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意识是如何形成的,在旧中国社会中女性意识如何?

论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世俗性:张爱玲的小说从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市民的角度解构了各种爱情神话,呈现出明显的浪漫主义和传奇化倾向,这在国内外文坛都是众所周知的。但实际上,张爱玲的小说写的都是“男女之间的小事”,其中的女性形象融入了社会现实,还原了世俗生活。作家似乎在刻意地将现代文学女性意识中的“神性”或理想化色彩拉出来,希望真实客观地挖掘出女性性别角色的另一种本质——世俗性。本文试图从张爱玲及其小说所表现出的人性观,即与生命本质密切相关的庸俗意识,来揭示这位女作家女性意识所具有的独特的现代精神特征。(1)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初步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女性现实的理想化认识和主观把握。这种女性意识只是表面的外在觉醒,而未能深入到反思阶段的内在觉醒。张爱玲是在女性意识的发展需求下产生的,她将女性意识从外在转向对性别本体的关注和自省。张爱玲曾这样描述她心中的“女神”形象:“如果有一天我获得了信仰,我大概会相信欧尼尔的《大神勃朗》这部戏中的大地女神“_ d J”,这是一个妓女形象,却被出身名门的张爱玲奉为女神。为什么?其实只是人们喜欢甚至习惯于在文学作品中将世俗女性理想化,渐渐忘记了她们原本的面目。张爱玲只是还原了这些“美”的特征:“如游龙般美丽”的洛神,只是一个古装美人,而世俗世界供奉的观音,只是一个光着脚的古装美人,一个半裸着的又高又胖的希腊石像,只是一个女运动员,金发碧眼的圣母,只是一个女人。而且张爱玲的世俗女性观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从女性角色的历史深处去发现女性的原生态生存状态,去关注和探讨女性意识的文明化进程和变迁。作为一名女作家,张爱玲深知最能接近中国女性内心形象的主题是世俗爱情故事,《倾城之恋》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用范柳媛的话说,白流苏是一个她很少遇到的“真正的中国女人”。婚姻期间被丈夫毒打,再被长期怀疑她吃白食的哥哥嫂子逼着去为1978年离婚的丈夫办丧事,受尽屈辱和排挤,终日蜷缩在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里,可就是这样一个楚楚可怜的女人,却在“好心人”许太太的无意教唆下,让自己扮演了“诱奸者”的角色, 于是她无法摆脱,她很在意那个“勾引者”她自信地知道自己娇小的身体是最不老的那个,知道此时“一些遥远的忠孝节义的故事与她无关”,知道如何在与花花公子范柳媛的暧昧关系中进退得当,再加上她以婚姻寻求出路的算盘,这一切都让齐塔塞尔完全不同。 其实完全不同的行为状态,无论哪种方式都不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只是水的部分和冰山一样的水的部分。正如张爱玲所说,“虽然正经女人讨厌荡妇,但其实如果有机会扮演妖妇的角色,也没有人跃跃欲试。”正因为这个女性角色是一个被两种人都左右的“不完整角色”,所以她不去芜存菁,保留本质,展现了世俗生活的本来味道,在这场微妙的爱情战争中,展现了现实生活中最简单的爱情关系。更何况,这些“残缺的人物”终究是在为“活着”而努力,虽然不能成为英雄,但至少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浩瀚负荷。在男权社会和男权文化中,他们背负了太多,沉浸了太久。这种精神状态和行为模式对他们来说是很自然的表现,所以“我可以原谅他们任何不好的地方,有时候我还爱他们。正因为它们存在,它们才是真的。”当然,张爱玲虽然主张消解女性意识中的女性神话,恢复女性形象的原始性和世俗性,但她完全无动于衷。只是理解但不认同他们的判断和行为,虽然“用美丽的身体取悦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女性非常常见的职业。为了谋生而结婚的女人都属于这一类。“然而”只看她身材的人,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人生利益。“表面上看,白流苏靠爱情谋生的计划终于成功了,但白流苏的成功并不是爱情的胜利,而是香港的沦陷出乎意料地成全了她。一个女作家用二战中城市的毁灭来满足一个女人微小而平凡的日常生活欲望。如何评论这个愿望的实现?张爱玲虽然没有用传统的冲突形式来操作这种人生悲剧,但她已经让它具备了悲剧的本质:那些挑战性的、傲慢的人类生存努力毫无意义。(2)在张爱玲小说女性意识的世俗化过程中,物质性一直是她所强调的,作家甚至认为有时候物质性可能成为决定人和事物发展方向和进程的唯一因素。在张的小说中,他毫不吝惜笔墨地揭露了膨胀在物欲中的人性之“恶”:《花儿谢了》中的郑夫人是一个灵魂被金钱侵蚀的人物,她的女儿身患重病。作为母亲,她怕自己出钱给女儿治病,怕自己私房钱曝光,宁愿看着女儿死去:沉香脆片第一灶里的葛也是被物质享受的大潮冲走的死神。看着满满一柜子华丽的衣服,我想:“这和在长厅里买有什么区别?”但对未来的不祥预感抑制不住她的虚荣心,还是“忍不住锁上门偷偷试着一件一件穿”,忍不住安慰自己:“你看!“后来她真的是穿着这些衣服在社交舞台上大出风头,渐渐堕落成高级妓女。另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张爱玲是海派作家,她对物质文明的理解比其他作家更全面。在她的小说中,她不一味地批判物质文明对人性的破坏,也表达了对物质文明适度的宽容和热爱的态度。”学者能赚钱就自己帮自己,这样就不用等别人来帮了,这不是好事吗?" [16]。所以,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对服装有洞察力的女人,她理解为什么葛抵挡不住中国织锦的诱惑。因为对于女人来说,衣服不仅仅是衣服,还意味着有增加自己性吸引力的分量,得到异性的青睐和喜爱。