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怡:《口琴使者》教给我们的——坚持到底,转危为安。
在苦难的时代,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亲情,就像沙砾中的金矿,越来越有价值。而音乐之美,不分时间地点,在最艰难的时刻抚慰了人们的心灵。小说《口琴的使者》以一把神奇的口琴为主角,把三个不同时空、不同人物的故事串在一起,使之巧妙地串联成一部极其动人的小说。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纳粹占领德国的时候。弗雷德(Fred),一个脸上有难看胎记的单亲男孩,在学校被人欺负,和父亲、叔叔一起去口琴厂打工,同时自学。然而纳粹思想分裂了原本幸福的家庭:弗雷德的姐姐崇拜纳粹,弗雷德的父亲和叔叔反对希特勒净化血液的民粹思想,与犹太人交了朋友。结果父亲被指控,被送进了集中营,于是弗雷德决定铤而走险,买通狱警营救父亲。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夕的美国。一对费城孤儿,迈克和弗伦奇,在奶奶年迈后被送进了感化院,一起生活在贫困和困苦中。因为有了音乐老师奶奶的指导,两兄弟不仅喜欢音乐,还擅长弹钢琴。于是被钢琴家斯特布里奇夫人委托的律师选中,送进豪华豪宅居住。然而,失去了爱子的斯特布里奇夫人因为继承的条件而收养了他们,但她并不想真的在乎。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之后。艾薇的父亲是南加州的墨西哥裔临时工。在美国仇视日本的情绪下,艾薇的父亲被一个日本地主雇佣来帮忙打理农场。原本希望不再像游牧民族一样四处迁移的一家人,到了那里发现了很多问题:日本人的农场屡遭破坏,当地人严重歧视墨西哥人的民族,甚至小学都是按照肤色来划分的!更可怕的是,艾薇的哥哥,去了部队,很久没写信了...
三个看似完全不相干的故事,最终巧妙的联系在一起,有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三个故事和三个主角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候,都是靠一把命运获得的口琴来获得勇气;在最紧张的时刻,振作起来,坚持下去,从而使事情出现转机。口琴悠扬的音乐传递的不仅仅是希望,还有爱。我更多的感动了身边的人,让一切都很顺利。
听觉是一种不容易用语言描述的感觉。毕竟音乐既没有形状也没有颜色,每个人听的时候感觉都很不一样。但是,读《口琴的使者》这本书,仿佛听到了口琴在耳边飞舞的声音:“在悠扬的旋律中,奥托听到了林间萦绕的清鸟声,山石上奔流的潺潺溪水,树洞间穿梭的飒飒山风。…………………………………………………………………………………………………………………………………………………………………………………………………………………………………………………………………………………………………………………………………………………………………………………………………………………………………………………………………………………………
《口琴使者》的故事令人动容。虽然长了一点,但是剧情发展很快,节奏流畅,非常好读。而且翻译的很漂亮,单词洗练,适合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和成人。我们女儿和老公都很快看完了,觉得还挺精彩的。此外,这三个故事都发生在重大国际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刻。看了他们,似乎也经历了当时的国际局势。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好的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