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救救那位母亲!

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小沈阳凭借她的花裙子红遍全国。湖南电视台的“超女”、“快男”等真人秀节目,塑造了很多像“春哥”、“男人婆嘎嘎”等性别模糊的偶像。本来我以为这种情况只发生在电视上,但是我在大学校园里闲逛,时不时会遇到一个撑着阳伞,捻着兰花指,低声讨论护肤美容的“娘们儿”。面对“假姑娘”们的“女人”,真姑娘们会情不自禁地大声疾呼:你的男子气概哪去了?

遭遇“娘们儿”

妮维雅的男士洗面奶,的润肤霜和爽肤水,还有李医生的护手霜...看着这张眼花缭乱的桌子,你一定以为自己进了女生宿舍。但实际上,这些瓶瓶罐罐的主人是中山大学大二学生王宁。从几年前开始,他就投身于这股美的洪流中。早上带着防晒霜出门,晚上带着晚霜睡觉,已经成了他的日常生活。即使被戏称为“娘娘腔”、“黄油小子”,王宁的室友也嘲笑他“比女生还帅”。

然而,这一切都阻挡不了王宁日复一日的“念南”作业。不仅如此,他还成为某化妆品品牌校园义卖会的美容顾问,试图将“年男”的口号进行到底,但王宁的单飞奋斗被拒之千里。虽然集市上也有一些男性“志趣相投”前来咨询,但害怕避开王宁的女生更多。“你是油性皮肤。保湿前需要控油。这个产品一定适合你……”王宁没有把话说完。被鉴定为“油性皮肤”的女生拿着瓶子看着王宁的兰花指,在他“专业”的推荐下脸色发青。大三女生赵佳欣说:“就叫他时髦吧。他的动作很恶心。先说他的性格。真正跟风的人不多。假设他是个累赘。一堆女生肯定不想看。感觉天天泡在瓶瓶罐罐里的男生很‘娘’。”

因为现代经济是以一种复杂多变的方式发展的,人们可以逐渐以包容的态度接受不同的形象。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现在的人都在追求独特,有些男生选择做“女生”也不是不可思议。网友小刘在博客中说:“我一直以为只有‘公公’才能把‘娘’演得这么好,现在发现‘娘’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了。”在“娘们”的大潮中,也分为“伪娘”、“骨子里的娘”和“鸵鸟型娘们”三个群体。

“伪娘”原指动漫中具有女性美的男性角色。然而,近年来,“伪娘”之风从Cosplay圈蔓延开来,渗透到大学校园。很多男生即使在简陋的宿舍也沉迷于“伪娘”。大学的时候,有一个男生特别有女人味。为了用好501瓶碧欧泉,我去做家教。后来我当着他的面表达了我的不理解,他也说:他不止用了一瓶,还用了两瓶,一瓶日用,一瓶夜用。重视外表,把美容保养当成人生必修课的男生不在少数。这是以惊世骇俗视频出道的“妖娆哥”之流,也是被称为中国第一“伪娘”的樱冢澈。也许你在电脑屏幕上还觉得这样的“女汉子”很有魅力,但正如网友Ivan所说,“如果你在现实中遇到一个女汉子,你肯定会走弯路。”然而,这肯定不会伤害女孩和男人的信心。他们走路都忙着自拍,根本顾不上盯着路边看的路人。

如果说爱美、好打扮只是表面现象,那么这些“妈妈”骨子里的“娘娘腔”就更让人傻眼了。贝尔希,学姐,就站在这样一个“女生男生”的同学身上。一天晚上,因为害怕一个人穿过黑暗的走廊上厕所,贝尔希被学弟拉去“陪厕所”。最后,Bellesy不仅陪他上厕所,还负责把他送回宿舍。贝尔希莫名其妙地成了“护草人”,吓出一身冷汗,从此对“娘南”产生了抗体。这样的男生失去了一个男人最重要的风度——勇气。从此,她又遇到了“年南”学弟,绕道而行。

与“伪娘”“娘娘腔”不同的是,还有很多“娘们儿”从出生起就没有那么娇气脆弱。刚刚大学毕业,现在在一家外企工作的本森说,他经常用“女孩-男孩”的生活方式来缓解压力。本森会在繁重的工作后或周末在家做SPA。不仅如此,他还沉迷于十字绣。每天下班后坐在沙发上,穿上线,像古代贤妻良母一样做针线活。虽然本森声称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一清解压法”。但心理咨询师丁磊认为,这样的抗拒其实是一种鸵鸟心态。为了避免承担比女性更大的压力,这些男性有意无意地求助于“娘”。

“我们要男人!”

