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的历史演进

明末清初 ,闽中长乐、福清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农民业余组班演唱的民间小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人们称之为“地下坪”、“牵草索”。这种演出活动,后来与外来戏班艺人结合,并以江西弋阳腔融合当地民歌俗曲形成的“江湖调”作为主要唱腔曲调,人称“江湖班”。当时演出的剧目有大戏36,小戏72,大都来自弋、昆诸戏。在闽东北福安、宁德一带,当时也出现了一种以“江湖”和飏歌为主要唱腔曲调的“平讲班”(“平讲”,意即用方言演唱)。所演剧目多移植“江湖戏”,或据民间故事编演,如《双金花》、《赠白扇》、《红裙记》等。后来,原用“正音”(官话)演唱的“江湖班”,也改用平讲(方言)演唱,渐与“平讲班”合流,同时又吸收了“唠唠班”(指当地人认为唠叨难懂的昆腔、徽戏等外来戏班)的部分唱腔,形成了以“平讲”为主,与“江湖”、“唠唠”三者合一的班社。

在福州还流行着一种“儒林戏”,起自明万历年间,以外来声腔结合俗曲俚歌所创的“逗腔”为主要唱调。清光绪年间已有13家“儒林班”,盛行一时,剧目大多出自文人手笔,如《紫玉钗》、《墦间祭》等。辛亥革命后,“儒林班”逐渐与“平讲班” 、“唠唠班”三者合一,形成了“闽班”,即今之闽剧。

民国初年,满族达官贵人纷纷离闽,他们往日所带徽班,因失去支持而迅速衰落。在福州的徽班艺人开始流散民间。他们大部分转入“前三合响”班,或当演员,或当师傅,或当乐工。如徽班“三庆班”的来宝、凤宝、老宝、起宝、怪宝、国宝等艺人与“三连福班”的周成章等分别加入儒林三合响班与平讲三合响班。随着大批徽班艺人渗入闽班,带进了徽剧的?腔(俗称唠唠腔)以及徽剧的剧目与表演技艺,所以此时的“三合响”,称“后三合响”。从此,在福州正式形成以儒林戏的逗腔为主,综合平讲戏的洋歌、江湖戏的江湖调与民间小调及徽调等多种声腔的闽剧,民间俗称“福州戏”。随后,在报刊上便出现“闽剧”名称。

“闽剧”一词最早出现在民国12年(1923年),闽班“三赛乐”赴上海演出时,观众有在口头上称“闽班”为“闽剧”。翌年(民国13年)7月,商务印书馆在出版的《考证注释紫玉钗》剧本中,有“其曲文乐谱,在闽剧中,均居最上乘”的记载。民国26年(1937年),在福州成立“福建省闽剧改良会”,并于同年6月10日,创办该会刊物《闽剧月刊》。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闽剧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福州城里有名的戏班就有“旧赛乐”、“新赛乐”、“三赛乐”、“善传奇”、“赛天然”、“庆天然”等,群众称为“三乐一奇两头羊”(福州话“然”与“羊”同音);另外,还有“赛月宫”、“群芳”、“天仙”等女班。这些班社规模大、剧目多、行头新,均有一批名艺人作台柱。如旧赛乐班的武生陈春轩,花旦黄荫务、陈杏芬,三花林赶三等;赛天然班的花旦马秋藩(官)、小生李铭玉、三花林务夏等;新赛乐班的花旦曾元藩(官)、林贞官,武三花吴普官等;三赛乐班的花旦傅依侬、林芝芳,小生林芝卿、谢依桃等;善传奇班的花旦郑奕奏,小生关长胜等;新国风班的名旦薛(良藩)、马(秋官)等。其中“郑(奕奏)、曾(元官)、薛(良藩)、马(秋官)”被称为闽剧早期“四大名旦”。郑奕奏在这一时期先后主演了《新茶花》、《孤儿血》、《黛玉葬花》、《紫玉钗》、《孟姜女》、《秦香莲》、《百蝶香柴扇》、《钗头凤》、《杜十娘》、《梁山伯与祝英台》、《救国救民》、《邱丽玉》、《箱尸案》、《凤阳花鼓》、《万花莲船》、《浪子魂》等大小100多个剧目,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秦香莲、霍小玉、孟姜女、杜十娘、林英姐、祝英台等数十个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遭遇的悲剧女性形象。他在继承闽剧传统“逗腔”唱法的基础上,创造出独特的唱腔风格,总结出“素、净、休”与“快、紧、收”六字舞台表演艺术经验,形成“郑派艺术”,被誉为“福建梅兰芳”。民国26年(1937年)7月,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来闽,慕名观看郑奕奏演出《秦香莲》后,感动不已,题诗七绝二首以赠。此外,郑奕奏的表演艺术还得到周恩来总理与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的高度赞赏。

