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作品欣赏

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在于读者与文本的互动过程。如何让读者从被动的感知者转变为主动的文本意义建构者,成为大多数作家在创作中首要关注的问题。德国接受美学大师沃尔夫冈·伊泽尔认为,“空白”是召唤读者将文本具体化的最佳机制,在这种召唤下,读者跃跃欲试。丹·布朗知道这个“空白”的重要性。在《地狱》中,布朗将这种空白艺术运用到了极致,没有留下斧头和凿子的痕迹。非线性的叙事使得小说在情节结构上留下了很多空隙。这种叙事方法是后现代主义小说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当它打破由开头、高潮和结尾组成的叙事模式时,往往会将故事切割成许多片段,导致作品结构松散混乱。但在后现代小说中,虽然有缝隙,但读者很难去填补,因为后现代作家刻意追求碎片化的效果,割裂碎片之间的联系。而布朗则巧妙地利用空白形成悬念,启发读者弥补文本中的空白,从而构建完整的意义。由于非线性叙事的采用,布朗以前的小说时空几乎是混乱交错的,但新的却有所改变。正如“大联盟”的领袖所说:“我们的现在是由过去的决定所构造的”,“地狱”里的过去和现在是有因果关系的。虽然布朗在过去和现在的空间设置了空白,但顺着这种关系,读者在地狱的时空迷宫中穿行时,也不会陷入混乱。

在主次线的情节设置上,作者刻意放弃过去,直接描述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造成情节空白,启发读者在阅读中寻找原因,这一点在《兰登解密》主线中尤为明显。在以往的小说中,主角的解密总是遵循“接受邀请——踏上解密之路——遭遇危险——解开谜团”的套路,读者在阅读新作之前就有所期待。在新作中,作者有意打破这一套道路,在开篇之初就将兰登推上了解密之路。周日晚上,兰登陷入昏迷并出现幻觉。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外国医院,失忆,被杀手追杀,被美国大使馆通缉。所有的谜团都与过去的两天一夜有关,但我已经完全失去了这一切的记忆。无奈之下,兰登只好在锡耶纳的帮助下,顺着自己留下的线索寻找记忆。解密套路中的空白设置刺激读者阅读,跟随兰登揭开失忆之谜,从而填补了“接受邀请”的环节。这样一来,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一开始就被激发起来,并因为文本中的其他空白而一直保持到小说的结尾。

主线和辅线的交替叙述,将一个完整的主线解密过程切割成片段,使不同时空或同一时空的不同人物及其行为得以并列,打乱了读者的认知和阅读过程,使其始终处于补缺和建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副线的加入为读者提供了必要的补充信息,填补了主线的空白;另一方面,由于布朗有意“触及一些重要信息”,给读者增加了新的空白,刺激他们继续阅读。小说第二章讲述兰登醒来,医生告诉他,由于头部中枪,他已经失忆。这时,杀手赶到,准备在射杀一名医生后袭击兰登。小说在这里戛然而止。第三章转而描述波罗的海“大联盟”副线上发生的事情。这就打断了读者对上一章之前“峰会”的期待。通过对“大联盟”领导人的回忆,读者知道“大联盟”在与兰登发生冲突之前,是受一个神秘客户的委托,但同时又出现了新的空白:为什么领导人把客户称为“错误的人”?第四章回归主线。差点丧命的兰登和锡耶纳慌慌张张上了一辆出租车,凶手胡乱开枪。第五章又转到第二行。杀手向“大联盟”的领导汇报,从对话中得知杀手又失手了,但杀手身上一定有“那东西”。随后,“大联盟”的技术人员查看了“错误的人”要求上传到网络的视频。在视频内容即将揭开的时候,第六章回归正题。这样,读者就可以推测“大联盟”的目的在于兰登身上的“那东西”,从而填补了兰登被杀原因的空白。同时,这一章向读者抛出了新的空白,比如“那个东西”是什么,那个视频与整个故事有什么关联等等。在填补旧空白的基础上,新的空白在小说中处处出现,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一组空白中被激活。

在书中,与他之前的乐观态度相反,他从当前的人口问题出发,对人类的未来做了另一种推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人口飞速增长。一些人口学家利用人口统计和人口预测数字,宣布世界将面临“人口爆炸”危机,认为“人口危机”必然导致“资源危机”、“粮食危机”、“生态危机”。丹·布朗敏锐地观察到了这种对人类未来生存状态的焦虑,并将其融入到新小说的创作中。布朗曾在采访中表示,“目前的全球性问题,如臭氧层空洞、水污染、食品安全等,都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是人口过剩”。小说中,被称为天才的基因科学家伯特兰就持这样的观点。他深信人类最终会进化成一个完美的物种,但他也意识到人类将成为自身进化上的最大障碍。他认为,人口问题不仅关系到人类外部世界的生存,而且直接导致内部世界的变化。人口增加导致资源枯竭,人类会不择手段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届时,但丁《神曲》中的“七宗罪”将吞噬人性,导致人类道德的沦丧。他认为我们此刻正处于道德崩溃的边缘。为了拯救“灵魂”和人类的未来,他相信马基雅维利“瘟疫是地球自我净化的最自然的方式”的理论,研制出一种新的病毒,取名为“地狱”,因为人类只有通过地狱才能进入天堂。伯特兰为了人类的未来要杀死大量的人,兰登为了拯救现在大量的人而放弃未来。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布朗直接把这个“伦理与科学的灰色地带”抛给读者反思。

在小说中,面对人口过剩的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伯特兰为代表的功利主义观点,主张为了活下去而杀死另一群人,就像医生为了救人不得不截肢一样;另一种观点,以伊丽莎白为代表,认为杀人救人是不人道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口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道德伦理问题,使人们处于一种伦理的两难和困境。布朗以人口过剩问题为切口,成功呈现了人们对未来自身生存状况的焦虑。这种焦虑源于人们对善恶界限越来越模糊的困惑。在后现代世界,当所有宏大叙事都被解构,一种不确定的情境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不变状态。随着善恶的确定性的消失,人们面临着巨大的选择自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

布朗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善恶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伦理困境。在《地狱》中的“写在前面”中,他引用了但丁《神曲》中的一句话“地狱中最黑暗的地方是留给那些在道德危机时刻保持中立的人的”,表明他应该有所选择。在小说中,两个矛盾的派别也进行了重新选择。作为贝特朗的支持者,锡耶纳在最后一刻叛逃。她接近兰登只是为了找到“地狱”并摧毁它,因为她知道“地狱”很可能会成为政客的工具,所以伯特兰的好心会以恶告终。当伊丽莎白得知“地狱”会随机导致约三分之一的不孕不育时,在决定是否研究解决不孕不育危机的对策时,她选择了接受现状。他们立场的互换,其实是重新评估善恶后的重新选择,这一点在伊丽莎白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伊丽莎白的婚姻因为不孕而破裂,她忍受着不孕带来的心理创伤。她很清楚“地狱”将导致的悲剧,但她仍然从大局出发,接受了解决人口过剩的“不人道、人道”的方案。故事以伊丽莎白和锡耶纳去世界卫生组织总部试图说服专家接受“地狱”而告终。最后,布朗打破了以往只直观展示伦理困境的惯例。

最后,他用兰登的“自己的影子”来表达自己的立场:“这将是袖手旁观在危机时刻最大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