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的美好未来从这里开始。但是...女人虚荣心的最高满足形式恐怕就在于能够打败同性,就像齐塔塞尔一样,“搞定范柳媛,那个所有人都虎视眈眈的目标,把她胸中的邪气给她。“当流苏因为抢了姐姐保罗的结婚对象范柳媛而被大家大骂的时候,她并没有愤怒和羞愧,而是开心。因为“她知道,虽然保罗讨厌她,但她也用新的眼光和敬意看着她。“一个女人,再优秀,也得不到异性的爱,也得不到同性的尊重。女人就是这样。”曾经有人认为张爱玲继承了鲁迅批判和揭露人们恶习的衣钵。事实上,张爱玲在这方面与鲁迅有着本质的不同。鲁迅批判和揭露人们的恶习,是为了揭露人民的苦难,引起人们对医疗的关注,而张爱玲却没有再造“女性魂”的欲望。她只是想表现出她对人性和女性生存状态的理解。张爱玲认为她笔下的女性人物生活在动荡不安的乱世。在那个没有时间,没有选择的年代,在生计问题被资本化的时候,他们无力寻求真爱和其他精神生活,只有这样,他们才残酷地践踏了自己的尊严、道德和崇高,才走过来。张爱玲小说中的物质命题,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性无可奈何、不可阻挡的变异和堕落。此外,张爱玲小说中世俗化女性意识的附加意义也不容忽视。女作家能够从更高的层面来自省女性,勇敢地揭露中国女性的性别缺陷,表现出她们的精神自觉,这本身就具有“现代”意义。就女性解放而言,如果女性不自觉地反思自身的不足,就永远无法实现真正的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张爱玲小说中的世俗化女性意识也为女性解放这一主题做出了巨大贡献。(3)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具有独特的世俗化特征,这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虽然张爱玲出生在一个出身显赫的封建贵族家庭,但是到了父亲那一代已经崩溃的时候,张爱玲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婚了,张爱玲的生活长期处于一种空虚和没有安全感的状态,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让她很早就知道自己要独自面对陌生的世界和陌生的人,要独立承担自己的生存问题。因为母亲容貌出众,风度翩翩,思想独立,心胸开阔,这让年轻的张爱玲十分羡慕,把母亲当作学习的榜样,希望她早日成长为像母亲一样美丽优雅的女子。于是她迫不及待地宣布:“八岁要梳头,十岁要穿高跟鞋,十六岁可以吃粽子饺子,吃一切难以消化的东西。”【19j】当然,此时的女性意识正处于一个朦胧幼稚的阶段。而张爱玲笔下的张骞、何干笔下的丫鬟们作为一个女孩,她们的重男轻女的态度和处事方式,使得年轻女孩的生存问题更多地受到了性别歧视的刺激——女性被男性鄙视,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习俗和公共意识,使她对自己的性别有了清醒的认识。作为成年人。在动荡的三四十年代,在上海和香港逐渐商业化和半殖民地化的城市生活中。张爱玲作为一个女人,独立地观察和体验了这个世界,观察了异性,观察了同性,也观察了自己,逐渐磨砺出一双现代女性的锐利的眼睛,磨砺出独立分析自己,异性,同性,以及多姿多彩,纷繁嘈杂的都市世界的胸怀,也磨砺出了对自己,对同性真实坦诚的勇气和自信自爱自省的气度。因此,张爱玲在小说创作中,通过描写世俗女性在世俗生活中遭遇的种种不幸,以及她们看似“安稳”的人生故事,表达了她对女性处境的“飞翔”主题、女性存在的终极理想和女性存在的意义的痛苦拷问和痛苦反思,正如她自己所说:“好的作品,还是在于其基于生活安稳的描写。没有这个基础,飞翔只能是浮沫。正是这种成熟而深刻的女性意识,使张爱玲的作品具有了阅读社会进化和女性意识进步的镜子的意义和价值,实现了她“苍凉是一种启示”的写作初衷。张爱玲以冷静客观的现实主义手法,看似超脱的态度,还原的眼光,探寻女性意识中的污垢。弄得美其名曰丑其名曰丑,虽是非分明,但总免不了责罚,以慈悲为怀。可以说,张爱玲对女性的反思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女性的非神性和世俗性,达到了现代文学中少有先例的深度。参考文献:[1]张爱玲的《我的文章》。金宏达余庆:《张爱玲全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174 .[2]王安忆《世俗的张爱玲,子桐、易卿评张爱玲六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P174。[3][4][5][9][11][12]张爱玲《谈女人》,金鸿达、余庆《张爱玲选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p68-p72 .[6][7][8]张爱玲《倾城之恋》,金宏达、余庆《张爱玲选集》(第二卷),太妃: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P63,R54,P. [10][16]张爱玲《我看苏青、金宏达、余庆《张爱玲选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p21[13][14][65438+[17][18]张爱玲《倾城之恋》,金宏达、余庆《张爱玲选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P60,P5B。[19]张爱玲的童言无忌?戴、金宏达、余庆,《张爱玲全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FF2: P88。[20][21]张爱玲自己的文章,金鸿达、余庆《张爱玲全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P172,P173。作者简介:王静(1979――女,浙江崖州人,讲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