自从去年春晚,小沈阳红了起来,他身边的一些男生马上模仿开会,整天高着嗓门在城市里游行。小沈阳经常在台上说:“你说我是男的还是女的。Ow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也是矛盾的。”看着越来越多的“女人和男人”在化妆品柜台伸出标准的兰蔻手指,要求兰蔻试穿产品,姑娘们也是矛盾的。

?在《快男》长沙报名点,长相酷似SJ的李用一条红丝带和一把绿扇子作为道具翩翩起舞,很多人都惊呆了。有人小声说他“像个姐姐”。当记者问及会不会担心被称为“伪娘”时,他头发一甩,留下一句“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无路可走”。看着频频出现在“快男”报名点的“伪娘”或中立选手,连导演组都高呼“我们要男人!”

看到这样的“女人和男人”,不光是导演们,我们女生也快疯了。如果这只是表面现象,那么“女汉子”的内在性格让女生更加疯狂。

我搬宿舍不仅不会帮女生,还需要女生帮我“临时存放”零碎东西。当我看到一只虫子在女孩身上爬的时候,我立刻远远地跳开,恐惧地大叫:“啊,萧蔷”;我开会总是因为一些幼稚的理由迟到:主要是我不知道今天穿什么...我们女生完全被他们“抄”的一点水平都没有!

正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教授孙云晓在《拯救男孩》一书中所说,这些拿着女包和雨伞的男孩正在失去他们原本的男子气概。“娘们儿”们并非生来就惊魂未定。这是因为目前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考试,中国的早教缺乏男老师,而近年来的流行文化产业,尤其是真人秀节目,创造了许多模糊男女差异的角色。这些不利因素都让男生逐渐偏离传统的男性形象,因为实在很难找到成长的榜样。

但这些外在原因并不能为“娘们”开脱。我们都是从初中高中过来的。为什么同样外在条件的其他男生还能很man?虽然我们不再需要英雄,但这并不意味着阳刚强壮的男性形象已经被埋没在炮灰中。仔细想想,这种“恶搞”般的“娘们儿”造型,更多的是自己不成熟的选择。一味地试图模仿这些性别模糊的偶像,把“娘娘腔”当成个性的表现,不仅不利于男生的成长,还会吓得女生绕道而行。

不要做一个假女孩。

看着这些自认为练肌肉不如美容省力,英雄救美比逃跑更安全的“娘们”,看着她们翘着兰花指扭着腰,真正的姑娘们不得不惊呼:她们已经是没水平的“山寨”了!

胳膊细腿细的男人老了,嘴上没胡子,腿上没毛。他们比女人更光滑。我想问,新世纪中国的审美标准女性化是真的吗?还是现在雄性激素水平不好?甚至有网友写了一首《念富宝》来形容现在最好的“念南”: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远方。远远看去,帅哥吼上天,近看,原来是个贱人。虽然时尚潮流的诱惑不是任何一代年轻人都可以抵挡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娘们”骨子里是不想当“娘”的。他们的性格不够单纯,胆小懦弱脆弱,生活在自恋的自我真空中。这样的“女汉子”会单身。

“娘男”没有女生的位置,我们女生也不知道把他放在哪里。做我们的“女性”朋友?不会,她们虽然娘娘腔,但毕竟不是女生;做男朋友?拜托,逛街的时候,谁给谁拎包,谁给谁打伞都是不确定的。女生更喜欢陈大雷,《我的兄弟》里的钢铁侠是刘舜,改编剧中陈大雷的话来表达我们女生对“娘们”的反感:

我喜欢男生这么多年,没见过这样的男生。你可以是男的,也可以是女的,拔胡子,喷香水,疯狂购物。但在他最需要坦然面对困难的时候,他却可以放弃一个男人的责任和勇气,挤在女生中间玩弄自己的心思和细腻。你在走我们女孩的路,让她们无路可走!

其实“娘们儿”在邯郸就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结果不是找到了所谓的“人格”,而是失去了真实的自己。铮铮汉子走了,谁来拯救这些“娘娘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