、被抛弃(结局)。然后再做一次,以此类推。每一次读者在尼西遇到一个男人,都希望她能有一个幸福的结局,可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读者的心越来越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这本书的结尾,在叶海亚的表妹法里斯前来求婚时戛然而止。

求婚的男子说,求婚的对象是尼希十三岁的女儿塞利塔。

其实故事应该还没讲完。比如文章开头,因为英国国籍,所有倪Xi的孩子都进了集中营。也写过大女儿结婚后离婚,小女儿的婚纱照等。在故事中,当我遇见妮·Xi时,她已经60岁了,她在14岁的时候被卖给了叶海亚。65,438+08岁时,她生下儿子吉美,24岁时生下女儿塞丽塔。谢莉塔13的时候,她37岁。20年过去了,按照倪不甘寂寞的说法,应该还有一些故事。当然,在文章的开头,我还提到了一位医生,他对60多岁的倪非常关心。但根据我的猜测,应该还有更多,毕竟:

倪:一个在偏僻小镇长大的孤女,美丽而“格外清新”。脾气不好,爱调情。立志要嫁给一个有钱人做老婆,但是那个有钱人只贪恋她的美貌,从来没有真正对待过她。性挑逗,一直在调情。即便如此,她也是一个在旧社会被人嫌弃,被人损了一辈子的女人。

叶海亚(印度人):缎庄老板强势热情,白手起家,极其抠门。买了倪喜做老婆,但是因为倪喜喜欢调情,脾气很大,最后把倪喜和两个孩子赶出了家门。

窦:同春堂药店老板,五六十岁,让纪把倪赶出家门,又收留了倪,与倪生了两个孩子。知道倪喜与店员崔及其妻子的侄子有染,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临终前,他打空了倪的所有算盘,拖着四个孩子空手出了斗门。

汤姆森:英国工程师。倪喜被窦家赶走后,留在倪喜身边,生下一个女儿,叫品妮。但三年回国探亲一次后,她嫁给了英国的一位富婆,从此与尼西分居。

在这篇文章中还有其他有名的人物有姓,比如和倪有一腿的男人。但相比之下,她和窦所生的两个孩子只在这篇文章中出现过几次,下面的文章也用“那两个中国人的两个孩子”来代替。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这些,我很难过,一秒钟为她的五个孩子感到难过。

今天在群里讨论的时候,我说我对张爱玲笔下的女人又爱又恨。爱她们的美,恨她们的独立。虽然不独立有社会原因,但也有自身原因。套用在倪身上,爱她敢爱敢恨的气质,恨她总想用自己的美貌和身材做诱饵来依附男人;恨她不爱自己,总喜欢和男人调情,打消叶海亚唯一想嫁给他的念头。恨她拿孩子当筹码绑男人,却弄巧成拙;我更讨厌她,因为她一刻也离不开男人。

我讨厌书里的男人,除了法里斯。他们一个接一个地接近妮Xi,垂涎她的美貌,却拒绝对她真诚。他们讨厌这个世界充满了变化无常的男人,唯一的例外是法瑞斯,她爱上了一个更年轻更漂亮的女孩。男人真的很投入。他们一辈子只爱美女。男人也是无情的。为了新欢,生下他孩子的女人,连同自己的骨肉,都可以被赶出家门,无人理睬。

由于社会原因,我见识不多,就不写了。

开头,张爱玲用一大段文字详细描述了音乐会交响乐的高潮部分。对于不太懂阅读的我来说,这么长的一段文字一般一眼就过去了。

再读一遍,才明白作者的用意:交响乐从紧锣密鼓到根本没有调,再到“屋后有人在吹号,好像在巷子里,又好像很远”的悲凉。

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倪的一生,似乎就像这首交响曲,从开始的锣鼓喧天,到后来的曲调混乱,再到孤独凄凉的晚年。

文中有几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她的脸和脖子散发出轻微的气味,不是油污,也不是香水,有点肥皂味,不仅仅是肥皂味,而是一种洗得很干净的动物的气味。人都是动物,但没有人像她那样确定。”在这里,暗示了尼西像动物一样,追求本能的快乐,没有任何人情味;

”她抬头看着坐在她肩膀上的孩子。孩子不懂她的心,她根本没有心...就像深海中一条坐在她肩膀上的怪鱼,那是一块不合理的肉,一点肉...其次是孩子,她也是个单纯的肉,女肉,没多大人气。”这里再次表明作者的观点:尼西是一种动物,一种没有人性的人形动物;

“她伸开双臂,无限地走下去,两条肉黄色的满溢的河流,汤和汤流进了以后的岁月。”用多肉的黄色漫河来形容肥胖,贴切又恶心;

还有其他的,比如“格外清新”这个词,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张阿姨的名声真是名副其实。至于她以前描述的家具和首饰,我没有仔细想过,因为我不擅长。

一点拙见,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