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t& lt白水素女& gt;这个神话的主题是什么?

以“白水素女”为代表的蜗牛姑娘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其中一个隐藏的奥秘是,它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窥视异性的欲望不谋而合;作为故事的转折点和高潮,“窥淫癖”母题来源于原始文化中女孩成年仪式的隔离仪式;“素女”的原型是一个在成年礼中实践隔离禁忌的女孩。《白水素女》整个故事的叙事模式是建立在“禁忌-破禁-后果”的原创思维之上的。这种叙事模式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着悠久的传统,也是世界民间故事中常见的深层结构。

关键词:古典文学/白水素女/窥淫癖/窥淫癖

《寻神后记》中的是一部优秀作品(注:《寻神后记》旧题为金、所作,后人多有疑义。今天人们可能会说,这部作品原本是陶氏写的,但这一版的《寻神后记》不是原著,后人有所收获。李瑟娥建国《唐前聊斋志异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版),第346-343页。)。这种螺女故事最早见于晋人舒曦(?——300年后)《糊涂之书》;后来出现在南朝任梁F m 4 ng @ ① (460-508)《异之叙事》;在唐代皇甫家的原著故事中发展成了唐代传奇式的宝物——乌坎。此后,此类故事被元代佚名人、明代周清源、西湖二集、清代程志祥、《楼宾饮酒谈》(注:螺女故事的形态与演变见刘教授的《论中国螺女故事的历史发展》和刘守华教授的《中国。)。时至今日,这类故事在许多地区和民族的口头文学中流传,其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注:上世纪30年代钟敬文先生撰写的《中国民间故事》中列有“蜗牛女型”)。美籍华人丁乃桐教授在上世纪70年代编制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将《蜗牛姑娘》列为400C型,收集了30多个古今不同文本的案例。刘守华教授研究了故事的当代口头形式,指出20世纪蜗牛姑娘故事的主要情节仍然围绕着蜗牛姑娘的离去或归来,男女主人公与恶势力的斗争这两个主要情节展开。但它与其他类型的婚恋故事,如“百鸟服”、“龙女”、“两兄弟离婚”等及一些传说混杂在一起,演变成广泛触及世俗婚姻家庭生活的复杂有趣的故事。)。

一部流传千年的作品,一定有什么玄机。在此,本文试图从小说中“窥淫癖”母题的心理和文化根源入手,探究“素女”的原型以及小说的深层结构。

一、“窥淫癖”与窥淫癖的母题

《搜神后记》中“白水素女”原文如下:

晋安人,为官谢端,父母双亡,举目无亲,由邻居抚养长大。到了十七八岁,我会恭敬自制,不违法。刚离家的时候没有老婆,但是邻居* * *想了想,规定是要娶一个女人,但是没有得到。晚上躺着早起,日夜努力不放弃。

之后在城下弄了个大蜗牛,如三升锅。想到异物,拿回去存放在骨灰盒里。牲畜十多天,每天早上归野的时候发现家里有菜有汤,如果有一个人的话。也有说邻居从中受益的。几天后,我感谢了我的邻居。邻居说:“我一开始什么都没做对,所以不能谢你。”最后他说邻居不是他的意思,但是他算了。后来,他问得更真实了。邻居笑着说:“你老婆已经照顾好自己,在房间里做饭了,我正在给它做饭。”末了默默怀疑,不知道为什么。

公鸡啼叫后,他早早地溜回来,偷偷溜到栅栏外自己的家里。他看到一个女孩从骨灰盒里出来,在炉子下面烧着火。到了门口,我看到了骨灰盒里的蜗牛,但看到了壳,我竟然在灶下问他:“新娘从哪里来,给对方做饭?”很困惑,她想把它放回骨灰盒,但是她去不了。她回答说:“我在汉中和白水素女。天帝悼卿孤苦,毕恭毕敬,谨小慎微,所以赐我为殿烹任。十年,我让大清富了,结婚了,我应该去那里。和青无缘无故偷偷的互相窥视。我已经看到了我的形状,所以我不应该留下来。我和你一起去。虽然,从那以后,我已经不那么坏了,勤于耕作,以捕鱼为生。留下这个壳来储存米粒。”请留下,但你不会。下雨刮风的时候,突然就死了。

