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纪实——童年时期我和母亲的情感断层

我从小就和我妈很亲密。但是,我知道,我妈是深爱着我的。

我们之间很少有亲密的举动,但我们心里都有彼此的依恋。

几个月大的时候被父母送回山东老家,一直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过。大概三岁的时候,我跟着奶奶从山东老家来到部队大院。我不认识我妈妈,所以我躲在角落里。她笑着递给我一个小卖部的大馒头。我接过来,马上扔在地上,让我妈大吃一惊。发生了什么事?奶奶不是告诉她我最喜欢吃白面馒头吗?

奶奶笑着说,我喜欢吃馒头,家里的面比食堂的白,是专门给宝宝磨的。

妈妈没有说话,弯腰去拿馒头,依然微笑着伸出双臂,而我却一转身扑进了奶奶的怀里,再也没有出现。

母亲很无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忍住了脾气,只跟着奶奶,警惕着妈妈爸爸对我的亲昵。从那以后,我的认知就决定了,只要跟着父母走,奶奶就不会要我了!所以我抗拒和父母的亲密关系。

从小与母亲的分离,让我失去了对母亲安全和信任的情感依赖。爷爷奶奶辈的分开,让我和妈妈产生了感情断层。也就是俗话说的“这孩子不亲他妈”!

童年所有的安全感都来自于奶奶。和她在一起的生活是阳光的生活。

岁月纪实——刘奶奶

因为想念奶奶,我写了一个更准确的版本《时光纪实——刘奶奶》,也得到了健叔的一个“赞”!

那时候父母很忙,集中精力在我身上的时间有限。

50年代末,我爸妈忙着重组东北的一个野战医院,福建前线的一个猫耳朵洞,不能放松,盯着海峡对岸的高射炮着陆点,根本不管我。

后来回到父母身边,上了一个全托管的幼儿园,一周只有一天在家。和父母的互动也很有限。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我上学。

根据儿童行为教育专家的研究结果,三到六岁是宝宝与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时期。六岁以上,宝宝的认知和行为基本都有了行为习惯,记忆也有了路径。

我和我妈就是错过了最好的时光。

从我记事起,父母就有亲情,但我并不执着。有话好好说,没事就自己玩。我尽力做他们告诉我的每一件事。不再有依恋和亲密。

只有我和我的小伙伴打了一架,我爸妈来找我爸妈告状。要是遇到我妈,我就惨了。第一,我必须先道歉,不能乱问。第二,关门是胖揍!

我从小就特别抗拒被打。

我妈打我的时候,我不服气的滚来滚去,当然是换来更厉害的胖揍!

我从小长高,比同龄人高一个头,很快就和妈妈并肩站在一起了。如果她再伸手打我,我就握住她的手,不让她打我。这是大逆不道!

愤怒的母亲向父亲诉苦,父亲为此写了日记,大意是等我长大了,父母要以理服人。

除了别人抱怨的时候,我妈很少对我发脾气。有事的时候,尤其是我犯错的时候,她指的是我,注意她的话。再大一点,我会顶嘴,我妈经常把我的缺点扛在话外。

所以,我从小就怕妈妈。我不想靠近她。

虽然我不想粘着我妈,但我心里还是渴望她的关注。

不知道为什么,我妈在我面前一直是一副严肃的表情。

但我也知道那是我的生母,我希望她能娇娇我。

很遗憾,不行。妈妈太忙了。

有时候,为了得到她的微笑和赞美,我不得不努力学习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照顾妹妹。希望她下班回来能给我一个欣赏的微笑!

妈妈平时下班回家很累,面无表情,就连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如果我们边吃边聊,会被她骂!

从小到大,我羡慕姐姐能缩在她怀里捉弄她,也羡慕她对姐姐温柔撒娇的样子。

我站在远处,微笑着看着他们笑,心里却酸酸的,揪揪的。

只有妈妈带我上夜班的时候,我才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温暖。那是因为值班室只有一张单人床。我和我妈要睡一张单人床,又挤又暖。每次早睡,我都开心的笑,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温暖。

小时候总因为过敏和上呼吸道感染发烧。一场高烧差点要了我的命!作为一名医生,我妈妈决定切除我的扁桃体。

现在这是一个小手术,但六十年前这是一个严重的中等手术。

为了减轻我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妈妈很少带我去上班,让我提前熟悉手术室的环境和给我做手术的阿姨叔叔。我妈自己也在手术室工作,但是手术当天,她紧张得不敢进去,还是其他叔叔阿姨让我和他们一起“过家家”穿上手术衣,戴上麻醉面罩,全麻下摘除扁桃体。

那年我五岁。我已经记得很多事情了。

今天看来真的是小题大做了。门诊手术怎么样?

