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12:让故事成为一个钩子——小说课堂

在“创作写作丛书”推出之前,国内很少有能系统教授小说写作技巧的书籍。算起来,类似于《文心》、《作文七法》、《文章讲话》这一类的书,有些边缘化,但是关于故事的章节很少。好在前段时间看到罗辑思维出了徐荣哲老师的小说课,分一两卷,内容我也没仔细看。就凭作者的名字,我直接下单了。

虽然书名是《小说课》,但其实副标题更符合主题——折磨读者的秘密。通读一遍,确实每篇文章都与此息息相关。其实这就是这本书和其他写作书籍的区别。一开始并没有说明什么是小说,或者好小说和坏小说的评价标准等等。而是直接用一个谜题把读者引入事先安排好的陷阱。这样,读者就能直观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神秘——悬念——是如何发挥神奇作用的。还能大大增加阅读的乐趣,不至于一开始就被冗长晦涩的术语淹没,不仅难以看清其路径,还容易自相矛盾。但这也可能是无奈之举。毕竟大部分人的阅读习惯都不好。面对不熟悉的概念,很少有反复琢磨的选择,反而更习惯直接跳过。而由于大脑天生会忘记“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两害相权取其轻,留下的记忆并不像一缕青烟那样持久。

当然,文学上所谓的“神秘”并不仅仅指悬疑这个词。虽然悬疑确实是最容易理解的,也是最直观的钩子。但其实是隔了一层足够的纸。在它被刺破之前,你可能会挠头。一旦最终显露出来,它的能量就会迅速消散。换句话说,悬念的生命力是否持久,取决于作者准备保持多久。

在文学的“神秘”中,还有一位猛将,那就是“隐喻”。简单来说,为了说明一个抽象的事物,用另一个有相似之处的事物作为对比。这个环节很考验人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你可能会说:谁不知道小学语文的内容?诚然,一个简单的比喻,比如森林全染的远山风景,比作泼墨山水。很直观,也很好理解。但是如果它稍微复杂一点,

如俳句:

“一颗痣是因为身体的白色。

变成孤岛:我怀念。

你的衣服里有一片光的海洋。"

可能无法用一两句话概括其中的门道。这当然是一种比喻性的修辞。本文详细讨论了如何解释这里没有表达的内容。这里我想说的是,修辞所掩埋的谜题,可以赋予文字更长的生命,为读者提供可挖掘的宝藏。要理解这首俳句,就要从这几个字里挑出线索,相互比较,配合一点点想象,才能一窥其中的乐趣。所以很多人觉得读文学作品似乎只是一个情感层面的问题——只要“有感觉”。但那只是最肤浅的解读。没有理性的思考,永远停留在文字的表象。那种草率的浏览或许能获得一些精神上的愉悦,但对提高写作水平并无益处。

虽然是两本小书,但是信息量并没有打折。如上所述,整本书的每一章其实都是为了教授吸引读者的秘诀。从人物到结构,从主题到修辞,从控制时间到操纵空间。构成故事血肉的每一个元素,只要稍加调配,就能立刻产生神秘的吸引力。其实小说和电影一样,会太打扰读者。如何让你的故事比口袋里的手机更吸引人,也是本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但小说课程不仅仅是一套工匠式的技能书。理性的逻辑分析下,其实是有野心的。徐荣哲想找出小说的“黑心”,也就是那些不能向别人表达的秘密,这些秘密决定了人物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事态发展到现在,为什么故事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这个秘密是一本好小说的灵魂,是区分好坏的标尺,它直接影响着它的一生。其实写小说是一门关于选择的艺术。只有选择正确的东西,它才能吸引读者,而不是把他们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