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态文学”?

从公元65438年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米克尔考察了文学作品,并将“生态”的概念引入到他自己的著作《存在的悲剧:文学的生态研究》中。他用一种新的文学批评范式来审视人类对生态文学的研究。生态文学是一种以保护自然为主题的文学思潮。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主要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主张通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文学形式表达人与自然的关系,考察构成生态危机的主要因素,强调生态危机对社会发展乃至人类生存的重要影响,呼吁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学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和俄罗斯的生态文学作家都创作了大量的生态文学作品,利用文学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来警示世人可怕的生态危机,呼吁人们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初步形成了生态文学。生态文学的萌芽阶段是在普里什文生活和创作的时期,他的生态文学观是人与自然的紧密结合。虽然他的后期作品突出了生态意识,但当时生态文学的概念尚未明确形成。大多数俄罗斯和苏联文学都是关于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平衡的。直到五六十年代列昂诺夫的《俄罗斯的森林》出版,苏联生态文学才形成。

中俄文学关系源远流长,千丝万缕。比如中华文明中的老庄哲学,俄苏文学中的红色经典,都给对方国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对方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普里什温的生态作品《人参》中有两个主角,聪明的中国猎人和一个俄罗斯人,他们相处得很好。《人参》可以说是普里什温众多作品中最完美的一部具有中国韵味的小说,也是俄罗斯文学中描写中国人形象最生动具体的作品。在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中国许多学者热衷于和谐生态文化的伟大建设。他们来自不同的工作领域,包括生态文学的创造者,生态文学理论的建构者,生态批评的批评家,以及许多翻译家。他们的任务是将俄罗斯生态大师的作品翻译成中文,传播优秀的俄罗斯生态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