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入选教科书的正负效应

金庸小说应该进中学课本。其实2005年金庸小说《八龙》入选高中语文读本的时候,就有过一次大讨论。当时很多人表达了“教坏下一代”和“宣扬暴力”的担忧。但是这两年我们还没有看到一个中学生看完金庸小说拿着砍刀出去做侠义行为的报道,足以证明当时的担忧有些过虑。衡量文学作品的水平,标准不是作品的形式和主题,而是文学作品的内容、境界、思想、风格和艺术成就。作为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金庸将江湖传奇与历史事件、侠骨柔情与绝世武功、人生哲理与民族文化传统融为一体,开辟了武侠小说的新境界,提高了武侠小说的可读性和文化品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金庸小说不该进中学课本,教育不是娱乐。中学教材的编写是关系到下一代成长的大事。选什么样的文章进教材,一定要慎重,要对下一代负责。标准也必须是:孩子能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什么?金庸的武侠小说有动人的情节,清闲时作为消遣读物读读还行,但思想内容并不好,承担起“教科书式阅读”的重任:恶有恶报,恶有恶报,宣扬以牙还牙的思想与现代法治格格不入,对价值观还在形成中的中学生会引起什么反应?在人物塑造和场景渲染上,金庸小说不一定比水浒传好。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金庸小说可以读,但不能作为“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