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阳光读着答案。

角落里的阳光

威廉·斯托

①1980 7月1日,我开车去我的超市开员工大会。已经是下午两点了,我惊讶地发现,一个黑人男孩正在用一块灰色的抹布帮我擦车。汗水湿透了他的灰色牛仔裤,他穿着一双破旧的布鞋,看得出他是贫民窟的孩子。

我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啊”的一声转过身,一张黝黑成熟的脸,惊恐的看着我。我笑着向他伸出手说:“嗨,你好!我叫汤姆·泰尔斯。”他犹豫了一会儿,慢慢伸出手:“你好,汤姆先生!我叫比尔·赖特。”我从口袋里掏出一百块钱给他,他却急忙摇头,轻声说:“我在广场等你四个小时,不是为了这个。”我越来越惊讶。因为小家伙告诉我他喜欢我的保时捷。“你能送我回家吗?就在不到三英里的地方。”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对吧?

十五分钟后,我把车停在一栋旧建筑前。他跳下车,边跑边对我说:“请等五分钟!””不一会儿,比尔走了出来,他的态度和步伐就像这辆豪华汽车一样骄傲。只见他背上趴着一个小女孩,胳膊腿可怕地缩着。比尔把小女孩放在车座上,告诉我:“其实她是我妹妹。她十七岁,患小儿麻痹症。然后我听到比尔对他妹妹说,“还记得我上次跟你说过的那种车吗?”看,就是这里。我哥有钱肯定给你买。”比尔双手叉腰,眼睛闪闪发光。原来他给我擦车,在太阳底下等我四个小时,让我带他回家的目的,就是想让他妹妹亲眼看看,以后他会给她什么。我被他那种相信给予他人并以此为满足的方式深深感染了!

后来我去了比尔家,比我想象的还要糟糕。比尔的妈妈是一名清洁工。姐姐和哥哥和妈妈住在一起。除了照顾妹妹,比尔每天还要去养老院五个小时。他才十六岁。

临走时,我又把一百块钱塞到比尔的残疾姐姐手里,比尔却硬塞给我:“我们自己能行。”我打电话给超市的人事经理,告诉他一个很棒的年轻人明天要去理货部门报到。比尔这次没有拒绝。我比他自己更清楚,他能胜任这份工作,而且,这会给他带来比原来工作高三倍的报酬。

三个月后去超市,几乎每个员工都跟我提到比尔。理货部门说他能吃苦耐劳,干得不错。服装部比任何人都称赞比尔的商品整洁有序;连化妆部都说比尔永远都是一张自信乐观的脸。

比尔说他一看到我的车,就觉得离梦想更近了一步。这真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员工:即使他走在最黑暗的角落,人们也会发现他的温暖和辉煌。

是的,我相信他会成功的。

(选自《当代中国人文选》,有删减)

17.第(2)段说:“这个狡猾的比尔,他是想在同伴和家人面前炫耀吗?”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18.请从描写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欣赏第三段的划线句。(3分)

比尔双手叉腰,眼睛闪闪发光。

19.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比尔。为什么作者在第6段写超市员工对比尔的印象?(2分)

20.这部小说的题目是《角落里的阳光》。这里的“阳光”指的是什么好的品质?请逐条简短回答。(4分)

回答

17.①用“我”猜比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②对比之后,温比尔的梦就不一样了。(4分,每分2分)

18.用表情描述,表现出比尔对家庭的坚定自信和满足感。(3分,操纵1分,效果2分)

19.从侧面表现出比尔的良好品行。(2分,操纵1分,动作1分)

20.①身处困境但自信乐观。②自尊自强,不懈奋斗。3爱家人,懂得付出。热爱生活,有梦想。⑤爱岗敬业,勤勤恳恳。(4分,每分1分,只答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