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京折叠》有感

读北京折叠1有感

因为刘的《三体》去年获得了雨果奖最佳小说,我开始关注这个被称为科幻界诺奖的奖项。但是不要误会,雨果奖不是为了纪念法国作家维克多而设立的?雨果,而是为了纪念来自卢森堡的现代科幻小说创始人雨果?格斯贝克。雨果奖是授予科幻或奇幻小说的文学奖,与星云奖一起成为科幻领域最引人注目的年度奖项。由最佳小说奖、最佳中篇小说奖和最佳短篇小说奖组成。

郝的《北京折叠》入围2016雨果奖最佳短篇小说奖。这部小说最早发表于2012年2月清华大学学生BBS水木社区科幻版,当时以其精致的语言风格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结合在一起,逐渐引起了读者的关注。2014年2月《北京折叠》在《文艺》上发表,随后被国内知名主流文学期刊《小说月报》选中,并于2014年4月发表,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201114年10月,北京折叠获得第五届全球华语科幻银河奖最佳科幻短篇小说银奖,入选科幻小说集《想象的盛宴》。

很久以前我在小说月刊上看过这部小说。虽然当时对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印象深刻,但看完之后觉得更像是一部揭露当下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刘的《三体》和安迪?威尔的《火星救援》等硬科幻显然与众不同。小说中提到的三个空间,基本上都是现实社会和环境的写照。

在作者描述的北京,城市分为三个空间。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位于平台的相对端。当第一个空间存在于地表时,第二个和第三个空间沉入地下。每24小时,整个城市都会翻转。城市转到地表开始生活,而翻转空间里的人去睡觉了。不仅空间是人为分配的,生活在第一空间的五百万人可以享受连续24小时的生活。而当他们睡着,升上地表第二第三空间的时候,他们需要* * *享受这宝贵的24小时?第二空间生活着2500万人,从早上6点到第二天下午10;第三空间生活着5000万人,从10工作到早上6: 00,然后他们再次集体入睡,地面翻转,第一空间的人再次开始接管城市。每个空间里的人都是独立生活的,但由于各种原因也有一些交集。

小说主线不复杂,情节比较平淡。小说主要讲述了住在第三空间的垃圾人劳道受住在第二空间的研究生秦天的委托,给住在第一空间的他所爱的女孩传递信息的故事。整个故事发生在短短的一天内。劳道经历了三个空间的旅程,终于完成了任务,拿到了报酬,回到了自己的第三空间。

在小说中,城市被分为三个空间。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这也可以理解为把人分成三个阶级,但这种阶级划分不再是理论上的,不暴露明显而激烈的冲突,而是物理上的隔离,甚至时间也被人为地划分。比如第三空间的人真的一天只活八个小时,会进入强制休眠。

作者笔下的人无论生活在哪里,生活都很正常,表现都很温和。经过一番游历,小说的主人公并没有对这个体系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但说实话,正是这种莫名的和谐,让我看完之后细细思考,让我感到恐惧。

从常识来说,上层社会的享受往往是建立在底层社会无休止的压迫之上的,生活在底层的人往往挣扎在痛苦的边缘。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生活在底层的人受不了了,往往会揭竿而起,反抗。但小说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部分人不再需要参加劳动,机器人足以完成大部分工作。就像劳道所在的第三空间的垃圾工人一样,不需要这么多人来处理垃圾。第一空间的管理者只是怕他们失业,让他们有事做。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剥削阶级通过剥削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在小说中,像劳道这样的垃圾工人的劳动没有实际意义,更不用说榨取剩余价值,当然也不存在剥削。这种结果更有可能导致阶级固化和更严重的社会不公。

小说中三个空间的划分也反映了社会深层的不公平。第三空间规模最大,人口最多,但大部分是社会最底层,工作辛苦,收入微薄;第一空间是环境优越、物质丰富的贵族阶层,掌管三个空间;第二层是中间层。第一空间人均占用自然空间和时间资源最多,第三空间拥挤且时间分配只有第一空间的1/3,而且是晚上,可以说是黑暗的生活。

虽然只是短短两万多字的科幻小说,但与当下的中国相比,却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这部小说能得到雨果奖评委的关注,得益于《看不见的星球:中国当代科幻作品选》的出版。这本科幻小说集,由著名作家、翻译家翻译,美国著名出版公司Tor Books出版,* * *收录了13篇来自中国的科幻小说和3篇科幻论文,囊括了刘、马伯庸、陈秋凡、夏剑、糖匪、程静波等多位作家的作品。其中一幅名为《看不见的星球》的作品也出自郝之手。去年获得雨果奖的《三体》也是由刘宇昆翻译的。可以说,作为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翻译在中国科幻小说和其他文学作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好的译者,再优秀的作品也只能是?在密室里长大,没人认识她?;而且,优秀的外国作品,我们也错过了一窥全貌。

