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往事:消暑
但是从早上开始就一直阴天,一直没有太阳。下午,又开始下雨了。雨下的不多,线状的,树下过不去,只是偶尔有几滴水从枝叶上滴下来。
蝉早就不叫了,抬头看着树梢,努力寻找。我没看见,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没有风,很凉爽,有点不像夏天。
往年这个时候,天气会闷得像蒸笼,大家的空调都全开了,谁也不想出去。如果非要出去,回来难免会出汗。洗个澡,喝杯茶,或者吃个冰镇西瓜,你会由内而外感到舒服。
晚饭后,一天的暑气渐渐退去,沿着小区的马路散散步,锻炼一下肌肉,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小区旁边有一条沟。下雨的时候,总会有无数的青蛙呱呱叫。
这样的场景总让我想起我的童年。
在我的老房子前面,有一大片空地。麦子收割时,是平的。脱粒和晾晒都在,靠墙堆着几个又粗又高的干草堆。夏天吃完饭,爷爷会催我们用扫帚扫干净,然后铺上草铺,一家人坐在上面乘凉。
爷爷手里一直拿着一把蒲扇,奶奶在磨坏的边上缝了一圈布。爷爷一边给我们追蚊子一边扇凉,我们也总是缠着奶奶讲故事。
奶奶不识字,从小听到的故事都在心里。牛郎织女、丑女、龙丹、老雕工、高梁,故事中的情节让我们着迷,那些简单的爱恨情仇也算是我们最初的启蒙。
奶奶是小脚,走路一扭一扭的。许多年以后,我剪奶奶的长发,摸着她干涩的皮肤,心里还记得以前的那些夜晚。
天上的星星在明亮地闪烁,草堆边有虫子在鸣叫,草铺痒痒的。
坐在空调房里,那些老掉牙的场景遥远而不可捉摸,心里难免会有些隐隐的失落。
这几年回老家的少了,老房子都转给别人了。空地上覆盖着一些凌乱的小树。几户邻居的房子都没人住,有的已经塌到墙角了。
离老房子不远,有一个大海湾。平日下雨的时候,顺着街道流下来的水很快就会把海湾灌满,然后顺着街道流到村外更大的海湾。
夏天,孩子们最好的消暑方式就是泡在海湾里。
我一进埋伏圈,海湾里全是光着身子的孩子,仰躺着,刺着,溅着,玩得不亦乐乎。如果水性不好,把裤腰和裤腿绑起来,使劲吹,夹在腋下,就是一个简单的游泳圈。有人省事,直接从家里搬来一块木头,双手抓住,双腿用力扑通一声。
到了晚上,也有一些勇敢的女人悄悄走到村外海湾的另一边,泡在水里。
这里有男的,那里有女的,属于村民,没有一个是坏人。这里的男人直到女人都上岸了才回去。
静静的水湾映着清朗的月亮,不一会儿就有了蛙声。
村子也会在这蛙声中安静地沉睡。
现在村里的海湾已经填平了,房子也盖起来了。下雨了,雨无处可去,就在村里拐了个弯,满是低洼地,冲进了一些人的院子。
近年来,夏天去海边也是一种很好的消暑方式。小岛,隐藏在大海深处。长滩上,有涌浪来有退潮。在海水里扑通几下,随着海浪上下浮动,一头扎进一个猛子里,不小心呛到海水,又咸又涩。躺在浅水区,用帽子遮住脸,海浪拍打着我的皮肤,突然我感觉到了一场梦。
夜晚,坐在渔家门前,海风吹在他身上,凉爽舒适。海浪的声音一波一波传来,像是遥远的曲调,带着些野味。天上的星星又亮又密,伸向远方,落入漆黑的大海。
一些熟悉的东西在心里涌动,但我知道这不是家,家的感觉只能在以后遥远的回忆里回忆。爷爷奶奶不在了,成了家乡的一把泥土。破蒲扇吹来的风,如今滑过年年长大的坟前的榆树。而我,童年带来的一缕乡愁,也在水泥街道和空调的嗡嗡声中度过了一点时光。
翻看翻开的书籍,古人的那句话总是那么奇怪:“带棍追外柳,桥南画床。”月光下,船笛参差,风集荷塘香。“绿柳中,荷塘小径,清风徐徐,荷香沁人心脾,笛声悠扬,暑气顿时消散于无形。”慵懒的白羽毛扇,裸裸的在绿林中。脱下毛巾挂石墙,顶上洒风。“羽扇不用摇,衣服鞋子不用穿。夏天在山里,可以放纵自己,在绿色的森林里放松,夏天就消失了。
是古人的优雅,才引出了这么一句好听的话。
雨停了,云开始渐渐散去,露出了蔚蓝的天空,秋天的天空很深,有些清爽。
看来不用像往年一样饱受酷暑之苦了。在这个凉爽的夏天,你可以随便看几本书,体会诗中的古意,平静自己的心。这应该也是消暑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