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柴进是晁盖送给宋江的答谢礼物。作者为什么要改成金条?
晁盖为了感谢宋江,在梁山安顿下来后,派刘唐给宋江送去一百两金条和一封信。然而,这一根金条和一封信,竟然引发了宋江的人生转折。
一根金条和一封信引发血案。
宋江家里已经很有钱了,做了这么多年的衙门。“他精通刀笔,精通藏家之道。“很有可能他‘吃了原告又吃了被告’,根本不会缺钱。
再说宋江虽然爱和天下所有的英雄交朋友,但他真的不想和梁山的混混有任何瓜葛。他们现在被政府通缉。
在刘唐的一再要求下,宋江终于接受了这封信和其中的一根金条。
宋江收下的书信和金条,被他的外宅阎婆惜意外发现。这个阎婆惜早就被宋江的同事,一个年轻小生张文远所吸引。现在她只是拿这封信作为威胁,要求宋江同意她和张文远的事,她也要来宋江刚的一百两金条。
其他的都好说,唯独这一百两金条是个难题。不是因为宋江舍不得,而是因为他干脆把它没收了!大半夜的,宋江哪里能凑这么多金条?
宋江与阎婆惜商议,希望给他三天的宽限期,并通过出售他的财产来收集120金条,只要阎婆惜能把信还给他。也许那是杀头罪。
阎婆惜鸡贼,“你这个黑三好!像个孩子一样取笑我。我先还了你的书《赵文报》,但休息三天后,我向你要金子。是棺材付了郎的挽歌。我是来取现金和送货的。快来,分两期交付。"
宋江走投无路,无奈之下杀了阎婆惜,开始了另一种逃亡生活。
《大宋宣和遗事》中,宋代两个金钗和水浒的故事,是晁盖作为答谢宋江的。《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这期间,梁山好汉的故事早已在茶馆、酒楼流传许久。
施耐庵在创作小说《水浒传》时,采用了大量流传于民间的梁山故事,如“李悝jy败亡”、“黑旋风双功”、“林冲夜奔”等。,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加工和打磨,然后以宋遗风和宋江三十六人赞为基础。
在大宋宣和遗风中,晁盖送刘唐作为答谢礼物送给宋江,不是一百两金条,而是两个金钗。这两者能有多大差别?为什么施耐庵把金钗变成了金条?
其实金钗比金条更合理。
金钗的来历不言而喻。必须是出身阶层的财产。虽然它的材质有价值,但应该是更有附加值的工艺品。不是的老婆最后加了一箱生日礼物,专门送给一个姓蔡的家庭吗?
这样,柴进的出现就变得更加合理了。
梁中书和他的岳父蔡太师都是世界级人物,所以金条不会出现在生日礼物里,这实在是太俗了。那么,这些金条会是晁盖带到梁山的财物吗?
晁盖来梁山之前,因为宋江提前来送信,他有一些时间整理家里的金银,但是家里未必能马上拿到120根金条,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晁盖的祖上是郓城县东溪村的富家子弟,一个村的富家子弟,可见家境并不是很富裕。此外,古典本人“倾其一生济困,致力于会见天下英雄”。投奔他的人留在庄子想走,还送了些银子,都是钱。以这样的生活条件,攒一百两黄金应该很难。
所以,就答谢礼物的合理性而言,两个金钗比一百两金条强多了。
但金条更有利于宋江的人物塑造。
既然如此,为什么施耐庵要把金钗换成金条呢?这和作者对宋江的刻画有关。
在《大宋宣和遗事》中,宋江把这两枚金钗送给了阎婆惜。后来,他看到阎婆惜和另一个男人吴伟在一起,就把他冷落了。宋江接着杀了阎婆惜和吴伟。
很明显,宋江是在为女人吃醋。
在小说《水浒传》中,除了王赢这只“短腿老虎”,再也没有任何好色之徒。好色不是英雄的行为,更何况他们的大哥宋江。
当《水浒传》中的宋江发现阎婆惜爱上了张文远时,他根本没放在心上:
“不是我父母的配妻。如果他不爱我,我不会无缘无故做任何事。我只是不去开门。"
这样一个英雄,他怎么能把柴进送到阎婆惜!但对宋江来说,金钗自己留着没用,送给别人也不合适。简直成了鸡肋,处理起来远不如金条方便。
而且作者把金钗换成金条,还有更大的好处。
宋江是个喜欢施舍的人。“他常给棺材药饵,扶人穷,扶人急,扶人困。”事实并非如此。在被阎婆惜冷落之后,宋江在凌晨匆匆离开,他碰巧在早市上遇到了卖汤卖药的王子。宋江曾答应过他一口棺材钱,他刚收下的金条也只是送给他,也不枉他“孝黑三郎”的称号。
这时,宋江才突然发现,自己的金条和书信都落在了阎婆惜的地方,于是赶紧返回,而这个空档正好给了阎婆惜一个寻找书信和金条的时间。
故事的情节安排,各种活动的时间差都是作者安排妥当的。
作者对晁盖送给宋江的答谢礼物做了小小的改动,从两个金钗变成了一百两金条,既避免了宋江淫荡的嫌疑,又借机塑造了他乐善好施的形象。这样作者也用它来推动故事的进一步发展,简直是一石三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