末了是立祠,当季祭祀,安身立命,不富裕。于是邻居就把老婆当老婆了。后官作长云。

素女寺也在这边。

在这个故事中,“偷窥”的情节引人注目,处于故事发展的核心,是故事高潮和转折的枢纽。因为这个情节经常出现在蜗牛女的其他故事中,并且经常与其他求仙娶妻的故事(如《天鹅仙子》等)结合在一起。),本文按国际通行术语称之为“母题”(注:所谓母题,按美国民间文艺作家斯蒂·汤普森的定义,是民间故事中“最小的、有能力的”、具有“不寻常的、动人的力量”的东西。参见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郑海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第499页。)。

爱情和婚姻故事往往包含着人类的性心理。“窥淫癖”的母题之所以有趣,是因为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异性窥淫癖。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人对异性的欲望首先来源于视觉刺激。在英国人伊丽莎白写的名著《性的心理学》中,比较了触觉、嗅觉、听觉和视觉在人类性选择中的不同作用,得出的结论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视觉逐渐取代了其他官方感官,最终成为我们接受外来印象的第一通道。...从性选择的立场来看,视觉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官方意义。”(注:爱丽丝:性心理学,潘光旦译,三联书店,7月1987,第64页。)在原始人中,第一性征往往是令人羡慕的对象。在古代的岩画和壁画中,女性巨大的臀部和乳房以及男性生殖器官被刻意夸大。在原始舞蹈中,炫耀身体(尤其是性器官)是很常见的。早期人的衣着暴露,往往刻意强调第一性征,比如在男性生殖器上套一个葫芦,在女性臀部挂一圈草绳。这些都是基于视觉可以刺激情欲以增加繁衍机会的自然选择。

随着文明的进化,人类开始有意用衣服隐藏自己的身体(尤其是性器官)。爱丽丝认为这是因为巫术,人觉得性器官不雅(注:爱丽丝:性心理学,潘光旦译,三联书店,7月1987,第74页。),理由似乎不足。作者认为,人类从显示性特征到隐藏性特征的变化,发生在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即性对象变成个人所有物后,为了击退其对另一异性的性诱惑。这种对视觉性诱惑的排斥在封建社会达到了极致。尤其是女性,不要说是普通人,女孩子从小就要求“关上门,关二门”。有些人很有教养,即使生病了,医生也只能“把脉”。在众所周知的孟姜女传说中,就因为范希亮偶然看到了孟姜女的身体,她以“女人的身体不能再见丈夫”为由向他求婚。

在形成“男不露脐,女不露皮”的民间传统的同时,从小就教育人们不要偷看异性。然而,正如精神分析学家所揭示的,欲望被禁止并不意味着消失,而是被压抑到无意识中,越来越多地寻找出路。“偷窥”的禁忌越严格,偷窥的欲望就越强烈。如果发展到极端,甚至会形成强迫性心理疾病。对于人类的这种隐秘的偷窥欲望,伊丽莎白曾评论说:“有一种现象叫做'(scoptophilia或mixoscopia ',即人们喜欢窥探性场景,获得性兴奋,或者只是窥探异性的性器官,获得同样的反应。在一定限度内,这并不反常;有这种行为的人会忍不住四处窥探,不一定是因为这个人心理不正常,而是因为社交习惯太卑微,通常对性生活和裸体状态太隐秘;越是严格禁止的事情,我们越是要去发现,这是一个普遍的心理。有很多循规蹈矩的男人在年轻时去过女人的卧室,女人也是;但是没有人愿意坦白这种行为。这种行为几乎成了一种习惯也就不足为奇了,尤其是对于若客栈的女主人和女仆来说。专门偷窥、培养这种所谓性爱的人,在西方被称为‘偷窥者’;这种人经常喜欢待在公共厕所里,被警察抓住。”(注:爱丽丝:性心理学,潘光旦译,三联书店,7月1987,第74页。)

