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绒草_火绒草的养殖方法_火绒草介绍

别名:雪绒花、也得怀、薄雪火绒草、薄雪草、火艾、小毛香、小白头翁、老头草、老头艾

科属: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菊目 菊科 火绒草属

盛花期:夏季秋季

火绒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花卉,一般夏季秋季开花,具有杀菌的功效,可以药用,养殖火绒草对技术要求不高,但也需留心养殖,请参看本页关于火绒草的养殖方法等知识。

火绒草的介绍

火绒草,别称老头草、薄雪草、老头艾,又名雪绒花。植株高度为15之40cm之间,白色花序,最适宜春季播种,十天即发芽,夏天开花。火绒草为菊科火绒草属植物,约有40个种类。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寒性,清热凉血,利尿,可用于治疗急性肾炎。

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一带,是著名的高山花卉之一,和龙胆草被誉为阿尔卑斯山的山花。

火绒草又名雪绒花,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被白色或灰白色绵毛。叶互生,全缘。苞片数个,围绕花序,开展,形成星状苞叶群;头状花絮多数,排列成伞房花序。

原产欧洲的高海拔地区,是著名的高山花卉之一,被誉为阿尔卑斯山的名花。为瑞士、奥地利把火绒草定为国花。

火绒草即薄雪火绒草,薄雪火绒草(学名:Leontopodium japonicum)是菊科火绒草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安徽、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等地以及日本等国家地区,通常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2,0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地灌丛、草坡以及林下。

火绒草的形态特征

火绒草为多年生草本,高5-45cm,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分枝稍长,有数个簇生的花茎和幼茎。茎直立,高10-50厘米,有时达80厘米,不分枝或有伞房状花序枝,稀有长分枝或基部有分枝,基部稍木质,上部被白色薄茸毛,下部不久脱毛,节间长1-2厘米,或上部节间长达4厘米。

叶狭披针形,或下部叶倒卵圆状披针形,长2.5-5.5厘米,宽0.5-1.3厘米,基部急狭,无鞘部,顶端尖,有长尖头,边缘平或稍波状反折,上面有疏蛛丝状毛或脱毛,下面被银白色或灰白色薄层密茸毛,3-5基出脉和侧脉在上面显明;下部叶较小,在花期枯萎或凋落;苞叶多数,较茎上部叶常短小,卵圆形或长圆形,顶端钝或稍尖,两面被灰白色密茸毛或上面被珠丝状毛,排列成疏散而径达4厘米的苞叶群,或有长花序梗而开展成径达10厘米的复苞叶群。

头状花序径3.5-4.5毫米,多数,较疏散。总苞钟形或半球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茸毛,长约4毫米;总苞片3层,顶端钝,无毛,露出毛茸之上。

小花异形或雌雄异株。花冠长约3毫米;雄花花冠狭漏斗状,有披针形裂片;雌花花冠细管状。冠毛白色,基部稍浅红色;雄花冠毛稍粗厚,有锯齿;雌花冠毛细丝状,下部有锯齿。不育的子房有毛或无毛;瘦果常有乳头状突起或短粗毛。花期6-9月;果期9-10月。

地下茎粗壮,为短叶鞘所包裹,有多数簇生的花茎和与花茎同形的根出条,无莲座状叶丛。

花茎

花茎直立,较细,被灰白色长柔毛或白色近绢状毛,不分枝或有时上部有伞房状或近总状花序枝,下部有较必,上部有较疏的叶,节间长5-20mm,上部有时达10cm。

叶直立,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形,长2-4.5cm,宽0.2-0.5cm,无鞘,无柄,上面灰绿色,被柔毛,下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绵毛或有时被绢毛。

苞叶

苞叶少数,较上部叶稍短,长圆形或条形,两面或下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厚茸毛,在雄株多少开展成苞叶群,在雌株多少直立,不排列成明显的苞叶群。

头状花序大,雌株的直径7-10mm,3-7个密集,稀1个或较多,在雌株常有较长的花序梗排列成伞房状;总苞半球形,长4-6mm,被白色绵毛;总苞片约4层,常狭尖,稍露出毛茸之上;小花雌雄异株,稀同株;雄花花冠长约3.5mm,狭漏斗状,有小裂片;雌花花冠丝状,花后生长,长4.5-5mm;冠毛白色,长约4mm;雄花冠毛有锯齿或毛状齿;雌花冠毛有微齿;一育的子房无毛工有乳头状突起。瘦果长圆形,黄褐色,长约1mm,有乳头状突起或密粗毛。花果期7-10月。

火绒草的生态习性

沟边, 沟边草丛, 林中, 路边, 山顶草丛, 山坡, 山坡草丛中, 山坡灌丛, 山坡林缘, 山坡林中。

火绒草的栽培技术

火绒草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的腐叶土壤中,所以盆土要注意选择腐叶沃土。播种出苗后需间苗,具3片真叶时即可移盆栽。生长期盆土不宜过湿。

