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语言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6月,是中国科学院最早建立的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所之一,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后,语言所归入社科院,至今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所址最初是在北京东城翠花胡同,1956年初迁到北京西郊中关村,1958年又迁到北京西城端王府夹道,1969年底全体人员下放到河南息县“五七干校”,1972年夏回京后暂驻北京朝内南小街原文字改革委员会大楼的一部分,1976年进入原北京地质学院主楼,1984年迁到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至今。

语言所历任所长是:罗常培(1950—1958)、吕叔湘(1959—1982)、李荣(1982—1985)、刘坚(1985—1996)、江蓝生(1996—1999)、沈家煊(1999至今)。先后担任过副所长的有:叶籁士、石明远、赵洵、刘涌泉、陈章太、侯精一、晁继周、贺巍、江蓝生、孟庆海、董琨、张国宪、蔡文兰。

语言研究所最早是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语音乐律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的,研究力量主要是两方面的来源,一是前“中央研究历史语言研究所”的部分成员,二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高等院校抽调来的部分学者。建所初期,语言所规模不大,却汇集了丁声树、罗常培、吕叔湘、陆志韦、傅懋*等著名学者,他们领导了语言所早期的汉语语法研究、汉语方言研究、汉语音韵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汉语语音研究等学科的工作。到六十年代后期,语言所开展的研究工作还有现代汉语规范、机器翻译、国外语言学研究动态,编辑出版了《中国语文》等学术刊物,编纂了《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

“十年动乱”使语言研究所的工作完全停滞了五六年,直到七十年代初,大部分同志从干校回到北京以后,才逐渐恢复了工作。尽管工作环境和研究条件不很理想,一代学界前辈还是以惜时如金的精神,勤勉地推动着各方面研究的展开。语法小组为撰写一部大型《现代汉语语法》积极准备;方言研究、语音实验研究、机器翻译研究、《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开始走入正轨;《语言学资料》也更名为《语言学动态》恢复出版,1978?979年***出12期(后改名为《国外语言学》,现名为《当代语言学》)。

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成立,语言研究所改属社科院后,对原有学科作了进一步的调整,下设八个研究室,分别是:现代汉语研究室,古代汉语研究室,近代汉语研究室,方言研究室,语音研究室,应用语言学研究室,情报资料室(1980年改为国外语言学研究室,现为当代语言学研究室),词典编辑室。另有《中国语文》编辑部。

作为国家级的语言研究专门机构,语言研究所不仅推出了一批又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而且组织了很多全国性的学术活动,良好的学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语言学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