人类这种普遍的窥视欲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满足,比如做梦、欣赏人体艺术、看影视、看小说等。讲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白水素女》中的“窥淫癖”母题可能来自真实梦境的灵感。试想:一个嫁不出去的贫困青年农民,有着“晚卧早起,日夜操劳,不离不弃”的强健体魄,平时“恭敬不违”。他正常的性欲怎么发泄?据调查,几乎所有青春期男性都做过关于* * * *的梦,梦的本质是“愿望的实现”(弗洛伊德语)。谢端想嫁却没娶到。他被压抑的性欲应该是通过梦来实现的。故事中提到“鸡叫早归”,从鸡叫到天亮是人们爱做梦的时候。他“在栅栏外偷看自己的家,看见一个姑娘从骨灰盒里出来,在灶下生火”,就像梦中的一幕。

由于窥淫禁忌和窥淫欲望在人类文化中普遍存在,窥淫情节也就成为文学中常见的母题。例如,在国际民间文艺界流行的《民间文学母题索引》中,有86个“禁忌”母题。白水素女的“窥淫癖”母题属于“禁忌:在特定场合见到超自然的妻子”(C31.1.2)(注:斯蒂·汤普森,民间文学母题索引,赫尔辛基,1932,Vol.65438+)。

窥淫欲和* * *之梦激励着故事创作者,同时也唤醒并间接满足了接受者潜意识中的窥淫欲,这也是《白水素女》中“窥淫”母题的迷人奥秘之一。

第二,“素女”的原型和成人仪式

在白水素女有一个奇怪的逻辑:素女是天帝派来帮助谢端的,但他无法与谢端见面;一旦被谢偷窥,她就“不适合留下来”;谢端虽有聚宝盆般的螺蛳壳,“米粒总不缺”,但最后还是“不富”。这个故事逻辑从何而来?为什么能让人接受?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追溯到最初的思维。钟敬文先生在1930讲蜗牛姑娘故事的原始思想来源时,指出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变形,二是人与异类的联姻(注:《中国民间故事探源(第二章)》,载于钟敬文民间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版,第232页。)。然而,从《白水素女》的中心母题“偷窥”来看,它的原始思想似乎还有另一个来源——成年礼中的偷窥禁忌。

每个人都有一些人生的重大转折点。随着这几个阶段的到来,他(她)身边的人会举行某种仪式,让他(她)顺利转向,让他(她)的新身份被社会接受。这个仪式叫做“生命仪式”。人生最重要的仪式有四个:出生仪式、成人礼、婚礼和葬礼。根据荷兰裔法国学者阿诺德·万根内普(Arnold vanGennep)的经典研究,生活礼仪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其结构一般分为分离、过渡和融合三个阶段。分离是脱离原有社会关系的阶段;过渡是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中间阶段;融合是与新的社会关系融合的阶段。他认为,从一个领地转移到另一个领地的过程往往是危险的,因此需要某些仪式来避免危险和安全的转移。他还指出,不同的人生仪式在不同的阶段表现突出。葬礼强调分离仪式,婚礼强调融合仪式,成人礼把过渡仪式放在突出的位置(注:Genknapp的代表作LesRites de Passage,尚未翻译成中文。相关理论介绍,参见郭于华《死亡困惑与生命坚守——中国民间丧葬仪式与传统生死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544)。

在原始文化中,成年礼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它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有资格参与部落事务,是否有过性生活以及结婚和生育的权利。为了保证成年礼的成功,在过渡仪式中要采用各种辟邪手段,其中隔离是最常见的。隔离期间,严禁被窥视。许多人类学调查报告对世界各地原始民族的成人礼做了详细的报道。以下是一些与青少年成年礼相关的例子:

