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作家的推理小说风格更像东野圭吾?
1999年《秘密》获得第52届日本劣等作家协会奖,2006年《嫌疑人X的奉献》获得134年直树奖,东野圭吾由此成就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代表作有《放学后》、《秘密》、《一夜漫步》、《眨眨眼的祝酒词》、《伽利略侦探》、《嫌疑人X的献身》、《预言梦》、《湖畔》等。
2011165438+10月21、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外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发布,东野圭吾以年版税收入480万元位列外国作家富豪榜第五位,引起广泛关注。
东野圭吾的写作风格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前期(1965-1990)以校园推理为主,以谜题和逻辑推理为主。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写犯罪手法为主,涉及传统小说中的密室、童谣、密码等元素,小说艺术手法上也有不少模仿,主要采用弗里曼“提出问题、展示数据、了解真相、验证结局”的经典模式。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放学后》、《毕业前的杀人游戏》、《眨眼吐司》、《十一字杀人游戏》等。
中期(1990-1995)东野圭吾写《命运》,被推理圈视为东野文风的分水岭。在《命运》中,作者说:“设置这样一个谜,关于犯人使了什么华丽而奇妙的诡计,当然是好的,但我希望制造其他类型的意外。”东野不再拘泥于凶手和战术。所谓“其他类型的事故”,指的是为什么,也就是“犯罪动机”,作者“社会现实中蕴含着奥秘”。在此期间,作者开始处理社会问题,如滥用权力和科学,虐待儿童等等。故事通常以一个谋杀案开始,意外地引出另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如命运,回廊亭杀人,我过去死去的家,平行世界的爱情故事等。
后期(1996至今),东野圭吾创作了《名侦探的密码》和《名侦探的诅咒》。第一部电影以反讽的手法颠覆了“本固尔派”的经典元素,以全新的视角出发了密室、密码、童谣、不在场证明、肢解等。在艺术手法上,小说营造了一种舞台剧的感觉。在扮演侦探和警察角色的同时,世界一大五郎和大川原警察署两个主角偶尔也会跳开剧情发展,与读者展开一场相声。这些对话不仅涉及故事的情节发展,还经常利用话题对当代推理作家和推理作品进行评论,有时甚至是嘲讽。后者以小说的形式阐述了自己的创作理论。事实上,世界第十五大郎所追寻的“密室杀人案”就是因为门被人碰了,凶手的足迹被一夜大雪覆盖而造成的。作品将许多偶然事件与侦探“一丝不苟”的逻辑放在一起,使推理变得可笑。东野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自己之前言论的质疑态度。
东野后期涉及了很多社会人文问题,从泡沫经济到阪神大地震,从家庭结构的变化到女性地位的提升,从年轻人的道德滑坡到社会信任危机。90年代日本社会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变化都可以在他的小说中找到。“这些都是人类永远需要关注的命题,永远不会喘不过气来。”人类悲剧的根源归结于社会和时代的痼疾,东野小说做到了“社会性”,成为90年代日本社会的全景。
可以看出,在第三个时期,东野圭吾已经基本明确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即“社会性”,这是对当下社会现状和人性的一种反思和探索,所以寻找风格相似的作家,也可以主要参照他这一时期的风格。就我目前接触的侦探小说作家来说,个人觉得和东野风格差不多的有两个,一个是雷米,一个是蜘蛛。
雷米,原名刘鹏,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犯罪心理学教师。他精通犯罪心理学和犯罪调查。他“知种种恶,甚于自己掌纹”。他以《心理犯罪》(网络原名《肖像》)等犯罪心理小说闻名,粉丝众多,读者必须称他为“老师”。主要作品有《第七个读者》、《心理罪》、《教育场》、《地下河》、《城市之光》。据坊间传闻,此人心胸宽广,身材肥胖,除非侧身,否则通往世界的大门无法跨越。目前在沈阳任教。
雷米的作品被称为“心理罪”系列,因为几乎都是以主角方木为主线串联起来的故事,每一个都环环相扣,塑造了一个庞大的犯罪心理帝国。在主角与变态杀手惊心动魄的斗智过程中,人性的丑恶被深刻揭露,同时也彰显了正义的力量。雷米对犯罪心理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人性和社会的一些特征。
就像《城市之光》里,主犯自称“城市之光”,以惩恶扬善的名义,审判那些在网上被曝光错误却没有受到法律制裁(或从轻处罚)的人。看似正义,实则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像“上帝”一样控制他人生死的私欲。然而,整个城市的人们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满足,每个人都变得小心谨慎,害怕自己成为“城市之光”的下一个目标。大家又变得肆无忌惮了——“城市之光”是我们的!而他们自己,想成为屠刀上的一把利剑。由此,其实影射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愈演愈烈的网络暴力倾向。一些审判的不公加剧了公众心中的愤慨。当这种义愤被有心人利用时,就很容易成为颠覆社会稳定的定时炸弹。
蜘蛛真名叫王立伟,1978年6月8日出生于山东济宁。其代表作《十死》改编自真实案例,涉及姓名均为化名。10起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恐怖谋杀案,每一起都是被媒体严密封锁,被官方保密的神秘案件。我不想做太多的陈述,但《十死》中的案例都是基于现实的。在恐怖离奇的案件中,对现实社会和人性的探讨同样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