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一个女孩和她叔叔之间被禁止的爱情
《洛丽塔》是一部由阿德里安·莱恩执导,杰瑞米·艾恩斯和多米尼克·斯万主演的故事片。9月25日在美国上映,1998。
电影改编自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中年男子亨伯特和少女洛丽塔的爱情故事。
第一次看《洛丽塔》,虽然之前被影评人惯坏了,但看完整部电影还是很有感觉,观影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专注。情节非常好。
首先,我不认为亨伯特和洛丽塔的关系是一种“禁忌之爱”。他们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因为洛丽塔15岁。与此相比,这个世界充斥着恋童癖,喜欢年轻女孩的人比比皆是。不得不说,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关注太俗了。电影里好像一直在强调“性”,但是我发现这种“性戏”还挺多的。爱情类型电影对“性爱场面”的把握,关系到对整部电影的观感。太多了会显得庸俗,太少了难免有点死板。而《洛丽塔》中的“性爱场景”却被把握在了影片最应该出现的地方。比如第一次,亨伯特身处天堂地狱,对洛丽塔的迷恋表露无遗,或者是到了该做爱的时候了,于是两人一起做了。影片中,罗伯特是这样描述他生活的天堂的:“这个天堂里的天空和地狱之火是一样的颜色,但它仍然是一个天堂。”
后来洛丽塔决定偷偷攒钱离开亨伯特,他们的性爱性质也发生了变化。有了叙述,亨伯特的焦虑和陷入这种禁忌之恋的无奈就能直观地体现出来。罗伯特在电影中的内心独白:“她对我的求爱越来越冷漠,我也开始习惯给她买她想要的东西。我从来不知道她把钱藏在哪里。我相信她是在攒钱,这样她就可以在经济上摆脱我了。”
这是一种更好的技术。至少我看了很多言情电影。相对于某些电影中从未发生过性关系的铁血和尚,或者总是卷着床单的人形泰迪,洛丽塔对“性爱场景”的处理不能说恰到好处,但应该说难度很大。毕竟这种事情很多人还是很难说出口的,但是电影却大胆的把它作为一种表达人物感情的方式。不得不佩服的说:“高真是高。”
还有一些事情让我对这部电影相当不满意。第一,从头到尾都是太过坦诚坦率的呼应,好像在读使用这种手法的中小学生文选。我觉得有点尴尬,但这是在讲故事。使用这种倒叙和从头到尾呼应的方法,应该也是为数不多的保证记忆中故事完整性的方法之一。至少我能看到一个不间断的故事,我也不能指望有更好的方法,只好把这个锅扔给导演了。
其次,影片结尾,亨伯特开枪打死了魁特,让我觉得特别不真实。上帝不会在他妈的三声枪响后死去,钢琴会自动演奏。死之前,魁特在嘴里吹了一个泡泡。)
最后连亨伯特手里的手枪都变成了鞋子。
什么?虽然我知道导演是想通过这些超自然现象来表达亨伯特的复杂心理,但作为一部带有现实主义描写的浪漫电影,这些场景显得有些突兀。看这些图的时候,我几乎把之前看电影的美好感觉都丢掉了。这些画面本该用来表现亨伯特的自责和自省。一些遗憾让这成为了本片最糟糕的地方。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记得亨伯特和洛丽塔最后永远的分离,但是从他们相遇到分离的故事就像我们所有人的爱情史,结局很明显,但只有我们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还有很多琐碎的细节,比如洛丽塔在一辆汽车追踪器里唱歌,口香糖粘在汽车的副驾驶上,还有一个带着硬币的神奇手指,这些都成为了他们相爱时留下的最温暖的痕迹。
这不得不让我羡慕亨伯特和洛丽塔热恋时的温馨。我觉得很不理智,但是很理想。这是我们所有人都期待的最好的感觉。是一种能忍受对方的任性和无耻,点燃生命的爱。只是因为单纯的爱和对彼此的爱,虽然结局很乱,但怎么能回忆起这些故事,有那么多感触呢?
我想,如果亨伯特有机会再次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他会微笑着遇见洛丽塔,把她拥入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