“在托雷斯海峡的马布雅格岛上,当小女孩成年,月经来潮的第一个征兆出现时,家里人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用柴火围成一个圈,让她戴上肩带、臂章、脚链和项圈,在耳朵、胸部和背部戴上贝壳饰品,蹲在柴叉里,只看到她的头。这三个月的隔离...在隔离期间,任何男人,甚至他的父亲,都不允许进入她居住的房子。如果她爸爸在这期间看到她,会倒霉的。如果他出海打渔,将一无所获,甚至渔船会触礁或被风浪打得粉碎。”(注:弗雷泽:《金枝》第二卷,徐雨欣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第849页。)

“加州印第安人认为,女孩刚来月经时有非凡的超自然力量,并不都是玷污有害的。但是,他们仍然认为这是邪恶的,所以他们不仅将她与她的家庭和社会隔离,还试图将她与世界隔离。她的戒律之一就是不要看她。她必须低着头,远离外面的世界和阳光。有些部落干脆给她盖毯子。”(注:弗雷泽:《金枝》第二卷,徐雨欣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第850页。)

“阿拉斯加的小饰品(Slinkite)或科洛西印第安女孩表现出青春期的迹象,她们会被锁在一个非常狭小的船舱或笼子里,只留一个通风口。这个女孩不得不在这个又黑又脏的地方住上整整一年...在隔离期间,女孩必须戴一顶宽边帽来保护眼睛免受阳光照射。人们认为她不适合阳光。无论她往哪里看,她都能毁掉猎人、渔夫和赌徒的好运,把东西变成石头,造成其他危害。”(注:弗雷泽:《金枝》第二卷,徐雨欣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第852页。)

中国古代也有成人礼仪式。男人称之为“冠礼”,女人称之为“礼”。《礼记》载:男子“二十岁加冕,可学礼仪。他们可以穿着丝绸,夏天可以跳舞,可以孝顺弟弟,可以博学不教,可以待在里面”;女方“十年五年后嫁,二十岁嫁”。有意思的是,中国古代的“礼物”也有一定的隔离期。“女方答应嫁,却不好意思夸奖;祠堂未毁,教于宫中,三月。若宗庙已毁,则教于宗室。”(《初礼》)即女子成人礼三个月内,必须在祠堂接受婚前教育;那些祖庙被毁的,都是宗室教的。

青少年成年的标志是月经初潮,它通常被用作成年礼的时期。一般认为,少女在成年礼上被禁闭,源于原始人对血的极度恐惧。“可以说,女性在月亮来临时被隔离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其危险的影响。第一个月经源的女孩之所以特别小心,严格隔离,是因为人们认为这是极其危险的。”(注:弗雷泽:《金枝》第二卷,徐雨欣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第856-860页。)原始人从狩猎动物和因伤而死的人身上观察到了血与生命的关系,必然会对这种神秘液体的魔力感到恐惧,从而对与血有关的事物赋予了一定的禁忌。虽然在今天看来很可笑,但原始人对女孩月经初潮和女性月经血的禁忌,是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而采取的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

原始思维遵循象征与互渗的规律,原始人借助具体的形象把握事物的特征和关系。出于对血的恐惧,他们禁止经血和其他相关的东西,包括女性第一次性生活时的处女膜出血。日本学者二阶俊博的《初夜权》一书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地初夜权的习俗以及各国学者的解释。他的结论是:“第一夜的原因是什么?是的:原始人在最初的交接中对混血的惊愕和恐惧。因为原始人结婚很早,他们直到月经开始才发生性行为。所以处女膜出血是他们性生活中的第一次出血。而且可以推断,原始女性的处女膜比现代女性的处女膜更完整、更坚固,所以这种出血在原始时代比现代更不可避免。这种流血的震惊和恐惧,变成了具有成为女人意义的破瓜手术,也成为了‘初夜权’习俗的由来。(注:二阶堂昭久:《初夜权》,王福全译,上海北新书店1929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影印,第65439页。)。