醒来的时候,我睁开眼睛,看到妈妈漂亮的大眼睛温暖而又担忧地看着我。醒来后,我妈和给我做手术的舅舅问我还疼吗?喝一口口水怎么样?然后是我最喜欢的冰棍...

其实小时候住院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可以和妈妈一起吃病号饭,可以和妈妈单独睡在病房。但是,我还是不会跟她撒娇,她也没有抱我亲我的意识。

我是一个性格活泼开朗,爱说话爱笑的人。谁都可以跟我开玩笑,我自己也是个笑话包。但是我和我妈从来没有开过玩笑。

妈妈在家的时间有限。她是一名士兵。她以前是手术室的护士长,后来当了医生。她每天都很忙,经常上夜班。如果你白天回家,你会睡着。

如果有突发任务,我会一句话不说就走,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在家。我们家的女主人好像是我奶奶。

这种情况下,她和我们基本没有陪伴和游戏时间。自然,就不会有亲密而戏谑的交流。

印象中,妈妈对我的学习没有任何要求,也没有抱怨过我。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妈妈也给我开过家长会,藏过男生写的信,安排过我的生活。我对这些没有感觉。

人就是这样的矛盾。我很清楚妈妈对我的关心,但我就是不能像姐姐和他们一样和她开亲密的玩笑。

直到高中毕业,我都要考虑人生发展的道路。我就是觉得我妈一直很关心我。

有一天,我爸妈很认真的找我谈话,不是通知我,而是商量着问我愿不愿意去当时Xi阎良的“鸿安公司”当一名工人!

当工人是当时很多人的梦想!

不要去农村。是正式工作,骑自行车,提着铝制饭盒,穿着工作服,拿着步枪,参与制造能保卫我们国家的大飞机。

但是我不想。我心里有自己的理想。我想成为一名教师。我不想留在阎良。我想学习和上学。我断然拒绝了。我爸妈什么都没说!

事后才知道,是母亲催促父亲向领导汇报,希望解决孩子的就业问题。没想到我忘恩负义!

妈妈对我的长期考虑,让我第一次对妈妈心存感激!

我的爱情和婚姻也是我妈安排的,我和队友都很感激她。至今队友和他父母提起这件事,还是对母亲充满了感激!

因为这段婚姻,四位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老战友之间的友谊,又增添了公婆的温暖。

这让他们一想起来就觉得很爽,一有机会就会喝上几杯!

我也感觉到,妈妈对我们姐妹的温暖和爱,不是用语言流露出来的,都落在了她的小事上。

最难忘的是妈妈亲自给我做的一个小手术!

我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格。我还在Xi安的一所中学教书,我刚刚结婚。一次课间休息,两个男同学在打架,走廊很窄。我当时在教室门口,准备上课,怕伤到其他同学,引发群体事件。我一边吼学生,一边也开始撕,阻止他们动手。

当时用力过猛,胃里一阵巨痛,倒地不起。

现在爆笑了,打架自然吓傻了。学生喊,老师叫,人抬,出租车叫,不上课,都去医院。

一阵忙乱之后,尴尬来了。医生无法决定。我该怎么办?我不得不打电话给我妈妈告诉她。我的母亲,作为一名士兵,很快。她叫来部队救护车,迅速把我拉回部队大院的医院,亲自给我做手术。然后用手推车把我运回家休息!

我迷迷糊糊理解,哭笑不得。

我是不是太粗心了?你都不知道?这件事太过分了!嗨!劝架输了宝宝?

母亲一点也没有抱怨。我做手术的时候也是专业的,动作很快,表情很平静!

其实她骂我的时候我感觉好多了,只是我妈的克制让我觉得有点生疏。

直到她叫我姐给我做饭的时候,才听到她叹气。

她还亲自打电话给我的队友和他的家人解释这件事。让我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后来听到她在客厅里和老战友聊天,绕着圈子小心翼翼的说话,我很尴尬。我也给我妈找了麻烦!

这件事让我终生难忘,心存感激。妈妈对我的爱,海一样深,无法用语言表达。我妈对我的感情像冬日的太阳一样温暖,无法用温度来衡量。

想到自己经常冒出来的小心思,真的很小气!

