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小说是题材吗?
分析:
中国所谓的笔记小说由来已久,在汉晋时期就有,甚至在先秦典籍中,也有类似的片段。从唐宋到明清,这类书籍可以说是浩如烟海,鱼龙混杂,在中国遗产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在韩宅的图书馆里,也占了很大比例,差不多三分之一。
原因是我学的是小说写作,一开始以为笔记小说跟这个知识有关。后来我才知道,虽然历代的历史都遵循这样一个话题,但其实是两码事:笔记是笔记,小说是小说,不能混为一谈。即使合编在一本书里,也应该有区别。古代把这类文章称为笔记,如《西京杂记》、《太平广记》,小说一词是后来加上的。
后来有人收藏出版了《小说大观》、《说吧》、《雷说》、《任海》等书,认为都是小说。在古代,八卦被视为小说,所以类似八卦的笔记也被视为小说,缺一不可。但从那以后,笔记和小说的意义就混淆了。笔记小说的意义和后来的小说大不相同。
按照今天小说的意义来分析古代笔记小说,大部分是笔记,但也有少数可以称之为小说。比如这些古籍,比如《西京杂记》、《酉阳杂记》,里面就有一些小说。
在中国小说史上,《世说新语》被列为小说。因为这本书主要记录的是人物的言行,所以经过了删减、选择、渲染、抑扬顿挫。
而且文采横溢,语言生动,意境深远。至于这个体系后来的书,如《续世》、《今世缘》、《新世界》、《汤玉林》、《何》等,因为既没有创造性,也没有文学性,所以只能称之为笔记,已经不能称之为小说了。
也有一些人尽管名字叫笔记,却是小说。如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乍一看也算是笔记,但笔记里既有作者的主观暗示,又有想象的描写,是文学作品,不是零碎的材料。由于这股风,清末产生了《宋寅漫录》等一批小说,这些小说仍然与笔记相称,但实际上已经偏离了笔记的轨道。其中高人少,低人一等,内容和形式都比较肤浅和枯燥。
所以,今天中华书局等出版部门对这类书籍进行了整理,都称之为“笔记”,如唐宋笔记、明清笔记等,不再称之为“小说”。
笔记主要记录一代人的军事,政事得失,法规文物。或者描述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其目的是为了弥补历史的不足,或以天下人心为念,记录过去的事,以此为鉴,教育后人。话很短,每篇都有开头和结尾。
我唐朝的笔记有十几本。宋代的笔记有几十种。宋人的笔记之所以流传这么多,是因为印刷术的进步。也是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国家是和平的。
这些书有的是过去业务类图书中整合的零种书,有的是韩粉馆印刷的宋元线装本笔记,有的是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近年新印的。还有元明清的纸币几十种。其中清代释印本笔记已送人。但近几年仍有不少重要著作和新编纂的书籍。还有一些木刻笔记,大多是过去的零种木刻系列。其中,知识不足系列的书籍为零。
因为我买了许多笔记,我当然读过其中一些。我的印象是唐人笔记多为名著,文笔好,内容扎实,意义重大,可读性最强。宋人笔记多出自名臣,内容也很充实,具有史料价值。但是有些已经混在一起了,所以有竞争的点。如司马光的《涑水列传》和欧阳修的《归田录》在学识、文笔、选材等方面都是上乘之作。因为这些伟人不仅能耳闻目睹大事,还能在记录中保持真实,有修养,能选择判断材料。不像明清的一些笔记,狂谈朝廷和皇宫,造成千里失守。笔记和其他作品一样,年纪越大印象越深刻,因为记录的材料很有价值。明清笔记虽多,但并未被时间淘汰,至今仍处于淡漠状态。
有笔记本小说,也有小说笔记。如笔记小说《简毅志》。例如,《董璇实录》有许多条目,都是新奇的笔记。
笔记主要记录了一代人的史实和文学典故,如宋代的《董宅年谱》、《老郭袁谭》、《潞水言谈录》等,史料丰富,为人们所称道。
例如,《孟茜碧潭》和《容斋随笔》的价值在于它们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和作者的见解。
笔记,经常有新发现的所谓秘籍和手稿,但不一定有多大价值。有价值的书,按照一般规律,早就应该出版和刻本了,而且已经广为流传。虽然它们被禁止,但它们不能阻止它们的通过。很久没有雕版,只有手稿,这也有自己不远的原因。我一直对什么秘籍,孤本,手稿兴趣不大。以前韩粉屋陆续出版,但优秀作品不多。
有些笔记很有名,印得很好,但不一定能证明很杰出。比如清的《秋雨庵两种随笔》,各种印本,一次又一次的发行,只为其文字浅薄,内容浅薄,也为浅薄之人所喜欢。也有一些是名家写的,但内容凌乱零碎,比如随笔随园。
就内容尺度而言,元明笔记仍优于《南村辍耕录》和《万历野编》。
笔记内容真实客观,作者态度端正。文笔胜于质量,所以质量胜于文笔。金的《归》载有一篇《记碑》一文,他在文中为自己作为叛逆者的参与题词,详细叙述了这一过程,并对自己进行了反思。人们以为诚,看重作品,记载史实,多为正史所收。宋、蔡绦的《铁围山谈》是一部多文之作,与他的生平如出一辙。但这些书不应该因人而废,要仔细审视,也有可取之处。
虽然清代的笔记很多,但我都仔细看过,包括《杂律》、《庸》和《郎文》。《郎文》* * *《三招》,陈康琦著。文笔流畅,叙述生动,可以继续读下去。但是在第一部,我发现了两条眉毛。有一处记载了作者的经历,他皱着眉头说:“你不要脸,何必厚脸皮!”有一次,他记下了别人的事迹,皱着眉头说:“大人这么丢人,怎么还骗人?”这恐怕是我同时代的人看了都赞同的,我的愤慨无以言表。当然,我们不能仅凭两道眉毛就否定这本书的价值,但也不能怀疑这种看似了解作者底细、推敲文字、揭伤疤的人是出于“嫉妒”还是报复。总之,写作要修辞,要真诚,尤其要谨慎,要正确。
当然,以上都是古道,会被时髦的文士奉为四大古语。时髦的文士,专攻时事文学,闻鸡起舞,举一反三。在“四人帮”时代,他们一开始就露出了马脚,写了许多造谣生事、危害天理的文章。有些人至今本性不改,还装得很会看风,很好看。以前不仅刘启没有良心自责的话,别人偶尔触发,他们还习惯了拉帮结派,反戈一击。不怕云山罩,就怕老乡亲。
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背景,把他的前前后后的话编成一本书,注释清楚。这样就会把它的虚伪和浮躁暴露在读者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