每月施肥一次,注意肥液不能沾污叶片。冬季盆土保持稍干燥为好。

火绒草的繁殖方式

分株和播种繁殖。

分株,在春季进行为好,把丛生状的火绒草扒开后可直接盆栽。

播种,也以春播为主,种子发芽适温为20摄氏度,播后10天后即发芽。

火绒草的品种分类

火绒草为属菊科,约50种以上,分布于欧洲、亚洲和南美洲,中国有41种,产西南、西北至东北部。

多年生、簇生草本,被绵毛;茎直立或上举,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叶基生或互生,全缘;头状花序小,盘状,单性或两性,于枝顶密集成球状或伞房花序状,外面被星芒状的苞叶群所围绕;缘花雌性,丝状,结实,花冠顶端截平或有微齿;盘花雄性或两性而雄蕊不实,管状,花冠顶端5裂;花药基部箭形,耳具纤细的尾部;两性花的花柱枝通常全缘,顶端钝或截平;总苞钟状,总苞片多列;花序托凸,裸露;瘦果近圆柱状;冠毛毛状,纤细,1列。

火绒草的分布区域

广泛分布于新疆东部、青海东部和北部、甘肃、陕西北部、山西、内蒙古南部和北部、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山东半岛。

也分布于蒙古、朝鲜、日本和苏联西伯利亚。

火绒草分布于甘肃南部和东部、陕西中部和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山西南部和东部、湖北西部、安徽南部,在秦岭、大巴山、金佛山、黄山等处常见。也分布于四川东部(奉节、万源、城口)。生于山地灌丛、草坡和林下。海拔1000-2000米。此外,在日本也有分布。

本种是唯一的在中国和日本广泛分布的种,变异也最多。一般有高大的茎和长圆形或多少披针形的叶。但茎的高低和苞叶及叶的形状有极大的变异。有一低矮的变型,茎高十余厘米,叶少数,椭圆形或匙形,长2-2.5厘米,宽约0.7厘米,头状花序少数,生于山地岩石上(安徽黄山)。

火绒草的用途

观赏价值

火绒草是一种珍贵的花卉。具有花、叶并美的特点,株形小巧玲珑,叶片银灰绚靓,白色花序如雪,朴实大方。同时具有耐干旱、耐贫瘠的优点,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所以特别适用于岩石园栽植或盆栽观赏。

火绒草的文化背景

雪绒花,在中国意义最非凡了,它是藏族古老文化中的神圣之花,它更属于中药范围内的中药藏药蒙药(都是基于汉中药),实用性强,并且历史悠久,有记述文献于典籍,诸如《本草纲目》《敦煌本藏医残卷》等。

在西藏,更有关于神圣力量的意义,有古老的传说等传承至今,比任何文明的使用都要早并且意义重大。奥地利国花,象征着勇敢。因为植株含水分较少,被用以引火,所以叫火绒草。

歌词

雪绒花、雪绒花,清晨迎着我开放,小而白,洁而亮

向我快乐的摇晃,白雪般的花儿任你芬芳。

永远开花生长,雪绒花、雪绒花,永远祝福我家乡。

火绒草的花语

雪绒花(即火绒草)象征着勇敢。

弹簧草怎么养才好?弹簧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

弹簧草又叫螺旋草,弹簧草光听名字就觉得是一种很可爱的植物了,而它确实就是一种很可爱。是近年新引进的观赏小型盆栽植物,其线条飘逸流畅,变化多端,花色淡雅清新而不浑浊,适合用小盆栽种点缀于窗台、几案等处。在市场上也非常的受到欢迎,但是对于弹簧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很多朋友都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弹簧草怎么养才好吧!

弹簧草的生长习性

弹簧草原产南非,喜凉爽、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怕湿热,耐半阴,也耐干旱,有一定的耐寒性,具有夏季高温休眠,秋季至春季的冷凉季节生长的习性。弹簧草喜凉怕热,主要生长期在9月至翌年的4月,冬季宜保持10℃至20℃的温度,在此环境中植株能继续生长,可进行正常的肥水管理。若控制浇水,使植株休眠,不低于0℃可在室内安全越冬。

弹簧草的繁殖方法

1、分株:弹簧草分株繁殖可结合秋季换盆进行,方法是将大鳞茎周围萌生的小鳞茎掰下,另行栽于培养土中,无论有根无根都能成活。

2、播种:弹簧草播种防治在秋季进行,播后覆以薄土,罩上玻璃片,以保持土壤、空气湿润,具有较高的出苗率。

弹簧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介绍

1、光照:弹簧草喜光,生长期应给予充足的光照,若光照不足会使叶片细弱,而且卷曲程度差,很难突出弹簧草所独有的魅力。而在阳光充足处生长的植株叶片低矮粗壮,盘旋扭曲,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但4月以后仍要搭遮阳网,以避免烈日暴晒,防止叶尖干枯。

