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里,贾惜春为何选择出家为尼?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一所古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画的旁边,有一首诗,写道: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这首判词很清晰地写出惜春的结局:出家为尼,读伴青灯。那么,出身侯门的惜春,为什么出家呢?我会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性格决定命运,惜春的出家,其实是自愿

惜春的性格是骨子里透出的冷,对人冷淡,对事冷静。她的出身一直是个谜,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第二回,通过冷子兴,介绍贾府元、迎、探、惜四位小姐,轻描淡写地介绍惜春。

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春。

这四个人名字的谐音便是原应叹息,探春的命运让人感叹,而惜春,则让人怜惜。她自幼失去亲生母亲,缺乏温暖和呵护的惜春,自尊又敏感。她说话冷冷的,甚至有点不近人情。其实,那也是她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身为侯门小姐又怎样?没有后台、没有靠山,丫环、婆子们一样的眼神都不一样。迎春被挟制,连自己的首饰都被婆子们拿去当了换酒。年幼的惜春,如果没有几分厉害,谁又会把她放在眼里呢?

惜春的哥哥贾珍,又是个很不靠谱的人,两个人年龄差距这么大,贾珍又怎能了解惜春的苦衷?他的心思都在秦可卿或者其他人身上,对自己的妹妹,很少顾及。

有人推测惜春不是贾敬的女儿,而是私生女。还是不要过度解读了,那些并不重要。惜春已经够可怜了,就不要让她在难堪了。

贾母心疼惜春,把她接到荣国府,和两个姐姐一块住。柳湘莲说整个宁国府,也就是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干净。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也是事实。身在其中的惜春,以此为耻。

年幼的惜春,眼里容不得沙子。抄检大观园,她的丫环入画因为私藏了物品,没等别人开口,惜春自己赶走了入画。你看,她心里有多恨自己的原生家庭:

但不要入画,如今我也大了,连我也不便往你们那边去了。况且近日我每每风闻得有人背地里议论什么多少不堪的闲话,我若再去,连我也编上了。

这个家庭,不仅没有温暖和关心,还让她感到难堪,自尊心如此强烈的惜春,只能选择逃避。逃避现实,西安则清净。她的好友是尼姑智能儿,每日里和她一起玩耍,而不是和姐姐们一起做针线、聊天。

正如惜春说,“古人曾也说得,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其实这里,惜春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她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她只有选择逃离,像宝玉一样,出家。这是她自己的选择。

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妙玉是惜春的榜样

俗话常说,你要想了解一个人,先看她周围的人。她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便决定了这个人的爱好、品味以及追求。因为气场相近的人才能走得更近,彼此更有***同语言。

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围棋,惜春正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儿一处玩耍。惜春便问他何事。周瑞家的便将花匣打开,说明缘故。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

大家都当是玩笑话,取笑一番,也就罢了。惜春让丫环入画来收了宫花。妙玉进园后,除了岫烟,栊翠庵的常客便是惜春了。妙玉身上云淡风轻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惜春,而妙玉出身高贵,

她是常客,是什么吸引了她。是妙玉的与众不同,还是那些经文,真的安慰了她的冷落与孤单。她的心态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众人议论丫环时说到鸳鸯,她说了句话,众人赞鸳鸯,她也说,老太太说鸳鸯比我们还强呢。她是不是也在意着别人的评价,如何偏生记住了这句话!

三、元春、探春、迎春的命运让惜春更加清醒

元春贵为皇妃,仍然被无辜卷入宫斗,英年早逝。平时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常常战战兢兢。

迎春被狠心的父亲嫁入孙家,孙绍祖对迎春实行家庭暴力,迎春被打得伤痕累累。可怜迎春回到娘家哭诉,没有人能帮她就算了,还让她假装幸福,不要被老太太看了伤心。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年纪轻轻的迎春春无辜丢了性命。这让年幼的惜春无比伤心。

当日南安王妃造访贾府,指明要见探春。探春心知肚明,无助的她说,去找林姐姐,可是众人拦下她,因为那个牺牲品正是探春。

探春远嫁,赵姨娘哭得肝肠寸断,惜春的心里五味杂陈。三个姐姐的命运,在她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当贾府被炒,她义无反顾地去了南方。刘姥姥认出她,跟她打招呼,惜春冷冷地、平静地地说,不认识。

对于这个命运坎坷的女孩,也许出家是她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