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小说
人这一生总是把幸福与痛苦,希望与绝望,明亮与黑暗,喧闹与死寂,笑声与泪水,纠缠交织在一起,就像是未夕在《乔家儿女》中说所说的:
在读张平的《姐姐》这一篇小说的时候,我总是在想一件事,我们所谓的成功是不是被现代人单一化了,我们觉得功成名就、财富地位就是成功,可这些成功真的是所有人想要的成功吗,应该不是,成功应该具有多样性。
都说人活着得有两个智慧,一是知道,二是知足。
就像是“姐姐”一样,当家里人都觉得她苦时,她知道谁都无法改变历史, 所以她知足而快乐地选择了当前的生活,不怨天不尤人,她活着的底气远比任何东西都珍贵,比地位金钱更为重要。
在“我”的记忆里,姐姐身材灵巧、圆圆的脸、一双亮亮的眼睛,肤色很白,梳着两条长辫子,楚楚动人,很是好看。
人人都知道她是大学教授的女儿,名门闺秀,会唱歌会跳舞,每逢节假日学校组织演出,姐姐总是最出彩的那一个。
不仅如此,她还很聪明伶俐,八岁就会背一百首唐诗,十一二岁就能看懂《三国演义》《西游记》,学习好,又是文娱骨干,在学校是宠儿,在家更是视作掌上明珠。
可是命运就是这样公平好像又不公平,太完美的人,总不会让你过得太好。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她一下子从高处掉落,随着爸爸妈妈去了农村。
就这样她从云端掉了下来,受人白眼和讽刺,十年的乡村生活,由于家庭背景的原因,让她既受到了磨炼,又摧毁了她的精神支柱。
原本应该有的锦绣前程,从此成了黄粱美梦,于是姐姐在二十七岁那年选择了败退,嫁给了一个身材矮小、一副病态的山村农民。
当你身处悬崖之上,无法选择,也无力抗衡,只有闭眼接受上天的恩赐。
?也是因为姐姐默默地应允,成了全家人最悲怆的伤痕。因为所有人都默许了这场极不相配的姻缘,因为他们知道哪怕有人说一句算了吧,姐姐也不会踏入那无止无尽的苦难。
在姐姐嫁人那天,所有人都嚎啕大哭,只有姐姐没有哭,麻木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没有鼓乐,没有鞭炮,姐姐穿着一身并不鲜艳的新衣服默默地跟着走了。
三十四岁的姐夫,下面有六个弟弟。因为贫穷,姐夫的父母像是盼闺女一般盼着有个媳妇,所以当姐姐进入姐夫家时,受到了像接神一般的待遇。
姐夫脾气很好,对姐姐很是百依百顺。姐姐一个眼神,就会令姐夫坐卧不安。因为在一个一屋子都是光棍汉的家里,娶来一个媳妇,就是娶来了生存的勇气和信心。
姐姐的默默无声和一脸绝望,在姐夫家人心里就是惶恐和不安,他们使尽各种办法去猜测,去安慰姐姐。姐姐结婚后一个月便是春节,初一早上,姐夫的六个弟弟在老二的带领下给姐姐来拜年,还没等姐姐反应过来,六个兄弟齐刷刷地跪了下来,磕了一个头。
姐姐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家庭里,得到了一个“人”本应该有的待遇,也是她的内心最渴望的东西,就是做人的尊严。
之后年月,姐夫的父母相继过世,在去世前将一屋子光棍和几间土坯房,都交给了姐姐。
也是因为这份遗嘱,再一次赢得了这个儿媳妇的心。 那份委托,对于他们来说是悲壮,而对于姐姐来说就是活着的力量和勇气。
姐姐没有分家, 家里大大小小都要听“嫂子”的,她光明磊落、秉公无私、对那个家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对于姐夫家来说是救赎,对于姐姐来说也是救赎。他们各自找到了一个庇护所,一个是生活的底气,一个是向上生长的力量。
就那样在姐姐的威望和气势之下,给一屋子光棍都娶了媳妇之后才分了家,不仅公平公正还给各个兄弟把后面的生活全给打算好了。也是因为那次分家,兄弟几个更加亲密,更加热火。
徐晓说:
我想在那个时代背景之下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苦难就像是一条看不见的路,姐姐选择了勇敢。
她撑起了那个人见人躲的大家庭,当父亲回城成为院长之后,想要给自己的女儿转回城里,姐姐拒绝了,关于过去她说她没有生任何人的气,只是如今的女儿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女儿了,人活着得有良心和感情。
姐姐在那个家庭里一日日白发横生,皱纹也堆上了脸颊,可她是快乐的。
她找到了自己活着的底气,那些与物质没有关系,甚至放弃了本应该有的物质和地位。因为她明白一个人的灵魂如果没有归属,要再多的金钱地位也是空虚的。
我总是喜欢去读一些苦难文学,他们总是会给我一种力量,原来人的柔韧性会这么强,强到在任何一种深渊里都能找到鲜花盛开的生活方式。
听说人生的幸运和不行,总量是不变的,如果现在充满了不幸的遭遇,代表今后只有幸运的事了,希望每个人都是幸运的人,不过不幸也请不要放弃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