读《北京折叠2》的感想

“北京折叠”创造了一个极端的环境:几年后,北京已经人满为患。无奈之下,设计师将城市空间分为三层,底层工人、中产白领、当权者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以不同的比例分配每个48小时的周期。到时候北京就折叠了,下一个空间就转到地上享受有限了?露天?生活。这样典型的反乌托邦设定,既有真实感,又有科幻感,更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和欣赏。个人认为这是帮助作品入围的原因之一。

同样的题材并不少见,很多好莱坞的科幻电影,比如《对抗世界》《天堂》《雪国列车》都是遵循这个套路。但是北京折叠有什么特点呢?首先,它创造了一个读者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在远东,这样的阶级隔离是用简单的技术和设置建立起来的。其次,本该激烈碰撞的对立阶级,在这里归于平静。主人公劳道从底层跨越到顶层,没有满腔怒火,但始终保持着改善自己孩子生活的坚定信念。小说更进一步,揭示底层人民的反对者是社会进步带来的种族淘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劳动是没有用的,底层工人的劳动可以长期由机器人来完成,但这部分工作和人是留给社会稳定的需要的。失焦的生活,小说中人物的无奈与无助,与作者的零度情感写作相得益彰。这种没有压迫却没有希望的现状,让以往类似作品中慷慨激昂的阶级对抗显得可笑而多余,但这种平淡和茫然也让读者细细思考,惶恐不安。

出生于1984的天津人郝,有着独特的人生轨迹。早在2002年,她就获得了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随后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天体物理中心和清华经管学院,2013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在她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的核心成员。

写科幻小说是因为她从小就喜欢。对她影响最深的作家作品是《阿西莫夫》和《在国外的基地》,以及刘早期在国内的短篇小说。入围雨果奖让她很意外,但她也表示有点遗憾《北京折叠》一开始只是在电子杂志上发表。

入围雨果奖后,郝的三部新书将于近日与读者见面,其中包括《孤独的深处》、《去远方》、《早期写作尝试的完整总结》等科幻作品集,以及迄今为止唯一的长篇科幻作品《流浪的天空》。

郝的作品散发着诗意的光芒,又不失他对现实的细致观察和理解;她的作品声音不大,但总能吸引你去聆听。刘非常喜欢流浪的天空,叫她?创造的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温暖的阳光沐浴着金属的质感,唯美优雅的意境贯穿着对两个世界的深度思考,静谧的理性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激情,带我们去体验8000万公里外的另一种精彩生活。从火星红色沙漠上的晶莹世界回来后,你未来的梦想会从黑白变成彩色?这是科幻小说所能描述的最壮丽的色彩。?

面对郝的采访,很直接,没有拐弯抹角。他一直强调他的小说属于无体裁文学。女性身份和男性科幻作家在科幻创作上有什么区别?她的回答很直接:我觉得没什么区别。下一题。?

郝的写作一向是自给自足的。她从来没有跟上过别人,也很少关注其他作家。她没有看过雨果奖短篇中篇小说的其他提名作品,也很少看科幻小说。在过去的两年里,她没有读过一部外国科幻小说。这与刘不同。刘说自己会经常恶补国外科幻原著,看提名作品。

这可能是因为郝是个业余作家,没有时间。近两年她读书的兴趣在其他领域,比如纯文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学、脑科学。成为母亲后,她更喜欢读书,读了上百本书。难怪她笔下人物的心理活动丰富细致,尤其擅长行为和精神分析。对她科幻创作影响较大的,其实是物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考古学。她经常看课本,产生科幻小说的想法。虽然《北京折叠》这篇文章的出处来自于生活经验,但思路还是来自于阅读不平等经济学的分析教材。

我问她为什么比较脱离主流科幻圈(如果有主流科幻圈的话),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郝方静的回答很惊人:?很多活动真的是谁也不知道,事后才知道!?主观上她每天的生活已经很满了,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没有专门的时间社交。

读《北京折叠3》有感

中国科幻作家韩松曾评价:郝是中国科幻小说最精致的作家之一,风格最隽永,情感最微妙。是她把科幻小说引上了文学之路。?刘赞郝是科幻题材?洒下一片诗意的阳光?。北师大教授、科幻作家认为是一位经典的科幻作家。这个很像刘?获奖的《北京折叠》是她全新的创作理念,即关注现实。

在《北京折叠》中,作者建构了一种存在?三个空格?在北京,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生活在三个空间里。通过技术手段,城市会在某个时间折叠起某个空间,展现出不同的生活面貌。郝说,这件作品的灵感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她以前住在北京五环外的城乡结合部,经常听摊贩讲生活的压力。但几个小时后,她在学校遇到了骂方遒的同学,或者在工作中接触到了企业高管。这些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他们的经历并没有交集,就像一个堆叠的空间。

在颁奖典礼上,郝说:在小说《北京折叠》中,我提出了未来的一种可能性,面对自动化、技术进步、失业、经济停滞等问题?我个人不希望我的小说成真。真心希望未来会更美好。?

对于这部作品,国内外读者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看完?郝发现,中国的读者很容易注意到社会分层、差异等元素。但国外读者最关心的是机械化和自动化对人类经济的影响,比如机器人取代工人,如何解决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