这一时期,闽剧戏班还前往台湾和海外演出。民国11年(1922年),旧赛乐班首开赴台演出先声。接着每隔一二年便有一个新戏班前往巡回公演,有的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其地点主要在台北、台中、基隆、高雄、嘉义、彰化、新竹、斗南、云林等地。演出剧目主要有《岳飞》、《夜光杯》、《紫玉钗》、《孟姜女》、《万花莲船》、《邱丽玉》、《阎瑞生》等。著名武生陈春轩曾四次赴台演出,被誉为“活赵云”,台胞曾先后赠给他8枚金质奖牌和两面锦旗。

民国16年(1927年)6月,群芳女班赴新加坡演出,揭开闽剧出国演出的新页。该班演员全系20来岁的女青年,扮相俊美,唱腔甜润,加上演出剧目《灵芝草》、《燕梦兰》、《金指甲》等多以女性为题材,因而很受海外观众欢迎。一些女演员被挽留客居当地,把闽剧艺术的种子传到异国他邦。同年8月,上天仙班到新加坡演出。民国17年(1928年)1月,“新赛乐”到马来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演出,时间长达3年之久,民国20年(1931年)才回国。演出剧目有《五子哭墓》、《安安送米》、《齐妇含冤》、《陈靖姑》、《铁公鸡》、《铁笼山》、《古城会》、《四杰村》、《三岔口》、《九江口》等本戏和连台戏。

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国30年(1941年)和33年(1944年),福州两度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交通断绝,经济破产,戏班解体,艺人星散,著名艺人郑奕奏流落闽北山区,闽剧艺术因而衰落。

中华人民***和国成立后,闽剧获得新生。50年代至“文化大革命”前,闽剧出现新的繁荣时期。1952年,闽剧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演出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钗头凤》,荣获演出二等奖,李铭玉、郭西珠分获演员一、二等奖。1954年9月,闽剧代表队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会演,演出《炼印》、《荔枝换绛桃》、《渔船花烛》等剧目,其中《炼印》获创作一等奖、优秀演出奖,林赶山、林务夏、李铭玉、郭西珠等获演员一等奖,该剧于1955年被拍成电影。1959年,郑奕奏应印度尼西亚福清“玉融公会”侨胞的邀请,赴雅加达、万隆、泗水等地为华侨子弟传授闽剧传统剧目《紫玉钗》、《孟姜女》、《梅玉配》、《钗头凤》、《凤阳花鼓》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闽剧受到严重摧残,剧团被解散,艺人下放劳动,艺术资料及服装道具遭焚毁。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闽剧才开始逐渐恢复。

20世纪80年代,福建省提出“振兴闽剧”的口号,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诸如《洪武鞭侯》、《草人护笋记》、《曲判记》、《蔡夫人》、《陶小兰》、《林则徐充军》、《魂断燕山》、《天鹅宴》、《丹青魂》、《拜石记》、《御前侍医》等一大批佳作在历届戏曲会演与活动中获奖。其中《天鹅宴》与《丹青魂》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天鹅宴》的主要演员林友泉获“文华表演奖”。并先后于1991年冬与1992年秋晋京演出,被认为是“艺坛千秋一典型”的盛事。同时,第三代的中青年优秀演员茁壮成长,在历届戏曲会演与中青年演员比赛中,均有获奖。其中有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胡奇明;有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李少华;有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林瑛;有被评为“福州十大杰出青年”的张建斌;有获全国第十届梅花奖的陈乃春等。

从1984年至1991年,福州闽剧院一团、福清县闽剧团、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福州闽剧院红旗闽剧团先后出访新加坡、日本和香港地区,演出《炼印》、《林则徐充军》、《珍珠塔》、《蔡夫人》、《曲判记》、《门槛刀痕》、《渔女状元》、《魂断燕山》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与新编古装戏。自1989年起,福州市每年都举办民间职业剧团展演。1992年5月举办“闽剧三小”(刘小琴、李小白、董小狐)从艺60周年庆贺会。同时,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艺术研究所联合为郑奕奏举办从艺80周年庆贺会。

1993年,闽剧《红罗衫》和《孙权与张昭》在参加首届海峡两岸(闽台)戏剧节暨福建省第19届戏剧会演中获剧目、导演、音乐、舞美等奖项。1994年5月至6月,福州闽剧院一团应台北华榕音乐有限公司的邀请,赴台北、台中、台南、基隆、马祖等地演出《三搜幻化庵》、《碧玉簪》、《珍珠塔》等。这是闽剧时隔45年后首次赴台,是大陆第一个艺术团体获准在马祖岛演出。1995年10月至11月,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应台湾省福州十邑同乡会的邀请,赴台演出《梅玉配》、《曲判记》、《陈若霖斩皇子》等。在返省途经香港时,应香港福州十邑同乡会邀请,由青年演员作折子戏专场演出。

1996年2月至10月,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与福州闽剧院一团、红旗闽剧团分别赴马来西亚与法国演出。12月,在福建省第20届戏剧会演上,平潭县闽剧团演出的《凤凰蛋》获剧目、导演、舞美等奖项。1997年1月,应文化部艺术局邀请,福建省闽剧实验剧团赴京演出《贬官记》,5月,获第七届“文华新剧目奖”、“文华导演奖”与“文华表演奖”;并于9月份获中宣部第二届表彰的“五个一工程奖”。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福建省闽剧院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