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定陵有七秘。七大秘诀是什么?
1.皇帝的棺材上有四个大钉子。
考古和盗墓绝对不是一回事。盗墓只是把棺材里的宝物拿出来,而考古是真实记录棺材里骨头和文物的位置,保护棺材和其他文物,然后提取棺材里的随葬品。
考古学家打开了定陵的墓门。在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厅堂组成、总面积为1195平方米的地宫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万历皇帝的棺椁。外面的棺材是松木做的,而棺材里的棺材是檀香木做的。考古人员用撬棍撬开棺盖,发现万历皇帝的棺盖上只有四个大黑钉。
2.锦被下的长袍
打开棺材的盖子,下面有一床被子。掀开被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件睡袍。众所周知,明朝皇帝信仰佛教,对道教相对淡漠。
这件袈裟是用纯黄色丝绸制成的。它是厚身的,没有衬里,右边有一件开衫。袍底还绣着一行字:万历四十三年正月十八日所制,长三尺九寸六分,长九两。
3.万历皇帝遗骨的状况
万历皇帝已经烂成骨头了,右手拿着一串佛珠,嘴边留着两把黄胡子。他的尸体仰面躺着。我们知道,明朝皇帝喜欢用侧葬法,这是典型的明代七星葬。
七星葬有助于万历皇帝早日升天,但万历遗骨在棺中的卧姿并不是标准的七星葬制。为什么会这样?据《泰昌志》记载,万历皇帝的送葬队伍走到宫华城(今沙河)时,有棺材绳断了。估计是落地的棺材角让万历皇帝的尸体仰面躺着。
4.万历龙袍的样式及袍料名称。
万历皇帝的身上,有十几层锦被锦布,其中有一件十二龙十二章的龙袍。这件龙袍上有太阳,月亮,星星,山脉,龙,中国昆虫,宗彝,海藻,火,粉米,比目鱼和阴霾12的图案。每种图案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太阳、月亮和星星象征光明;山意味着城镇;龙意无常;中国的虫子代表美;宗彝代表孝顺;海藻代表文采;火代表温暖;粉米代表不忘人;伏为斧,代表果断;傅主张见贤思齐。
有史家说,在这十二章中,万历皇帝占了一章,但不是果断,而是武断。
万历龙袍的面料名字有点长,叫:孔雀翎,织金妆花,柿子肩龙,直袖,膝杠,四合一云纹纱,袍面料。
5、蜡炸木俑
古代皇帝死后,一般都是残忍殉道,但万历皇帝用的是“木俑殉道”。因为地宫的沁水,万历皇帝殉身的几箱布偶都快烂成泥了,还挑出一些没烂的布偶。这些木偶是精致的女仆、英俊的侍者和高大的太监。
为了长期保存,一位考古学家使用了一种土著方法,将木俑放在蜡汁中油炸,结果木俑很快脱水,所有年轻的木俑都在沸腾的蜡汁中变成了老木俑。(不要这样玩)
6.万历皇帝的血型
万历皇帝的一缕头发被送到人民公安大学。经检查,原来是AB血型,而孝靖皇后是B血型。AB血型的人都是自信的人,性格复杂多变。得过且过,千万别勉强自己。
7.在万历皇帝的遗骨中,检测出乌鸦和薄片的成分。
《大明会典》中,暹罗、爪哇等国每年向万历皇帝进贡200斤黑香。什么是黑香?这是毒药和味道-乌鸦和切片。经公安大学先进仪器检验,发现万历皇帝骨髓中含有乌鸦和切片鱼。万历皇帝吸毒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