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几个历史时期中国文言小说的发生、发展和辉煌。

继以集为代表的元代文言小说之后,明代文言小说创作并不寂寞。尤其是在明初,白话小说尚未形成气候的时候,文言小说更为活跃。

明初,瞿佑的《剪灯故事新编》在文坛引起轰动。这本书有* * * 4卷20篇文章和一个附录。这些小说大多写了一些元末天下大乱的故事,带有奇怪的色彩。这些作品很多都以荒诞的形式记录了乱世文人的心态。比如《华亭遇故人》写的是在国军包围姑苏时,奋起帮助张士诚的全和贾二子,因战败而死于水中。游魂在郊外与故友相会,畅谈乱世“穷思财”与“富而复危”的窘境,很能反映当时士人的心态。他们还感慨韩信、刘文静等“英雄”“死了的都被洋人惩罚了”。这是明太祖杀死英雄的时候,这是不言而喻的。在《修文谢人传》中,作者还借人物之口抨击当代人“能贿人,能入家,浮夸其貌,枉取之”,流露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之情。

书中有很多爱情婚姻故事,散发着一些市民的气息。世俗的平民和商人开始成为小说中的主角。他们蔑视伦理,大胆追求婚恋的自主性。例如写了一对富有的姐妹薛和薛,她们聪明美丽,还会写诗。一天,小商贩郑声在河边洗澡,他“扔出一对荔枝”,主动示好。到了晚上,垂下竹兜,郑声就会被挂在高楼上,“自然没有黄昏但是没有”。双方父母知道后,并没有按照礼教训斥,而是开导并成全了他们。这种新的婚恋观在《崔璀传》中也非常明显。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崔璀是一个“淮安市民的女儿”。她私下与同学金鼎相恋后,公开对父母说:“我已经答应了。如果我不遵循它,我会死,我永远不会去另一扇门!"当男方穷得自觉"输给门户",不敢硬生生答应时,女方父母说:"婚姻关乎财富,是摆脱财富的途径。我就知道怎么选老公,别的都不知道!“显然,他们不在乎封建礼教。后来,崔璀在战争中“失去了童贞”,作者无意谴责她。最后,一对情侣总是在一起。附录《秋香亭的故事》描述了尚胜和杨从小相恋,两人约定结婚。元末两人分居,最终有情人难成眷属。与开了一家五彩绸缎店的王结婚。这个悲剧是自传性的,但客观上也描述了乱世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了商人力量的壮大。

《剪灯故事新编》中的一些作品有明显的模仿前人名著的痕迹,穿插的诗句有时也有点过分,但总的来说,正如凌在序言中所说:“夫意奇,措词妙,忽成一家之言。读之者,使人喜舞,悲藏泪,亦有盖。”这就不难理解了,它既能使所谓“市井轻佻之人争诵”,又能使“儒土而生,多不教,日夜记讲”(《英宗实录》卷九十)。它的出现标志着明代传奇小说的兴起,并对明代乃至清代的文言小说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在此之后,明代陆续出现了一些传奇小说,也出现了一些佳作,如《剪灯》中的《莲屏与秋千会》、《花集》中的《强心石故事》、邵《寻灯》中的《桂潜梦感录》、宋等。集子和附带的别集,如《负情传》、《珠绣衫》等,都很有特色。其他的传奇小说,如马的《中山狼传》也广为人知,广为流传。

传奇小说史上的独特之处在于明代出现了一批“中篇小说”。这类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焦红集》的影响,都是写爱情故事的,篇幅都超过一万字,有的甚至超过四万字(如的《寻莲记》)。永乐年间《剪灯》中贾华云起死回生的故事和成化末年御风主人写的《爱美记》都描写了青年男女对纯洁爱情的执着追求,曲折生动,都有与《焦红纪》抗衡的意味。不同的是,《贾华云归魂》拖了一个喜剧的尾巴,淡化了悲剧的色彩,而《爱美之心》则完全以一个喜剧的大团圆结尾。在爱美之心的驱使下,弘治至嘉靖间出现了一次中篇传奇创作的高潮。早期作品多以描写青年男女大胆积极追求婚恋独立,冲击传统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偶尔揭露社会为题材,如《龙回兰池记》、《李史》、《李靖传》、《淮春雅集》等。尤其是《辽阳海神传》,讲述了徽商程贤爱上海神,经商发财的故事。想象奇特,文字优美,反映了当时商业贸易的情况和商人地位的提高,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舆论对人欲的过度宣传和世风的日益颓废,嘉靖时期出现了几部着重描写纵欲甚至性乱的作品。这些小说几乎都同时宣扬科学的功名和不朽的成就,充分暴露了人的个人欲望的过度膨胀必然导致人性的全面扭曲。后来,刘胜发现莲花的故事批评这些作品是“残酷和幼稚的”。它和万历以后写的《双双传》一起,试图挽救颓废之风,重新向“情感”靠拢,也表现出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尊重,性格有所反弹,但最终并没有优秀的代表作。