2、浇水:弹簧草喜湿润的环境,生长期宜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可经常向植株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避免叶子顶端干枯。夏季为了避免雨季水淹,可将花盆放在架子上或有一定高度的台上,并注意控制浇水,以防因积水造成鳞茎腐烂,但也不能让盆土完全干透,以免鳞茎干枯。

3、施肥:弹簧草在每年的10月至翌年的4月为植株生长旺盛期,每月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使植株生长旺盛,春季花莛抽出后,喷施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至3次,以促进开花。

4、换盆:弹簧草一般是每年8月底换盆一次,盆土要求肥沃疏松,含腐殖质丰富,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3份,蛭石或沙土2份混合配制,并掺入少量的骨粉。

5、病虫:弹簧草的病虫害不多,虫害主要有蜗牛以及土壤内的线虫等危害鳞茎,栽种时可对土壤进行高温处理,以杀灭土中的害虫及虫卵,也可在培养土中掺入呋喃丹等杀虫农药。

同瓣草_同瓣草介绍

(别名:长星花、许氏草、长冠花)

科属:桔梗科同瓣草属。

学名:Hippobroma longiflora。

英文名:

原产地:热带美洲、大洋洲及西印度群岛。

繁殖方式:播种。

花果期:花期7~11月,果期8~12月。

日照:全日照或半日照。

温度:生长适温22℃~30℃。

土壤:喜疏松、肥沃的壤土。

水份:喜湿润。

形态特征

多年生直立草本,株高约50~8c厘米。叶互生,纸质,披针形,花单生叶腋,花冠管长,五裂,白色。全株具乳汁。蒴果椭圆形。

观赏用途

盆栽适合阳台、窗台栽培观赏,或植于适合的路边、花坛欣赏。

白脉椒草养殖养护方法

白脉椒草,为胡椒科椒草属(也称豆瓣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容易植株丛生,高20厘米~30厘米,茎直立生长,红褐色,叶片3至4枚轮生,具红褐色短柄,叶质厚,稍呈肉质,椭圆形,全缘,叶端突起,呈尖形,叶长5厘米~8厘米左右,宽3厘米~5厘米,叶色深绿,新叶略呈红褐色,在光照充足条件下尤为明显,叶面有5条凹陷的月牙形白色脉纹。

白脉椒草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稍耐干旱,不耐寒,忌阴湿。它对空气湿度要求不是很高,能在干燥的居室内正常生长。白脉椒草生长适温为20℃~30℃,在此条件下保持盆土湿润而不积水即可。白脉椒草不耐水淹,浇水要遵循宁少勿多的原则,以免土壤长期积水而引起根部腐烂。

如果空气湿度较低,可用与室温相近的水向植株喷洒,可使植株生长繁茂、叶色光亮洁净,提高观赏性。春、夏、秋三季要适当遮光,太强的光线对植株生长不利,有时强烈的直射阳光还会灼伤叶片,但光线过弱,又会使叶片变得暗淡,白色脉纹不明显。在生长期,可每2周至3周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复合肥,肥料中氮肥不能过多,否则会造成叶面上的白色脉纹减退。冬季可将其置于室内阳光充足处,

如果最低温度在15℃左右,并有10℃左右的昼夜温差,仍可正常浇水、施肥,使植株继续生长;如果越冬温度达不到这么高,就要停止施肥,控制浇水,使植株进入休眠,可耐5℃的低温。每隔1年~2年在春季换盆一次,盆土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加少量的珍珠岩或粗砂、蛭石混匀后配制,并掺入适量腐熟的马粪做基肥。

栽培中应注意摘除基部枯萎、发黄的叶片,剪除影响株型的枝条,以保持美观;注意摘心,以促使分枝。当植株衰老,观赏价值降低时,应及时繁殖新的植株,对其进行更新。。

白脉椒草的繁殖常用扦插的方法,枝插、叶插均可。

枝插:多在4~6月进行,剪取带顶尖的枝条,长7cm~10cm,直接插入培养土中,放在无直射阳光处,保持土壤稍有潮气,不要盖玻璃或塑料薄膜,以免腐烂,半月后生根。

叶插:扦插可剪取健壮充实的叶片,并带一部分叶柄,晾一天后,直插或斜插于装有粗砂或蛭石的花盆中,深度约为叶柄的1/2~1/3,插后保持湿润,也不要盖玻璃片或塑料薄膜,否则易腐烂,在20摄氏度至25摄氏度的条件下,2~3周后伤口部分可产生细小的不定芽盒根,5~6周后不定芽长出土壤表面,将其挖出,连同老叶一齐上盆,即成为新的植株。

白脉椒草基本没有什么病虫害,但栽培环境闷热、通风不好,会导致介壳虫危害;土壤长期积水,浇水过于冷凉,则会造成根部腐烂。应注意改善栽培环境,进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