但是我还是不能对她说亲密的话,不能做亲密的动作。

熟悉心理学,知道思维习惯和心理模式对行为模式的影响就在这里。我也是,我妈也是。

我能做的,就是和我妈一样,用行动来表达我的情意,用行动把感情的温度变成爱。

我妈妈做过两次甲状腺结节手术。每次手术前我都和医生商量,每次手术后我都自己照顾。

那时候条件差,不能陪床。晚上,我坐在走廊里打了个盹。白天还活蹦乱跳,跑上跑下的照顾她。

因为吞咽困难,她只能喝粥。我在医院楼梯间拐角处拿了个煤油炉悄悄给她熬粥,背着护士检查!

后来我妈去北京做手术,我也该全力以赴尽孝了。

为了不耽误上课和工作,我下班后去了医院。晚上,病房里挤满了床。晚上,我躺在时间旁边的北京空军总医院的花园里,仰望星空,祈祷母亲早日康复。早上吃完饭照顾她,然后回学校。过了几天,她能走路了,我轮流照顾她的队友!

母亲康复了。心里的石头也放下了。轻松回到了平时无忧无虑的状态!

在我和我妈之间,我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我不能完成她告诉我的事情,不能达到她的期望。

有些事情,我能力有限,真的做不到,只能对着妈妈的沉默尴尬地笑笑。

还好我脸皮厚,不怕她怪我。

妈妈今年九成了,还是自己照顾自己。她每天都要为我们远嫁他乡的孩子的生活和健康担忧...

我希望她在和我说话的时候能多说一些,唠叨也是温暖和亲密,但是没有.我们都是第三句话:

我:妈妈,你好吗?请保重!

母亲:儿子,你不小了,多保重!

除了别的事情,几分钟就结束了。

这几年我妈很愿意听我姐跟我微信聊天,津津有味,甚至还会打断评论。我理解姐姐的理解。她打开手机,让我又聋又瞎的妈妈知道我的情况,听到我和妹妹轻松漫谈聊天,而不会让对方尴尬!

这些年来,只要有机会,我都会申请去父母住处出差,寒暑假也会带着孩子去看望他们。父母开心,我安心。

只是我们的话题还是比较严肃的,都在说家常话,但是还是觉得有点不太亲密,希望能亲密一点,但是我和我妈做不到这些亲密的动作!

我的老母亲,一辈子和军营里的硬汉生活在一起,见过太多的血和失望。她还把自己裹在硬壳里。我和家人都知道,在坚硬的外壳下,妈妈有一颗真诚温暖的心,不仅给了她关爱的爱人,也给了她每一个孩子。

她也用这份暖心,在自己最好的年纪,温暖了无数的病人。她把一切都献给了她热爱的军营!

她的军功章比她爸爸还多!它成了我们童年的识字卡。军功章大多是“技术能手”、“作战能手”、“竞赛标兵”、“五好士兵”,还有三等功的!优秀党员奖章!

今年的医师节,我写了一篇小文章,庆祝我当了一辈子军医的妈妈。

医生节

母亲的温暖是大爱,但我多年来深受自私狭隘认知的影响,认为她偏心,不喜欢我。当我明白这一点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母亲了。

有了自己的宝宝,我知道妈妈看到十月怀胎的孩子和远隔山水的老公有多难受!

童年时期的母女感情断层,并不是我们的初衷。从古至今,家庭都被母亲的责任所束缚,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母亲选择了军旅生涯。她要想不辜负头上的红五星,就咬着牙把我推到她奶奶面前。她会有勇气放弃儿女情长!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慢慢接受了这个遗憾。

但小时候真的是“生瓜蛋子”。我说不清我给我妈惹了多少麻烦,让她伤心了多少次,让她担心了多少次。这些都让我对我妈产生了深深的愧疚!

我对妈妈孩子的好感也是随着我的成熟逐渐增长的。

不养孩子真不知道父母的好!

作为女儿,看到妈妈喜欢我为她精心挑选的衣服和鞋子,心里是甜蜜的。看到她很享受我送她的按摩器,水杯等小物件,我觉得很开心。

我妈能接受我的孝心,让我由衷的感激!

还好,感谢上帝,妈妈还活着,亲情是最难得的!虽然情感上有童年的断层,但我们内心都在努力拉近彼此的距离。

妈妈,你也给了我孝顺的机会。“我要尽孝,亲人还在”!我是多么幸运啊!也让我此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