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典型的农民。他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农场劳动者,社会地位低下,被压迫被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非常悲惨。阿q的性格非常丰富复杂。他有农民的优点:“他真能干”,他会割麦子,会捣米,会撑船。他也有农民的弱点:主观、保守、狭隘、愚蠢。他还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对“男女大防”要求严格,排斥异端。阿q的主要人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而不正视现实,靠盲目自尊、自卑、怕欺负、健忘、忌讳缺点、自傲丑陋等自慰。,并沉溺于虚假的精神胜利。精神胜利法是一种麻醉剂,使阿q无法正视自己的真实处境,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悲剧命运。他虽然被欺负过,但并没有真正的委屈。尽管如此,作为劳动人民的阿q仍然表现出自发的革命要求。当辛亥革命爆发的消息传来,他想“投降革命党”,希望从此改变命运。但他的“革命观”与落后农民的私欲和许多混乱的观念有关,并没有真正觉醒。阿q的精神胜利法概括了极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内容,是存在于中华民族各行各业的民族弱点。所以,阿q是一个“我们人民的现代灵魂”。同时,由于人类的各个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类似的病态心理,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对人类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另一方面,通过阿q这一典型的新形象与革命的关系,也深刻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鲁迅通过阿q的悲剧结局,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而失败的历史教训,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国民革命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