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原文注释及译文

君子于役原文注释及译文如下:

原文: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译文:丈夫服役去远方,服役长短难估量,不知到了啥地方?鸡儿已经进了窝,太阳也向西边落,牛羊成群下山坡。丈夫服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

丈夫服役去远方,每日每月恨日长,不知何时聚一堂?鸡儿纷纷上了架,太阳渐渐也西下,牛羊下坡回到家。丈夫服役在远方,但愿不会饿肚肠!

这是妻子思念长期服役在外未归的丈夫的诗。它对长期服役在外未归的丈夫,表达了深挚的怀念之情。反映了春秋时期频繁的战争造成夫妻别离的痛苦,兵役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是对奴隶主阶级的有力控诉。

注释:

1.君子:古时妻子对丈夫的敬称。于:往。役:徭役。

2.曷(he):何。曷至哉,什么时候回来啊?

3.埘(shi):挖墙成洞的鸡窝。

4.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5.有:又。佸(huo):相会,来到。

6.桀:鸡栖木,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

7.括:来到。

8.苟:或许,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