汉族婚礼中新娘蒙头的仪式,可以看作是一种关于新婚初夜害怕处女膜出血的原始禁忌的遗留。至少从东汉开始,汉族婚礼上就有新娘蒙头的习俗。关于这种习俗的起源,有两种代表性的学说:一种是为了遮羞,一种是为了辟邪(注:见马之思@ ②中国的婚俗,岳麓书社,1988,12版,第90页。)。现在看来,“避邪”论可能更现实,因为不仅“原始社会女性的婚姻是一场大危机,周围还有各种妖魔鬼怪,试图趁隙侵犯新娘,而最难防范的就是女巫的‘邪眼’。只要她看一眼,就会毁了新娘一生的幸福,甚至害死她”(注:见马嘶@ ②),他们也害怕新娘将要面对的处女膜出血。

根据根克纳普的三段论,婚礼中新娘的面纱是将她与女孩的身份分开的仪式;新婚之夜,丈夫揭开盖头,这是将她与女性的身份融为一体的仪式;捂着头说明她处于过渡状态。过渡状态是一种未被识别的危险状态,容易被干扰,所以必须用盖子隔离。而盖头是红色的,就点出了它和血祭的内在联系。

“素女”的原型与原始文化中女孩的成年礼有关。所谓“素”,原指未经染色的生丝,引申为其本色、本质或单纯。“素”和“女”的组合,应该是女儿的本来面目,即少女、处女或未婚女儿。“素女”也是中国神话传统中精通家居艺术的女神。据说黄帝曾经向她请教如何转移男女。历代书屋中的书籍大多以素女的名字命名。例如,在隋书经典的记载中,有素女的《秘道经》和《素女坊》。素女作为处女和精通性爱的矛盾身份表明她与* * * *有着潜在的关系。“在原始人的心目中,少女月经的不洁(所谓不洁)和神人的圣洁并无区别,只不过是同一种神秘力量的不同表现。”(注:弗雷泽:《金枝》第二卷,徐雨欣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第861页。)“白水素女”是一位女神,但根据上帝的指示,她必须在地球上生活十年。在此期间,她既不是天上的仙女,也不是地上的女人,类似于成年礼中的过渡状态,所以需要拿蜗牛壳做间隔物,不能被窥视。文学源于生活,没有“素女”的奇幻元素,它的生活原型应该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女孩。

神话原型学派的代表人物弗莱有一个著名的结论:仪式是叙事程序的原型(注:见《符号:语言与艺术》于、,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180页。)。虽然这种说法有点偏颇,但从《白水素女》中素女的原型和叙事逻辑来看,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女孩成年礼的影子。在原始文化中,禁忌就是法律。人们对打破禁令有极大的恐惧,认为一旦打破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样,白水素女看似奇怪的故事逻辑就可以理解了。

第三,白水素女的深层结构。

从神话原型批评和结构分析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一些深层的结构模式,这些模式具有各种各样的表象。这些有限的结构模式来自于人类的原始生活和集体无意识,暗中影响着人们的创作和欣赏活动。当代国际民间文艺界的研究也表明,民间故事令人眼花缭乱,但实际上有相当固定的模式,以至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版了《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注:见刘守华《比较评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版,《当代比较评书的主要代表——历史地理学派》)。)。

白水素女起源于民间创作(注:我之所以相信白水素女起源于民间创作,是因为《搜神后记》前后有许多同类螺女故事的文献记载,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民间故事的生命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在民间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讲述着各种各样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大部分都是任人摆布的。只有几个故事,既典型又普遍,被普通人的集体无意识筛选出来,代代相传。以白水素女为代表的蜗牛姑娘的故事延续了几千年,说明它与人类的某种普遍文化心理不谋而合。

