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小说的艺术特色

老舍的作品大多以市民生活为题材。他擅长描写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尤其擅长描写封建制度。

老舍,一个男权社会,在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以及新的历史潮流的冲击下,是茶馆里保守落后的中下层市民。困惑、彷徨、孤独的矛盾心理,以及进退两难、不知所措的可笑行为。他喜欢通过日常的普通场景来反映常见的社会冲突,他的笔触往往延伸到对民族精神的挖掘或对民族命运的思考,让人从轻松幽默中品味到生活的严肃与沉重。丰富多彩的自然景物渲染和细致入微的风俗人情描写,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和北京的主题息息相关。他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杰出的风土人情(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画家。作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他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可能不够广阔,但在他所描写的范围内,他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从一年四季的自然风光、不同时代的社会氛围和风俗习惯,到各种人的喜怒哀乐和微妙心态,都是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充满“京味”的世界。这是老舍在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贡献。

老舍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表现出鲜明的反帝爱国主题。老舍的第一篇习作《肖灵儿》,通过小学生幼稚的动作,表达了反抗外敌入侵的民族意识。茅盾从老舍最早的作品(辉煌工作了二十年的老舍先生)中深切地感受到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向往”。在这之后,老舍写了许多直接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作品,以及从不同方面描述他们的经济、文化和宗教渗透以及种族歧视对中国人民造成的伤害的作品。他表现了民族觉醒,赞扬了民族气节,同时也批判了面对这些入侵和渗透而表现出的卑微和不明智的外国奴隶。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话剧《神泉》(又名义和团),再现了北京市民抗击八国联军的英雄场景。他后期的作品强烈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自立自强于世界的喜悦和自豪。他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为他的爱国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光彩,达到了新的思想高度。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老舍作品中的高尚品格和宝贵精神遗产。

老舍试图从人民的口头语言中学习和提炼文学语言。注重学习,避免做出努力和过欧学生口音的问题;讲究精炼可以脱离粗糙的自然形式,克服照搬滥用方言的弱点。他用的是真正艺术化的、活的语言。老舍的小说、散文都能朗朗上口,剧中对话生动活泼;作品中很多人物的语言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很好地解决了语言脱节的问题。他在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表现力和艺术性以及创造新的文学语言方面在现代作家中表现突出。老舍认为,作家的风格首先体现在语言上,他的语言也确实成为表现艺术风格的重要手段。甚至他的理论文章的语言都很有个性。他在这方面的贡献超出了文学创作的范畴。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主张把他的作品作为“推广纯正普通话的教科书”(老舍致赵家璧的信),他的文字一直是现代语文教科书中的典型。

老舍的创作受到英国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响,与中国传统文艺有着更深的联系,主要是民间的。这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通俗化、大众化、民族色彩浓厚的特点,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可以得到欣赏。因此,它较早地突破了新文学只在学生和知识青年中流传的狭小圈子,受到了广泛读者的喜爱。后来,它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民感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再加上规范的现代汉语,引起了国外的关注。这些都扩大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他以北京胡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巧妙地运用了“京味”的文学语言,为一些后来者所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