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起源

早在3000多年前,殷末年,就有吉凶之书。当时在纸发明之前,人们就地取材,以龟甲、兽骨为记录材料,将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是最早的书——甲骨文。

我国最早的书是《简爱》、《班都》、《帛书》。竹子做的”叫做“简单策略”。把竹筒掰成又窄又扁的分标,你可以用笔在上面写字,当纸用。一根竹签叫“简”,多根竹签连在一起叫“策”。”简单策略”最早出现在南朝中期。

用木头制成的书被称为“版本”。把树锯成几段,再把几段锯成薄片,这叫“版”。写在“版”上之后,就叫抄。把薄片编织在一起就是“版”。《帛书》是写在丝织品上的书。

1993 10,沙洋县籍山镇郭店一号楚墓出土郭店竹简。这是一个轰动全世界的考古发现。

郭店楚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书籍。***804件,其中信件726封,信件上有13000多字。经古文字专家考证,郭店竹简全部为先秦时期的18古籍。它的内容是儒家和道家的著作。道家著作有《老子(甲、乙、丙)》和《太乙圣水》,儒家著作有《易经》、《鲁母公文子四》、《穷达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取经》、《尊德》。众所周知,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毁灭了大量先秦时期的学术经典,而在此之前,郭店竹简深埋地下,躲过了这场劫难,得以重见天日。

-

三千年前,在商朝,有最早的实物书籍——刻在甲骨上的文献,刻(铸)在青铜器上的书籍——金文和刻在石鼓上的书籍——石鼓文。我国的官书是用竹片和木板做成的木简或竹简。春秋末期,人们在帛书上写字,称为帛书。东汉时,蔡伦发明了一种又轻又便宜的材料——纸。6世纪到8世纪,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出现了用纸装订的书籍。近代也有带有石版画的书,近代主要使用带有印刷术的书。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已经实现了图书资料的电子化存储。

-

无论古今,人们总是对书籍给予最高的肯定和特殊的关怀。手工精制纸特别适合中国的书画,分为生熟两种。

人类的许多伟大创造,大多是通过漫长的岁月发展过程,聚合了无数人的心血,总是不断发展壮大的,书籍也不例外。以中国为例,它至少有3500年的发展历史,这期间人们投入了更多的智慧和劳动。书籍经过反复的创作和改进,才有了今天的样子。总的来说,在历史上,除了一些为特殊目的而制作的书籍,书籍的发展可以在一点脉络中找到。在最早的交流中,人们在互相打手势时,可能只使用手势或音量作为媒介。后来从经验的积累中,确定了一些固定的音节来代表某种意义,于是人类走出了沉默的时代,进入了有字无字的社会。

有了语言,人类往往借助记忆记住听到的内容,然后复述给别人;或者通过语言传播自己的理想和个人经历。这种目的和方法类似于以后书籍的功能,所以可以称之为口传活书。人的记忆力到最后是有限的,有时候会走样。口语活字书肯定有很多缺陷。于是,聪明的人类发明了很多帮助记忆的方法,其中打结最具代表性。我们可以称之为绳书,通过绳结的大小、松紧、数量和不同的颜色来表达不同的含义。

绳书可以流传到很远的地方,保存很久,比语言有一些优势。然而,由于其风格变化有限,不能满足快速进步的人类社会的需要。于是,人类又开始改良,就是通过模仿自然,把外在的形象简单化,转化为单纯的形象,然后作为形象的象征。这种图画,即现存文字的雏形,一般称为文字画。后来经过进一步的改进和演变,逐渐成为定型的象形文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终于成就了无数的字体供人们应用。文字的出现不仅为人类文明开辟了新的境界,也为书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的奏折是在奏折之前发展起来的。商代甲骨文多为问句,能记住的很少。这两周金文多以背单词为主。直到战国时期,编年史才有了很大的进步。古代的语言和文字大概是一体的,说出来的和写出来的都可以称为“词”。甲骨文称为“词”,“尚书”大部分其实都是“词”。我们认为这些词都是当时的“雅词”,也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但传到后世,这种官话或普通话就成了老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