根据以上分析,《白水素女》中的“窥淫癖”母题反映了人类的窥淫欲,“素女”的原型与成年礼隔离期的少女相似,因此“白水素女”的叙事逻辑与原始文化中“禁忌-破戒-后果”的思维逻辑是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禁忌——打破禁令——后果——试图逃避后果”(最后一个故事可有可无),作为一种叙事模式,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着悠久的传统。仅举几个例子:

《山海经·海内经》的故事里,说他未经神的允许,窃取了神的土地,触犯了禁忌,所以被神派朱融杀死。《吕氏春秋》中关于伊尹的传说:伊尹的母亲Guy Mizunokami在怀孕期间梦见上帝告诉她:“离开水臼,向东走。”第二天,我看到迫击炮从水里冒出来了,我急忙向东跑了十里。回头看,我的城市被洪水淹没了。因为她违反了禁忌,她的身体变成了一棵空心的桑树。《列传》中的谭生四十岁,无妻。一天深夜,一个十五六岁的漂亮女孩来求婚,对他说:“我和别人不一样,你不要用火照我。”三年后就可以拍照了。“我有一个儿子,已经两岁了。谭胜忍不住好奇。晚上,她睡了以后,就拿一盏灯照着她,偷偷地偷看。她发现自己的生肉在腰部以上就像一个人,而腰部却是一副骨架。女人发现了,对他说:“你欠我的。我是天生的,为什么不忍心一岁就拍照?”不管谭生怎么道歉,那女人还是离开了。

同样的叙事模式在很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比如《白蛇传》、《画皮》等等。在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中,“禁止+禁止+后果+试图逃避后果”的叙事模式也普遍存在。美国著名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在研究美国印第安人故事后指出,故事的这种模式非常普遍(注:见美国学者阿兰·邓迪斯《北美印第安人民间传说的结构形态学》,中译本见《世界民间传说》,陈健贤、彭海斌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版,291。)。

破禁复仇的原始思维模式甚至对后世蜗牛姑娘故事的发展形态产生了影响。在被偷窥后不走的蜗牛姑娘亚型中,蜗牛姑娘成为英雄的妻子后,往往会受到皇帝、酋长、地主或其他有权有势的男人的迫害。他们提出各种问题,最后不得不依靠蜗牛姑娘或其家人的神奇力量生存。

最后,让我们对本文的思路做一个简单的总结:白水素女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的奥秘之一,在于它暗合了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的窥视欲;“素女”的原型来自原始文化中女孩成年仪式的隔离仪式;整个故事的叙事模式是建立在“禁忌——打破禁忌——后果”的原始思维基础上的,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着悠久的传统。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对白水素女的分析只是为了追溯其最初的形式和最初的心理基础。但“白水素女”本身的故事,以及后世蜗牛姑娘的各种故事,都是各自时代的产物,浸透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正因为如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故事类型中,“窥淫癖”母题的表达并不一致。比较农耕文化中产生的螺女故事和渔猎文化中主要流传的天鹅仙女故事,两者有很大的区别。被“偷窥”后,螺女故事中的女主角成为故事后半段的中心人物。她要么离开,要么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打败侵略者,从而捍卫了男农女织的幸福生活。被“偷窥”后,天鹅仙子被男主角征服。在后来的剧情发展中,她只是一个魔法助手。在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中,“窥淫癖”母题也有不同的发展。在日本,“窥淫癖”情结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特别强烈的文化心理。在中国、朝鲜、韩国,“窥淫”情结相对较弱(注:见吴季平编《神秘的日本文化心理学》第二部关于“窥淫文化”的论述,重庆出版社,1992)。)。这些方面都值得进一步探讨,但那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参考

[1]爱丽丝:性心理学,潘光旦译,三联书店,7月,1987。

[2]李建国:《唐前志怪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3]弗雷泽:《金枝》,徐育新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4]阿兰·邓迪斯(阿兰·邓迪斯)著《北美印第安民俗的结构形态学》,中译本,参见《世界民俗》,陈健贤彭海斌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关于未存储在字体中的单词的注释:

@ ①原词日语加拿大方

@ ②原词马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