明代各类笔记数量丰富,种类齐全,远胜唐宋。《聊斋志异》,如朱云明的《聊斋志异》,谢陆的《更思编》,杨仪的《高坡异编》,闵文珍的《异说故事》,徐昌济的《和合史》,洪应明的《仙佛奇景》,钱希言的《园林》,王同贵的。向往人性,重要的是要记住奇闻轶事,比如陆容的《园杂记》。他文笔精湛,讲故事、记风俗、议历史事件,有时还有些独到见解。张的《杜烈新书》集中讲述了各种造假故事,广泛揭露了明末掺水思想的世风。梅鼎祚的《青泥莲的故事》记载了历代妓女的事迹,称赞她们是从泥淖中冒出来的莲花,没有沾染,表达了她们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以及她们的悲惨遭遇。还有一类是地方志人的笔记,比如何的《玉林》,也很有名。它收集了从汉代到元代的2700多个古老的故事。经过切割铸造,有了自己的时代特征和个性色彩,书体风格统一,“素淡典雅”(《斯Ku全书穆宗何石玉林》)。总的来说,明代这些奇形怪状、充满人情味的笔记小说在当时的文人圈子里还是有着广阔的市场的,但毕竟缺乏艺术发展。到了晚明,带有市井气息的诙谐、笑话作品开创了新的局面。这可能与当时商业经济活跃,思想相对自由开放,文人“有趣”的社会风气有关。明末的笑话有三十多种。代表作品有冯梦龙《古今谈概观》(后改名《古今笑》、《笑史》)和《笑屋》。这两本书汇集了近2500则古今民间笑话,以清晰清醒的文笔讽刺封建官吏、无良奸商、无能医生、迂腐教师等人物,从一个侧面揭露了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的弊端和人性的弱点,将笑话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

随着中国古典小说的繁荣和读者的爱好,收集和出版各种中国古典小说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事实上,上述书籍,如《谜之诗》、《青泥莲》、《玉林》、《古今谈绝概观》等,都具有收藏性质。在这些书中,冯梦龙的《情史》也很有名。它编辑了历史上870多个爱情故事,分作24卷,其中许多肯定了对封建礼教的反抗,赞扬了纯洁忠诚的爱情,表现了比较新的爱情观,为以后的戏曲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此外,较著名的小说选本或丛书还有《宜颜边》、《玉楚志》、《古今海话》、《何克三记》、《顾氏小说》、《广四十篇》、《燕海》、《燕城》、《五代小说》、《说桥》等。这些书对收集和保存从古代到明代的大量文言小说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大多数编者都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而编纂的,态度并不太严肃。

明代的文言小说创作,虽然没有产生一流的作家和作品,但在文学史上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它们在清代文言小说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聊斋志异》等作品在题材的选择、情节的构思、表现手法、审美意向和魅力上都受到了他们的影响。明代的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白话小说题材广泛、语言通俗、情节曲折、篇幅长,影响了文言小说的发展。文言小说精妙的语言、细腻的笔法、高雅的内容、含蓄的韵味,对白话小说也起到了提升作用。特别是明代的文言小说,为白话小说和戏曲的创作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如《严旭易编》等书所收的《王传》只有1200字。后来就成了白话小说胡总巧用华狄青,王翠乔报许明山之死(兴),胡少保平日本战功(西湖第二集),绿野仙踪,戏曲良香丸。在世界文坛上,明代的文言小说也是颇有影响的。1813年,越南诗人阮友将《金传》移植到同名诗体小说中,成为世界文坛的名作。剪灯新话在15世纪中期传到韩国,Si seup Kim马上抄了《金鳌新话》这本书,成为韩国小说的鼻祖。16世纪传入日本后,很快出现了各种译本和改写本。到了德川幕府时期,各种版本“刻上了,就像中学课本一样”(董康《书博谭勇》卷)。16世纪初,越南人阮瑀在“剪灯新话”的直接影响下,还写出了第一部传奇小说《传奇随笔》,对越南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在中国,“剪灯官话”在正统年间被禁止,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越来越被国人所忽视,让人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